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01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042467.7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构建光伏微网储能控制系统;中央监控单元监控光伏微网的运行状况;采用信息收集器收集直流母线的电流电压数据,并将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通过计算生成控制策略并区分控制层区对电池及超级电容进行控制;能量控制器计算出电池及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SOC值,并与最优SOC范围进行比较判断,SOC优化模块采用基于滤波时间常数的模糊自调整策略,最终完成对电池及超级电容的SOC值的修正。本发明先使用分层区控制策略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再进一步使用SOC优化模块对储能系统进行优化直至储能系统的SOC达到最佳SOC范围,最终使光伏微网系统达到最佳稳定和经济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54569.X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20 , G02B27/1006 , G02B27/141 , H02S40/22 ,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片分光的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第三滤波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聚光透镜、三结砷化镓聚光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集热器放置于第一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第一滤波片截止波段的能量;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放置于第二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800-1200nm波长的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放置于第三滤波片的透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380-500nm波长的光;三结砷化镓聚光电池放置于第三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500-800nm波长的光;两者之间设置聚光透镜。本发明提出了太阳能分频利用,达到太阳能光电——光热的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899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116307.2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棱镜折射式聚光跟踪一体化太阳电池组件,由多个太阳电池串,多个聚光器和跟踪系统组成,其中,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在四周由铝或耐候塑料型材组成的边框结构中,多个太阳电池串按照一定的间隔分布于太阳电池组件的背板上,在每个间隔处放置聚光器,跟踪系统为设置在边框的弧形槽轨,聚光器为棱镜组,棱镜组通过两个支柱安装在边框的弧形槽轨上,支柱底端在弧形槽轨中沿着设定轨迹移动,从而带动棱镜组转动,以跟踪太阳辐照。本发明利用棱镜组仅将太阳辐照转移,不存在聚光焦点(或线),通过棱镜组的辐照均匀分布在太阳电池组件表面,不会形成强光点或强光线造成严重局部过热损坏太阳电池组件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18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006490.5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1L31/05 , H01L3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发电性能光伏组件,其采用了A、B版两种光伏组件单体的结构,由A、B版两种光伏组件单体间隔相连、即交替连接方法而装配成光伏组件;由于A版光伏组件单体的正极离B版光伏组件单体的负极距离短,B版光伏组件单体的正极离A版光伏组件单体的负极距离短,因此可解决光伏组件因连接电缆较长引起的成本高、损耗大、发电性能低的问题。本发明还采用了不均匀分布的旁通二极管并联保护设计,使接近光伏组件底端的旁通二极管所并联保护的总太阳能电池片数量少,实现底部一个电池片被遮挡而大幅降低光伏组件功率损失,从而解决光伏组件因电池片被遮挡存在的功率损失较大、热斑风险较高、可靠性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1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06490.5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1L31/05 , H01L3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H01L31/0504 , H01L3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发电性能光伏组件,其采用了A、B版两种光伏组件单体的结构,由A、B版两种光伏组件单体间隔相连、即交替连接方法而装配成光伏组件;由于A版光伏组件单体的正极离B版光伏组件单体的负极距离短,B版光伏组件单体的正极离A版光伏组件单体的负极距离短,因此可解决光伏组件因连接电缆较长引起的成本高、损耗大、发电性能低的问题。本发明还采用了不均匀分布的旁通二极管并联保护设计,使接近光伏组件底端的旁通二极管所并联保护的总太阳能电池片数量少,实现底部一个电池片被遮挡而大幅降低光伏组件功率损失,从而解决光伏组件因电池片被遮挡存在的功率损失较大、热斑风险较高、可靠性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348068.4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型自然循环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电池片的下方和电池片与电池片的缝隙之间布置集热管道,在最大程度上吸收照射到光伏组件上的太阳辐照和光伏电池片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将普通的光伏组件与平板集热器相结合,既能有效地降低光伏组件表面的温度,提高发电效率,同时产生热水,达到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本发明设有蓄电池,用以存储电量,可实现在太阳辐照度较低的情况下,用蓄电池中的电加热水温,实现在阴雨和晴天天气条件下太阳能的错峰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6766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77382.1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2S5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光伏热斑损害的太阳电池漏电流的系统及方法,通过测试太阳电池反向偏压下温度变化情况,判定反偏漏电流的分布情况,根据反向漏电流大小,进行电池分类,同时通过红外热相扫描,检测太阳电池反向漏电流分布,挑选出局部漏电流密度大的电池。采用本发明将局部漏电流大的太阳电池挑选出来,避免太阳电池实际使用中,在电流失配引起的电压反偏情况下产生温度过高的热斑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7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7881.1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2S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旁通二极管失效概率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光伏组件表面辐照不均匀度与直接、散热辐射比的关系;2)量化典型遮挡情况下光伏组件的表面辐照不均匀度;3)确定旁通二极管正向电流值与光伏组件表面辐照不均匀度的关系;4)测试二极管结温与旁通二极管正向电流值、外部环境温度的关系;5)基于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函数,获取二极管失效概率随着运行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二极管可靠性评估。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及时的测出光伏旁通二极管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旁通二极管失效后,在阴影继续遮挡下,光伏组件将承受更高的反向偏置电压,出现更严重的热斑情况,最终造成电池烧毁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71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251634.2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跟踪器最大聚光比的线性菲涅尔反射镜设计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第一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与集热器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根据反射定律求得镜片与镜场平面之间的夹角与集热器中心和镜片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镜场平面的夹角的对应关系;根据三角形正弦定理求得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宽度;根据第一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与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确定第二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与集热器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以此类推。本发明通过准确计算镜场中各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位置参数、宽度以及倾斜角,从而最大程度上利用镜场空间实现了最大聚光比,使有限空间内的太阳光得到了最大利用,提高了集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83627.1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家电交流、光伏直流两用便携制冰机,包括太阳能控制器、交流直流转换器、蓄电池、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压缩制冷系统以及保温蓄冰装置;所述压缩制冷系统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冷凝器、风扇、膨胀阀、蒸发盘管;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太阳能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直流变频压缩机,所述太阳能控制器通过蓄电池供电。所述蒸发盘管设置在保温蓄冰装置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保温蓄冰装置中。本专利可以实现家电交流和光伏直流以及家电交流、光伏直流同时供电的三种供电方式高效制取冰块,即可在户内使用,也可在户外缺电地区长期使用,本专利具有便携性,因此也可在移动的车辆或者船舶上配合光伏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