-
公开(公告)号:CN10197026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880128058.7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4 , B60R2021/01027 , B60R2021/0119
Abstract: 一种车辆乘员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碰撞检测器件,其被设置用于车辆并且其检测所述车辆的碰撞;第二碰撞检测器件,其被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碰撞检测器件更靠近所述车辆的中部并且其检测所述车辆的碰撞;第一保护器件,其保护乘员免受所述车辆的碰撞;控制器件,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碰撞检测器件检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启动所述第一保护器件;以及碰撞预测器件,其预测所述车辆的碰撞。每当所述碰撞预测器件预测到在从所述第一碰撞检测器件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中部的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在所述第一碰撞检测器件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所述碰撞时所述控制器件启动所述第一保护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238375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680028979.7
申请日:2006-07-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14 , B60R2021/0002 , G01P1/127 , G07C5/085 , G07C5/0891
Abstract: 一种车辆数据记录设备,其包括碰撞检测装置(12)和记录处理装置(14),碰撞检测装置(12)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记录处理装置(14)用于将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车载传感器(20、30、40、50)的输出数据记录和保持在非易失性存储器(70)中,其中,如果碰撞检测装置(12)检测到碰撞,则记录处理装置执行与该碰撞有关的数据记录/保持处理。如果碰撞检测装置在短时间内连续地检测碰撞形式不同的多个碰撞,则记录处理装置根据预定的每个碰撞的优先级执行与每个碰撞有关的数据记录/保持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155717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1138.5
申请日:2006-03-27
IPC: B60R2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2021/01095
Abstract: 一种光纤传感器,能够插入到保险杠加强件(7)和荷载传递板(20)之间,以沿保险杠加强件(7)以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光纤传感器的光发射量的输出电压中在前一预定周期内基本没有出现变化时,执行反馈控制,以使得该变化变成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零水平。相反,当输出电压的变化基本不是零时,维持光发射的前一状态(S304)因此,可以有效补偿因光纤传感器的温度变化或/和老化退化导致的零点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048300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80037103.4
申请日:2005-10-27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2021/01095
Abstract: 一种碰撞检测装置,设有用于检测碰撞中碰撞载荷的载荷检测元件(2)和模制成与载荷检测元件(2)成为一体的模制元件(3)。模制元件(3)至少覆盖载荷检测元件(2)在碰撞侧的表面,以通过模制元件(3)的弹性变形吸收碰撞中至少一部分冲击能量。因此,该碰撞检测装置充分地抵抗碰撞中的冲击,同时容易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829623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80022036.4
申请日:2004-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2 , B60R21/0156
Abstract: 一种控制安全气囊单元(30)的开启的开启控制装置。电子控制单元(12)由从地板传感器(14)和前部传感器(16,18)输出的信号检测地板减速度Gf和前部减速度GI和Gr。并且,电子控制单元(12)从地板减速度Gf计算速度变化Vn,并判定碰撞严重性。此外,电子控制单元(12)通过比较前部减速度GI和Gr与用作前部阈值变化图形的前部判定图边界的值、以及通过比较地板减速度Gf与用作开启阈值变化图形的低或高图边界的值,来判定对称标志FRG的状态。然后,基于严重性判定的结果以及对称标志FRG的状态,电子控制单元(12)确定关于安全气囊单元(30)的开启的延迟时间。安全气囊(36)基于该延迟时间而膨胀并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043201C
公开(公告)日:1999-05-05
申请号:CN95117640.4
申请日:1995-10-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豫田纪文
IPC: B60R2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8 , B60R21/0132
Abstract: 车辆用乘员保护系统,车辆受到外力时,车辆产生加速度,乘员保护系统包括: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外力超过预定值时车辆中的乘员;外力假定装置,用于假定车辆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投影值计算装置,用于计算与外力相适应的外力矢量得出的投影矢量投影值,外力矢量由外力假定装置假定的量值和方向求出,投影矢量为外力矢量相对于预定方向的投影;动作确定装置,用于确定保护装置的起动,通过投影值与预定阈值的比较,使得在投影值大于预定阈值时保护装置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970266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80128058.7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4 , B60R2021/01027 , B60R2021/0119
Abstract: 一种车辆乘员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碰撞检测器件,其被设置用于车辆并且其检测所述车辆的碰撞;第二碰撞检测器件,其被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碰撞检测器件更靠近所述车辆的中部并且其检测所述车辆的碰撞;第一保护器件,其保护乘员免受所述车辆的碰撞;控制器件,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碰撞检测器件检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启动所述第一保护器件;以及碰撞预测器件,其预测所述车辆的碰撞。每当所述碰撞预测器件预测到在从所述第一碰撞检测器件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中部的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在所述第一碰撞检测器件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所述碰撞时所述控制器件启动所述第一保护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201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071658.2
申请日:2005-03-18
IPC: B60R21/013 , B60R19/02 , G01V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21/34 , B60R2021/0109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行人传感装置以及相关方法,该装置具有一个安装在车辆V的保险杠1上的行人传感器2。行人传感器2包括一个冲击传感器,该冲击传感器包括沿着保险杠1延伸的光纤20,用来根据穿过光纤的传输光来产生一个信号,行人传感器2还包括一个判断单元3,其根据该信号确定车辆V是否与行人发生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00393554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480022036.4
申请日:2004-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2 , B60R21/0156
Abstract: 一种控制安全气囊单元(30)的开启的开启控制装置。电子控制单元(12)由从地板传感器(14)和前部传感器(16,18)输出的信号检测地板减速度Gf和前部减速度GI和Gr。并且,电子控制单元(12)从地板减速度Gf计算速度变化Vn,并判定碰撞严重性。此外,电子控制单元(12)通过比较前部减速度GI和Gr与用作前部阈值变化图形的前部判定图边界的值、以及通过比较地板减速度Gf与用作开启阈值变化图形的低或高图边界的值,来判定对称标志FRG的状态。然后,基于严重性判定的结果以及对称标志FRG的状态,电子控制单元(12)确定关于安全气囊单元(30)的开启的延迟时间。安全气囊(36)基于该延迟时间而膨胀并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00365456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510050970.3
申请日:2005-02-24
IPC: G02B6/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48 , G02B6/3897 , G02B6/4202 , G02B6/4292
Abstract: 一种光纤光学耦合到包含在接口盒(1)中的光接收/发射元件(60)。该耦合结构包括柱状套圈(2),其水密封地插入形成在接口盒(1)的壁(10)上的通孔(11)中;弹性垫圈(4),其耦合到该套圈;以及具有光接收/发射元件(60)的耦合器(6)。将光纤(3)插入套圈(2)和垫圈(4)的共轴形成的中心孔(20、40)中,并且该光纤(3)的轴向端暴露在套圈(2)的轴向端。该耦合器(6)耦合到套圈(2),因此该光接收/发射元件(60)直接面向光纤(3)暴露的端部,从而建立了连接损失最小的光学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