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氧化作用强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

    公开(公告)号:CN10406839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249190.0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作用强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采用如下配比,以干基重量%计: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总和18-27,其中罗汉果甙V和O-乙酰基含量的比例为4:1;玉米淀粉40-50;麦芽糊精20-25;微晶纤维素10-15。成品中功效成分含量为:每100g产品中,罗汉果甙V和O-乙酰基含量的比例为4:1,O-乙酰基大于1000mg。胶囊的重量是每粒0.3g。正常用量是每日2-3次,每次1-2粒。该产品中,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在此配方中互相支持,起增效作用,提高了产品的抗氧化能力。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样品已试生产。

    一种罗汉果复方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7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8164.1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一种罗汉果复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为:罗汉果复方提取物2.0-5.0%,柿子粉0.5-5.0%,甘油2.0-5.0%,1,3-丁二醇1.0-15.0%,高分子透明质酸钠0.0-1.0%,尿囊素?0.0-0.4%;卡波姆0.10%-2.00%,香精0.0-0.2%,防腐剂0.0-0.2%,碱液0.1-8.0%,去离子水余量。罗汉果复方提取物以罗汉果提取液为溶剂,以干茶叶:干芦荟叶片:干木槿花:干罗勒的比例为2:(0.5-2.0):(1-1.5):(0.1-1)为原料;干罗勒先用水蒸汽蒸馏提取4-8小时,回收罗勒精油,再作为原料加入提取;料液比为1:(5-10);本发明得到一种具有多种美容效果的罗汉果复方凝胶。

    一种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1345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70282.2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将合成的Fe3O4纳米颗粒加入液体石蜡油中,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混合,加入交联剂,采用磁分离收集纳米微球,经洗涤、干燥得到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将制得的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配成水分散液,雷帕霉素溶于乙腈,搅拌,将二者混合;采用磁分离,下层沉淀用超纯水洗涤,经冷冻干燥、粉碎得到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载药微球具有靶向性强、载药量高、缓释性能好、粒径小、药物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能显著提高雷帕霉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

    公开(公告)号:CN103349283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04981.4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采用如下配比,以干基重量%计: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10-15;罗汉果提取物8-12;玉米淀粉40-50;麦芽糊精20-25;微晶纤维素10-15。成品中功效成分含量为:每100g产品中,罗汉果甙V大于4000mg,O-乙酰基大于1000mg。胶囊的重量是每粒0.3g。正常用量是每日2-3次,每次1-2粒。该产品中,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在此配方中互相支持,起增效作用,提高了产品的抗氧化能力。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样品已试生产。

    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碳纳米管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93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62125.7

    申请日:201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可用于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碳纳米管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包括支架(1),基底材料(2),碳纳米管(3)、拾取电路(4);基底材料(2)固定在支架(1)一侧构成微悬臂梁结构,碳纳米管(3)生长在基底材料(2)的上面,拾取电路(4)在基底材料(2)的下面;还包括附在碳纳米管(3)上面的核酸适配体(5)。本发明利用修饰在碳纳米管上的核酸适配体检测肿瘤标志物。以微悬臂梁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传感器平台,易于实现检测的高通量、微型化、阵列化要求,实现肿瘤标志物多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目的。微悬臂梁通过MEMS加工工艺制成,可进行批量生产,从而降低器件的成本。

    一种控制柿子粉的吸潮变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827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35469.9

    申请日:2012-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柿子粉的吸潮变色方法,它是在待干燥的柿子汁或者柿子浓缩汁中添加0.1%~10%的明胶,5%~50%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然后干燥,得到吸潮性弱,不易变色的柿子粉。明胶可以是先溶解于10倍明胶重量的50-60℃的水中,然后再加入,也可以是直接加入50-60℃待干燥的柿子汁或者柿子浓缩汁中。这种柿子粉容易保存,便于进一步加工成抗辐射、抗氧化产品和吸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PT-NRGO-CS纳米复合材料构建适配体传感器检测Cd(II)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2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750328.9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基于柿单宁‑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PT‑NRGO‑CS)的纳米复合材料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E)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Cd(II)的方法。在PT‑N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富含大量氨基(‑NH2)和羟基(‑OH)活性基团的壳聚糖(CS),制备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高电导率、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PT‑NRGO‑CS,将其修饰在沉积纳米金的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结合Cd‑Apt,构建出高效检测Cd(II)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以检测水样本中Cd(II)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省时、成本低,最低检测限为0.21μg/L。

    一种基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检测1,5-脱水葡萄糖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8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427717.9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检测1,5‑脱水葡萄糖醇(1,5‑AG)的方法,以1,5‑AG作为目标物,以吡喃糖氧化酶(PROD)作为特异性识别物,并制备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效应的纳米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酰胺‑二茂铁/金纳米粒子(rGO‑PAM‑Fc/AuNPs)作为特异性识别物质的载体,构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改性LAPS芯片特异性检测1,5‑AG的高性能生物传感器。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检测费用低,最低检测限为21.74μg/m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