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9646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80003194.8
申请日:2016-0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6F3/0354 , G06F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 , G06F3/016
Abstract: 输入装置具备:输入部(70);支承部(50),支承输入部;第一促动器(39x),具有第一磁极形成部(61、62)以及第一线圈(41);第二促动器(39y),具有第二磁极形成部(63、64)以及第二线圈(42);以及固定磁轭(51)和可动磁轭(71、72),它们形成针对第一、第二磁极形成部的产生磁通的磁回路。在固定磁轭、以及可动磁轭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成为磁回路中的阻碍的磁阻(71c、72c)。在可动磁轭产生稳定力以使磁回路相对于磁阻稳定,磁阻以稳定力的作用方向与伴随着倾斜配置的可动磁轭的自由下落方向成为反向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67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480071013.6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6F3/0354 , G06F3/01
Abstract: 输入装置具备输入部(70)、将上述输入部支承为能够移动的支承部(50)、使朝第一方向的操作反作用力(RF_x)作用于上述输入部的第一促动器(39x、239x)、使朝第二方向的操作反作用力(RF_y)作用于上述输入部的第二促动器(39y、239y)、以及磁路形成体(66、266、366)。对于上述磁路形成体而言,形成将上述第一促动器的第一磁极形成部(61、62、261、262)所产生的磁通向上述第二促动器的第二线圈(42、242)引导、并且将上述第二促动器的第二磁极形成部(63、64、263、264)所产生的磁通向上述第一促动器的第一线圈(41、241)引导的磁回路(65、265、365)。
-
公开(公告)号:CN105453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3199.4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7 , G06F3/0338
Abstract: 操作位置检测装置具备:操作体(3),其具有操作面(3c);基部部件(5);四个平板状的检测体(6~9),它们在一端具有连接部,在另一端具有固定部,并且在上述连接部与上述固定部之间具有检测面(20);应变检测部(21),其被设置于各检测面(20);以及操作位置计算部(31)。每两个上述检测体以上述检测面的延长平面(S1、S2)彼此在上述操作面的面内方向上的该两检测体之间的位置交叉,并且上述延长平面彼此的交叉线(L1)与上述操作面之间的距离在规定值以下的方式相对于上述操作面具有规定角度来进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33987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80036246.2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6F3/0354 , H02K4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 , B60K37/02 , B60K37/06 , B60K2370/133 , B60K2370/135 , B60K2370/81 , G06F3/016 , H02K41/031 , H02K41/0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可产生的操作反作用力的降低并使在线圈侧磁轭与磁铁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减少的输入设备。输入设备(100)具备:四个线圈(41~44)和磁铁组(60),四个线圈(41~44)以十字状配置。若对线圈(41~44)的绕线(49)施加电流,则在线圈(41~44)以及磁铁组(60)之间产生电磁力(EMF_x、EMF_y)。此外,在输入设备(100)设置有位于隔着线圈(41~44)而与磁铁组(60)相反的一侧的线圈侧磁轭(51)。线圈侧磁轭(51)形成为将磁铁组(60)的产生磁通(mf)汇集于线圈(41~44)的绕线(49)中的沿着十字方向的绕线(45x、45y)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402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110276081.4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4
Abstract: 壳体(94)容纳操作表面部分(2a)。变形构件(3)在一端具有与操作表面部分(2a)的周缘相连的接合部分(3d)、并且在另一端具有固定至壳体(94)的固定部分(3c)。变形构件(3)具有位于结合部分(3d)与固定部分(3c)之间的运动传递表面(3f)。运动传递表面(3f)能够根据由施加至操作表面部分(2a)的压力所导致的操作力移动。变形检测单元(4)附接至运动传递表面(3f)、并且构造成检测运动传递表面(3f)的由变形构件(3)的运动所导致的变形。操作表面部分(2a)和运动传递表面(3f)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47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63942.X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2D1/04 , G06F3/04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 , B60K37/06 , B60K2350/1024 , B60K2350/928 , G06F2203/04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的CPU(13)识别驾驶员的可操作范围(52a)(S120)、计算补偿参数(S135)、并设定用于补偿处理的所述补偿参数(S160)。结果,由于例如基于驾驶员的可操作范围扩大操作轨迹而补偿了所述操作信号,所以可以准确识别操作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02402333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76081.4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4
Abstract: 壳体(94)容纳操作表面部分(2a)。变形构件(3)在一端具有与操作表面部分(2a)的周缘相连的接合部分(3d)、并且在另一端具有固定至壳体(94)的固定部分(3c)。变形构件(3)具有位于结合部分(3d)与固定部分(3c)之间的运动传递表面(3f)。运动传递表面(3f)能够根据由施加至操作表面部分(2a)的压力所导致的操作力移动。变形检测单元(4)附接至运动传递表面(3f)、并且构造成检测运动传递表面(3f)的由变形构件(3)的运动所导致的变形。操作表面部分(2a)和运动传递表面(3f)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