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无避让侧方位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58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24917.3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双层无避让侧方位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汽车轮胎抵住防止晃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垫,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主体的侧面进行支撑的固定架。通过将推杆在收纳槽内部滑动可经顶杆将挡板支起使摩擦垫以及卡板与汽车轮胎接触,避免在停车过程中出现汽车晃动的情况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且通过弹簧伸缩杆可带动滑杆自动将挡板固定操作简单便于使用;通过在主体的一侧设置固定架并由螺杆支柱进行支撑,可在主体移动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固定架移动对主体的另一侧进行支撑,有效避免停车时主体单面受力导致的设备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种汽车坡道起步用辅助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581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018502.9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坡道起步用辅助器,包括基座、柔性环形件、固定支撑件和活动支撑件,固定支撑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活动支撑件以能靠近和远离固定支撑件的可移动方式安装在基座上,柔性环形件绕设在固定支撑件和活动支撑件上,且在活动支撑件靠近固定支撑件时柔性环形件的下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在活动支撑件远离固定支撑件时柔性环形件的下部被提升,基座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到汽车上的可拆式连接装置,汽车坡道起步用辅助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活动支撑件移动的移动驱动组件。该汽车坡道起步用辅助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稳定可靠、防溜车性能好、控制简便、使用灵活方便、便于维护、易于实施、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控制的底盘嵌入式控制板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3189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84753.1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自动驾驶控制的底盘嵌入式控制板测试平台,通过将微控制器模块的信号端与控制板接口模块的信号端连接,以在测试过程中将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信号输出给控制板接口模块,以供控制板接口模块将测试信号输送给底盘嵌入式控制板;控制板接口模块的信号端与功能执行模块的信号端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待测试的底盘嵌入式控制板在测试信号作用下的控制信号输送给对应的功能执行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端与微控制器模块的信号端连接,用于采集并将在控制信号作用下的功能执行模块的执行过程数据发送给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执行过程数据判断待测试的底盘嵌入式控制板的待测试功能是否正常,通过该测试平台,能实现对底盘嵌入式控制板的功能进行准确测试。

    一种用于智能驾驶车辆的可离合转向柱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1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24206.2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驾驶车辆的可离合转向柱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固定转向部件、浮动转向部件、复位弹簧和电磁吸合板,所述电磁吸合板设置于车身上,且所述电磁吸合板设置于浮动转向部件外侧,所述固定转向部件的上部通过复位弹簧套设有浮动转向部件。本发明专利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制造费用低廉,能实现方向盘和转向柱的离合,即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方向盘和转向柱的运动是断开的;在人工驾驶模式下,方向盘和转向柱的运动是同步的;适合于智能驾驶车辆的转向系统。

    一种车载自动驾驶定位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803634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905566.7

    申请日:2019-06-14

    Inventor: 李治国 舒望 陈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自动驾驶定位及控制系统,包括车载差分定位移动站、障碍物检测模块、底盘嵌入式控制板、上位机;所述车载差分定位移动站包括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移动通讯天线、卫星接收天线、4G-DTU,所述卫星接收天线与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连接,所述移动通讯天线与4G-DTU连接,所述4G-DTU与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连接,所述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与上位机连接;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所述激光雷达通过电源/数据转换器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毫米波雷达通过以太网-CAN转换器与上位机连接。可实现汽车厘米级的定位和自动避障,为汽车的自动驾驶轨迹规划和行驶路线控制提供依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力液压夹轨器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34657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63379.7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电力液压夹轨器,包括机架、机架盖板、电力液压推进机构、弹簧复位机构和连杆夹持机构,其要点是:电力液压推进机构由电液推进器、推进器底座和推进轴构成;弹簧复位机构由调整导杆螺栓、复位弹簧、弹簧基座和限位螺母构成;连杆夹持机构由浮动水平连杆、下水平连杆、上斜连杆和下水平连杆由销轴连接构成;电液推进器的下端与下水平连杆连接,电液推进器的推进轴与浮动水平连杆上的连接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容易、操作方便,通过电气联锁实现夹轨器自动打开和快速夹紧,运行稳定,安全性和可靠性好,调整调整导杆螺栓上的限位螺母的位置,即可用于不同尺寸的轨道,夹轨器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好。

    一种电动升降车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74875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544763.2

    申请日:2015-07-27

    Inventor: 陈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升降车,包括车体、底盘和行走机构。其要点是:电动车的车体上设有前立柱、后立柱和操作平台;前立柱上设有由支撑座、升降座、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液压缸由转轴连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支撑座与前立柱由螺栓连接;控制面板上设有操作手柄和转向机构,操作手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分别控制电动升降车前进、后退和升降机构上升、下降,操作手柄置于中间为停止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前、后移动操作手柄,电动升降车前进或后退,左、右移动操作手柄液压缸推动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完成搬运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好,电力驱动,无环境污染,经济实用。

    一种六自由度八连杆机构式变胞汽车焊接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4657779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137515.6

    申请日:2015-03-11

    Abstract: 一种六自由度八连杆机构式变胞汽车焊接机器人,包括一个带并联闭环子链的变胞执行机构子链和一个串联的执行机构主链。所述机构主链可控制末端执行器所在平面的平面运动,立柱和机架的运动可实现动平台的空间运动。所述机构子链通过一个闭环子链与串联的执行机构主链实现变胞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变胞合成运动实现控制,实现末端执行器的空间运动,末端执行器运动惯量小,动力学性能好,可靠性高,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控制简单的优点,工作空间大,工作时重心后移,可保持机构平衡,能作用于多种汽车焊接的场合。

    一种六自由度码垛机器人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85209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87925.9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一种六自由度码垛机器人,包括一个串联码垛主链、一个摇臂微调控制子链和一个执行机构子链。所述的串联码垛主链可以控制此汽车机器人在空间内进行六自由度的运动;所述摇臂微调控制子链由两个摇臂和两根连杆组成四杆机构,并安装在大臂上,通过四杆机构对主链进行微调控制;所述执行机构子链对大臂进行支撑和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机械臂与机身的连接,从而实现末端轨迹的六自由度输出,此机构具有动作敏捷、精度高、运动惯量小,动力性能好,并且结构紧凑、工作空间大、承载大、多种运动轨迹输出、控制简单,可以运用到码垛、抓取的多种场合。

    一种电磁式半自动可离合转向柱

    公开(公告)号:CN208915256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1709894.1

    申请日:2018-10-22

    Inventor: 陈刚 陈标 陈晓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式半自动可离合转向柱,包括固定转向部、可浮动转向部、复位弹簧和电磁线圈;固定转向部包括转向柱、设置于转向柱中心的中心导杆和设置于中心导杆上的非吸磁弹簧导杆,复位弹簧套设于非吸磁弹簧导杆上,所述转向柱上部设有啮合槽;所述可浮动转向部包括可浮动转向套和方向盘,所述中心导杆穿过所述可浮动转向套,所述可浮动转向套内壁设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第一台阶面上,所述可浮动转向套下端设有与所述啮合槽配合的啮合齿;所述中心导杆设有第三台阶面;能实现方向盘和转向柱的离合,即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方向盘和转向柱的运动是断开的;在人工驾驶模式下,方向盘和转向柱的运动是同步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