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2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80078293.1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卜部正树
IPC: B21D22/00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弹量变动原因部位确定方法包括: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成形条件和第二成形条件下分别算出成形下止点处的应力分布的步骤(S1、S3);求出第一成形条件与第二成形条件的应力分布的差分即应力差分分布,将该应力差分分布设定于成形下止点处的成形品的步骤(S5);对设定了应力差分分布的成形品的一部分的应力差分的值进行变更的步骤(S9);算出变更了该应力差分的值的成形品的回弹量的步骤(S11);基于变更该应力差分而算出的回弹量,确定成为由于成形条件的偏差而回弹量的变动原因的部位的步骤(S13)。
-
公开(公告)号:CN10724977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80010531.6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压成形方法包括:第一成形工序,将用于得到产品形状的第二模具(3)的连接部(3c)的截面方向上的线长设为L2,通过与受到伸长凸缘变形的凸缘部或受到收缩凸缘变形的凸缘部相接的连接部(3c)的截面方向上的线长成为比截面方向的线长L2短的截面方向的线长L1的第一模具(1)进行成形,由此,将受到伸长凸缘变形的凸缘部成形为长度方向的线长比产品形状的凸缘部的线长更长,将受到收缩凸缘变形的凸缘部成形为长度方向的线长比产品形状的凸缘部的线长更短;及第二成形工序,使用连接部(3c)的截面方向上的线长为L2的第二模具(3)来成形为产品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019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80069720.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卜部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压成型方法是对成型部件进行冲压成型的冲压成型方法,该成型部件具有:顶板部(5),其具有外周缘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凸状外周缘(3);和凸缘部(7),其沿着所述顶板部(5)的凸状外周缘(3)弯曲成型,该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成型工序,在坯料(9)的形成凸缘部(7)的部位将中间形状部件(15)成型,该中间形状部件(15)包括成为凸缘部(7)的一部分的纵壁部(11)、和从纵壁部(11)朝向外侧折弯并且在顶板部一侧成为凹部的谷形部(13);第二成型工序,使通过第一成型工序成型后的中间形状部件(15)的包括谷形部(13)的部位弯曲成型而将凸缘部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24517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80016287.0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5/20 , B21D22/208 , B21D53/88 , G01N19/08 , G01N25/72 , G06F17/5018 , G06F17/5095 , G06F2217/41 , G06F2217/42 , G06F2217/44 , G06F2217/46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制成型解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压制成型解析工序(S1),其中,针对加热后的被压制成型材料设定初期温度分布,使温度解析与结构解析耦合,进行压制成型解析,从而取得脱模前的形状信息、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回弹解析工序(S3),其中,基于由该压制成型解析工序得到的形状信息、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进行回弹解析,从而取得回弹后的形状信息、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和冷却应力解析工序(S5),其中,基于由该回弹解析工序取得的形状信息、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并且对特定的节点进行约束,从而通过使温度解析和结构解析耦合来对冷却中和冷却后的应力分布进行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01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80069720.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卜部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压成型方法是对成型部件进行冲压成型的冲压成型方法,该成型部件具有:顶板部(5),其具有外周缘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凸状外周缘(3);和凸缘部(7),其沿着所述顶板部(5)的凸状外周缘(3)弯曲成型,该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成型工序,在坯料(9)的形成凸缘部(7)的部位将中间形状部件(15)成型,该中间形状部件(15)包括成为凸缘部(7)的一部分的纵壁部(11)、和从纵壁部(11)朝向外侧折弯并且在顶板部一侧成为凹部的谷形部(13);第二成型工序,使通过第一成型工序成型后的中间形状部件(15)的包括谷形部(13)的部位弯曲成型而将凸缘部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284790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80023741.5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卜部正树
IPC: B60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44
Abstract: 机动车门加强部件,其由管状部件构成,该管状部件被安装于机动车的门而对所述门进行加强,对于包括管长度方向中央部且具有管全长的1/3至4/5的长度的所述中央部位,具有管轴垂直截面上的车宽方向直径长于车高方向直径的扁平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4271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80099468.4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金属板的缩颈极限应变确定方法包括:对于在板缘(3)的一部分具有切口形状(5)的两种以上的板状试验片(1),测定切口底(5a)的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应变的拉伸正交方向的分布的步骤(S1);求出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切口底(5a)的应变增量比和拉伸正交方向的应变梯度的步骤(S3);基于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增量比求出在切口底(5a)产生缩颈的缩颈极限应变的步骤(S5);以及根据对于两种以上的板状试验片(1)求出的缩颈极限应变与该时刻的应变梯度之间的关系,将缩颈极限应变确定为应变梯度的函数的步骤(S7)。
-
公开(公告)号:CN118647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80088474.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PC: G06F30/23 , B21D22/00 , G06F30/10 , G06F113/2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冲压成型件的外周形状评价方法中,取得通过将实际冲压成型并回弹的实际冲压成型件11夹持到成型下止点的过程的力学分析而取得的冲压成型件工件下止点形状模型17的外周形状作为实际冲压成型件11的外周形状(S3),通过对实际冲压成型件11进行冲压成型的过程的弹塑性力学分析而求出冲压成型件分析模型21(S5),对此也取得成型下止点处的外周形状(S7),对实际冲压成型件11的外周形状与冲压成型件分析模型21的外周形状进行比较,分别进行评价(S9)。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