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999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82509.2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一种含耦合电感的光伏阵列MPPT接口电路由功率主回路和具有MPPT功能的多通道电流控制器2部分组成。所述功率主回路由n个完整通道电路组成。与所述功率主回路匹配,所述具有MPPT功能的多通道电流控制器拥有端口vcj、端口vs、端口vgj、端口vsj、端口vgaj、端口viLj、端口vioj、端口vc。本发明可应用于全天候的光伏发电系统,置于光伏阵列之后、输入电流可控的DC-DC变换装置之前,不但可以准确、平稳、快速地捕获到复杂情况下光伏阵列的全局最大功率点,而且还具有将自身电路中的多余能量回馈给后级输入电流可控的DC-DC变换装置的能力,可高效率地实现光伏阵列利用率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4520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76010.3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NURBS曲线降阶的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位机、下位机、电机驱动器、电机和机械结构,所述的上位机通过插补模块计算出插补点,把计算出的坐标值列表传给下位机,下位机把坐标值转换成相应脉冲数,并发出脉冲到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转动并驱动机械结构动作;所述插补模块是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NURBS曲线降阶插补模块,将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应用于NURBS曲线降阶中,形成既收敛速度快,又能收敛到全局最优的算法。实现了在保留原曲线端点处几何信息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逼近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41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064659.X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21C1/12
Abstract: 一种超高速线材延展加工设备控制系统,包括各个道次机构、收卷机机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基准速度给定模块和多个道次控制单元,每个道次控制单元中,基准速度给定模块与各个并联增益模块连接,并联增益模块连接速度控制汇集节点的第一正输入端,位置误差控制器的输出连接速度控制汇集节点的第一负输入端,速度控制汇集节点的输出端连接电气传动机构,道次控制单元还包括迭代控制器,设定第m个道次的串联增益初始值为采用迭代学习律,参照(1)、(2);基于2D动态模型,第m道次第k次加工周期t时刻的速度补偿控制量迭代学习算法控制率,参照(3)、(4)。本发明跟踪控制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68448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57708.9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的BJT型自激式Sepic变换器包括由输入电容Ci、电感L1、NPN型BJT管Q1、电容C、电感L2、二极管D1、二极管D和电容Co组成的Sepic变换器的主回路,还包括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所述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由电阻R1、电阻R2、稳压管Z1和PNP型BJT管Q2组成,所述PNP型BJT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以及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相连,PNP型BJT管Q2的基极与稳压管Z1的阳极以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的阴极与电感L1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相连,PNP型BJT管Q2的集电极与NPN型BJT管Q1的基极相连。为提高电路的动态性能,可在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和PNP型BJT管Q2的基极之间并联电容C1。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目少,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轻载时电路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95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5422.X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97
Abstract: 一种基于de Boor算法的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上位机计算出插补点,把计算出的坐标值列表传给下位机,下位机把坐标值转换成相应脉冲数,并发出脉冲到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转动并驱动机械结构动作;所述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设定给出曲线定义域内一参数值欲计算该B样条曲线上对应一点p(u),采用德布尔算法的递推公式,基于de Boor算法的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模块,将de Boor算法应用于NURBS曲线插补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复杂度、实时性良好、插补效率较高的基于de Boor算法的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29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12569.8
申请日:2010-10-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21B37/20
Abstract: 一种多电机负荷优化的冷连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配各机架出口厚度,每个机架对应一台驱动电机,并以各机架的出口厚度为基础给定浮动范围初始化形成原始粒子,粒子所在的位置即表示机架出口厚度;2)根据原始粒子的数据,依照机架出口厚度,计算每个机架对应的驱动电机的轧制功率,并采用等相对负荷余量为目标函数;3)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4)依照更新后的位置,得到更新后的机架出口厚度。对于单一粒子组,如果更新后的目标函数值小于该组粒子之前的目标函数值,则称该值为该粒子组的个体最优解,即个体极值。对于整个粒子群组,性能表现最好的粒子组,与上次迭代的全局极值比较,取最优解为新的全局极值;5)检查迭代结束条件,若满足则结束迭代,否则返回步骤3)继续迭代;6)根据得到的最终全局最优解,确定各机架的最终出口厚度,根据轧制力模型计算轧制力。本发明能减少计算量、精度较高、负荷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237206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307241.0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电机协调控制系统,包括基准速度给定模块和至少三个电机控制机构,基准速度给定模块连接各个电机控制机构的比例模块,还包括第一类控制器和第二类控制器,比例模块通过综合求和节点连接电气传动模块,电机传动模块的输出连接对象模块;前后两个电机控制机构的输出同时连接输出求和节点,输出求和节点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第一类控制器和第二类控制器,第一类控制器连接前一个电机控制机构的综合求和节点,第二类控制器连接后一个电机控制机构的综合求和节点,前一个电机控制机构的电气传动模块的输出通过增益模块连接后一个电机控制机构的综合求和节点。本发明位置跟踪性能好、消除输出协调误差、实现无静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728530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49690.0
申请日:2005-04-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道次联动设备,包括各个道次机构、收卷机机构、联动控制器,道次机构由变频器、电机、运行机构组成,变频器的输出连接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运行机构,收卷机机构由变频器、电机、收卷机组成,变频器的输出连接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收卷机,相邻道次机构的运行机构之间、最后道次的运行机构与收卷机之间都设有用于协调工作速度的调谐器,各个变频器连接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包括单机运行信号单元、机台信号单元、调谐器信号单元,还包括道次运行机构初始化单元、切除信号判断单元、切除/未切除道次给定速度电压计算单元、归一化单元;归一化单元的输出连接变频器。本发明能实现多道次任意切除、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9583.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6F18/10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小波基和改进小波阈值函数的直流电能数据降噪方法。首先依据噪声功率和噪声功率差确定采样信号在不同小波基下的最佳分解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互相关性作为评判指标,确定最优小波基。然后,选择最优小波基对采样信号进行最佳层数分解,获得一组小波系数。利用本发明中的改进阈值函数和阈值选取准则对各层细节系数和最后一层近似系数进行阈值量化处理。最后将剩余系数进行逆小波变换,获得降噪信号。实验证明,最优小波基和分解层数选取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且本发明相较于传统阈值函数降噪效果更佳,更有利于保留信号特征,可以较好的滤除直流电能信号中的噪声分量,提高电能计量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5005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0961098.X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臂系统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机械臂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正切型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步骤2,利用正切型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结合反演法设计预设性能自适应控制器;步骤3,稳定性分析。本发明通过设置约束边界函数的参数值,能够保证系统的稳态性能和瞬态性能。此外,利用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不确定部分和虚拟控制量的导数,有效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使机械臂伺服系统能够实现精确且快速的跟踪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