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氮气还原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1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24724.9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工业合成氨方案是德国化学家Haber和Bosch在20世纪初开发的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然而,Haber-Bosch工艺存在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能耗高、转化率低等问题,越来越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Haber-Bosch法,电化学合成氨近年来已被证实是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潜在的合成氨替代技术。鉴于此,在大量实验测试的基础上,本发明研究了一种锂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氮气还原应用,并表现出较高的氨产量及法拉第效率。该发明将会为常温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研究进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种铁掺杂硫化铋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氮气还原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32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24731.9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合成氨技术越来越成为工业发展的命门,氮肥料的迫切需求以及哈伯-博施法的反应条件过于苛刻、转化率低使氨的制备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由于重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稀缺,因此,生产非贵金属的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分解N2饱和的电解液实现氮还原制氨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几年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最大热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掺杂硫化铋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一种多层堆叠纳米片CoS-CeO2氮气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2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18470.5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NH3的合成主要由传统的耗能型Haber-Bosch工艺控制,但其有很大的弊端,排放大量的CO2造成温室效应且需要严苛的反应条件,例如高温、高压。在环境条件下的电化学氮气还原反应为我们提供了人工合成NH3的友好途径,然而对于氮气还原反应需要稳定且有效的催化剂。诸如Au,Ru,Ag和Rh的贵金属能有效的用于电解氮气还原,而这些催化剂的昂贵价格限制了它们的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恰巧解决了这种昂贵性,且其无毒易制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其较差的导电性对催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堆叠纳米片催化剂材料硫化钴氧化铈杂化物CoS-CeO2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首先,在特制的反应溶液中加入特定比例的钴、铈试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加热反应得到钴、铈前驱体;然后,将钴、铈前驱体置于特定氮气流速的管式炉中进行硫化处理,最终得到硫化钴氧化铈杂化物CoS-CeO2。该CoS-CeO2催化剂在电催化氮还原NRR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相对标准氢电极下,-0.2 V时,氨产率达到40.6µg h–1 mg–1cat,法拉第效率达到10.2%。

    一种基于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雌二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521371.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雌二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雌二醇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铜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雌二醇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基于Au@Ag异质结纳米棒的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公开(公告)号:CN106645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039883.0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Au@Ag异质结纳米棒的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属于新型功能材料,新型传感器构建技术领域。基于抗原抗体之间良好的特异性,该传感器利用Au纳米颗粒杂化氨基化CeO2‑CuO纳米棒CeO2‑CuO‑NH2‑Au NPs分散液为基底材料,Au@Ag异质结纳米棒和硫堇为标记物通过层层自组装构建了夹心型免疫传感器。本发明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表现出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片复合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壬基酚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996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101722.5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片复合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壬基酚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片状的磁性纳米光敏材料FeCo‑N@TiO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铁磁性,负载上壬基酚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产生氧气,并进而为与底液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高而稳定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相应降低,最终制得了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壬基酚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一种基于比色分析的糖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367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442852.0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比色分析的糖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新型传感器构建技术领域。基于显色复合物对过氧化氢的快速响应,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了传感器的检出限,可以实现对多种糖类的实时在线检测,对糖类的检测及与其他标志物的联合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