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8711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310713318.X

    申请日:2013-12-20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动机(1)的电磁开关(8)。电磁开关(8)包括:圆筒形可滑动构件(32),该圆筒形可滑动构件(32)与柱塞(29)分体并宽松地包围柱塞杆(30)的外周边、并且能够与柱塞(29)一体地沿轴向移动。可滑动构件(32)至少部分地沿轴向插入至圆筒形孔(28a)的内周边中。该可滑动构件(32)具有滑动表面(32c),使得当螺线管(SL)处于其非启动状态下时,该滑动表面(32c)与圆筒形孔(28a)的内周边完全地沿周向滑动接触,并且该可滑动构件(32)还具有通气槽(32b),该通气槽(32b)在可滑动构件(32)的外周边上轴向地延伸,使得当螺线管(SL)处于其启动状态下时,柱塞隔室(46)与触头隔室(35)经由通气槽(32b)彼此流体连通。

    具有浪涌电流减小单元的发动机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7570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299968.3

    申请日:2015-06-03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起动装置,该发动机起动装置配备有起动机、浪涌电流减小单元和起动机模式开关。浪涌电流减小单元用于减小当安装在起动机中的电动马达被通电时流过电动马达的浪涌电流。起动机模式开关用于至少在低扭/高速模式与高扭/低速模式之间连续地或选择性地改变起动机特性,即起动机的输出特性。起动机模式开关至少在起动机被致动之后当发动机的活塞首次经过上止点并且发动机摩擦已经刚好最大化时将起动机置于高扭/低速模式以通过曲柄起动发动机。这样在不牺牲由浪涌电流减小单元提供的有益效果的情况下缩短了起动发动机所需的时间段。

    设置有结合了冲击电流抑制功能的电磁螺线管的起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412112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410165530.1

    申请日:2014-04-23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起动机的马达电流的电磁螺线管,该电磁螺线管包括:第一开关,其包括一对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可动触头并中断马达电流;抑制电阻器,其抑制马达电流;第二开关,其包括一对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可动触头并形成绕过抑制电阻器的短路路径;调节构件,其由子螺线管驱动并将第二开关调节成闭合,并且在主电磁体拉动柱塞时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释放第二开关的调节。该调节构件设置在调节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以调节第二开关。

    具有集中地缠绕的定子线圈的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6533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14405.8

    申请日:2016-09-09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马达,包括定子,定子具有极芯和定子线圈,定子线圈包括单元线圈,每个单元线圈绕着极芯中的相对应的极芯集中地缠绕。单元线圈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在堆叠方向上以两层堆叠。对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每一个进行螺旋缠绕,使得子线圈的线圈侧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重叠方向上彼此重叠。单元线圈中的每一个在单个位置处具有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单元线圈的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连接部设置于单元线圈的线圈端。对于单元线圈的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每一个,连接部在子线圈的重叠方向上位于子线圈的最内周缘处。

    直流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746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570636.9

    申请日:2016-07-19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直流电动机包括:构成磁路的圆柱形磁轭;磁极芯部,该磁极芯部固定于磁轭的内周界,从而沿着磁轭的周向方向以均匀的间隔设置;以及磁场导体,该磁场导体在供给有电流时产生磁场以使磁极芯部磁化。该磁场导体包括芯部间导体,每个芯部间导体均沿磁轭的轴向方向延伸,以设置在周向相邻的磁极芯部之间。芯部间导体的每个均通过将第一导体部分和第二导体部分结合来形成,其中,该第一导体部分产生将要施加于周向相邻的磁极芯部中的一个的磁场,而该第二导体部分产生将要施加于周向相邻的磁极芯部中的另一个的磁场。

    适于车辆的怠速停止系统的起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412113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165782.4

    申请日:2014-04-23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控制起动机的电动机电流的电磁螺线管,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可动触头,第一开关中断电动机电流;抑制电阻器,抑制电阻器抑制电动机电流;第二开关,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可动触头,第二开关形成短路路径以绕开抑制电阻器;第一调节构件,第一调节构件由第一螺线管驱动,第一调节构件将第一开关调节为闭合并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使第一开关释放调节;以及第二调节构件,第二调节构件由第二螺线管驱动,第二调节构件将第二开关调节为闭合并且当第一开关从调节状态释放时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将第二开关从调节状态释放。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设置在调节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以调节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直流电动机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99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0241289.1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换向器磨损的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40)包括:换向器(20),所述换向器由铜或含99%以上铜的铜合金形成;以及电刷(30),所述电刷压靠于换向器(20)并与之接触,其中,电刷(30)由包括石墨和铜粉末的烧结体构成,硬度比铜或铜合金以及石墨或铜粉末中的任一个高的硬质化合物颗粒(33)包含在换向器(20)和电刷(30)中的至少一个中,并且硬质化合物颗粒至少在使用期间散布在换向器(20)和电刷(30)的接触表面(20A)上或附近。

    用于起动器的DC电动机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353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539729.9

    申请日:2019-06-20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在使发动机起动的起动器中使用的DC电动机。DC电动机具有换向器和电刷。换向器由铜或铜合金形成,铜百分含量高于或等于99质量%。电刷布置成与换向器的表面滑动接触。此外,电刷由烧结压块形成,该烧结压块包含石墨、铜和至少一种金属硫化物固体润滑剂。烧结压块中的铜的百分含量为30-70质量%。至少一种金属硫化物固体润滑剂包含二硫化钨。烧结压块中的二硫化钨的百分含量高于或等于6.5质量%。

    发动机起动设备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7600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152047.4

    申请日:2015-04-01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起动设备装备有起动器,当需要起动发动机时,该起动器移动小齿轮以与联接至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建立啮合,并且激励电动机以产生扭矩且通过小齿轮将该扭矩传送至环形齿轮,以用于对该发动机进行曲柄起动。当在发动机开始被曲柄起动之后、在电动机中流动的电流的减小速率或者针对电动机的起动器或功率源的端子处出现的电压的增大速率超过给定值时,发动机起动设备作为点火确定器而进行工作,以确定发动机已经被完全点火。

    发动机起动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7570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295628.3

    申请日:2015-06-02

    Inventor: 平林崇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惯性接合式起动器(1)。在该装置中,起动器特性切换机构(6、30)构造成将起动器(1)的输出特性在多个输出特性之间进行切换,多个输出特性至少包括低扭矩高速特性和高扭矩低速特性,其中,起动器(1)的输出特性在下文中被称为起动器特性。正时控制器(31)构造成控制起动器特性切换机构(6、30)在何时切换起动器特性,以使得起动器特性在自起动器(1)的初始致动时起至少直到小齿轮(9)与齿圈(8)成功地啮合为止设定为高扭矩低速特性,并且在小齿轮(9)与齿圈(8)成功地啮合之后,起动器特性从高扭矩低速特性切换成低扭矩高速特性,发动机通过起动器(1)以该低扭矩高速特性起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