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带轮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31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269717.6

    申请日:2021-03-12

    Inventor: 矢崎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动带轮装置,具备:从动带轮(60),其被经由环状的动力传递部件(7)传递从驱动带轮(50)输出的转矩,具有相互在同轴上对置配置且以相对于旋转轴(8)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旋转轴(8)的第一带轮浮动盘(61)和第二带轮浮动盘(62);施力部件(68),其对第一带轮浮动盘向第二带轮浮动盘(62)施力;第一凸轮机构(63),其限制第一带轮浮动盘相对于旋转轴(8)相对旋转和在轴向上相对移动;第二凸轮机构(64),其限制第二带轮浮动盘相对于旋转轴(8)相对移动和相对旋转;以及沟槽凸轮机构(65),其允许第一带轮浮动盘和第二带轮浮动盘在轴向上相对移动且禁止相对旋转。

    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49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345035.0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一种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该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可形成所希望的操舵角度,并且可防止乘坐舒适性的恶化,另外可在没有伴随有车辆的大规模的结构变更等的情况下,简单地搭载于车辆上。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1)对后轮进行操舵,该后轮通过由扭力梁(Tb)和一对后摆臂(Ta)构成的悬架装置(Rs)支承,该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1)包括:带有转舵轴的轮毂轴承(15),该带有转舵轴的轮毂轴承(15)具有支承后轮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转舵轴;单元支承部件(13),该单元支承部件(13)以围绕转舵轴的转舵轴心(A)而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带有转舵轴的轮毂轴承(15);操舵用促动器(5),该操舵用促动器(5)通过与单元支承部件(3)独立的部件构成,使带有转舵轴的轮毂轴承(15)旋转驱动,操舵用促动器(5)在高于后摆臂(Tb)的最下面(Lv)的位置,并且于悬架装置(Rs)的旋转支承部(Taa)与带有转舵轴的轮毂轴承(15)之间,安装于悬架装置(Rs)上。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51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216564.1

    申请日:2019-03-21

    Inventor: 矢崎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调整金属元件的耳部和摆动边缘部的板厚平衡。用模具进行冲压加工和冲切加工而得的金属元件(23)具有:位于左右一对环槽之间的颈部(25);与颈部的径向外侧相连的耳部(26);和与颈部的径向内侧相连的主体部,在主体部的前表面的径向外端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摆动边缘。由于金属元件在主体部的后表面上的摆动边缘的径向内侧位置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凸部,因此通过使后侧的金属元件的前表面的摆动边缘与前侧的金属元件的后表面的凸部抵接,能够利用凸部的高度来补充摆动边缘部的板厚相对于耳部的板厚的不足部分,从而适当地维持前后的金属元件的抵接关系。

    轴部件及其微动疲劳减轻结构、设计方法和微动疲劳强度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111277.4

    申请日:2019-02-12

    Inventor: 矢崎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部件及其微动疲劳减轻结构、设计方法和微动疲劳强度试验装置,以减轻在轴部件的压入部产生的微动疲劳。轴部件(11)具备直径d的非压入部(13)和比直径d大的直径D的压入部(12),压入部(12)的外周面被压入其他部件(14)的压入孔(14a)的内周面。在压入部(12)的外周面形成有被多个槽(12b)包围的多个突出部(12c),因此,因微动而在压入部(12)的突出部(12c)发生的点蚀受槽(12b)阻止从而被阻止伸展为裂纹,轴部件(11)对微动疲劳的耐久性提高。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构件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1546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072770.6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冲压成形的金属构件的各部分的板厚均匀的技术。在利用模具(40)对已大致成形的金属构件坯材(23′)进行冲压而最终成形为金属构件(23)时,冲压成形后的金属构件(23)在倾斜面(30)的径向内端部的前后方向的板厚,大于与倾斜面(30)的径向内端部相对应的、模具(40)的成形面的前后方向间隔,因此,利用模具(40)冲压的金属构件(23)的材料难以向倾斜面(30)的径向内侧发生变形,能够防止摆棱(29)附近的主体部(24)的板厚相对于耳部(26)的板厚减小,从而使金属构件(23)的各部分的板厚均匀。

    带式无级变速器以及工具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10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4282.X

    申请日:2016-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F16H9/12

    Abstract: 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使带轮以及金属元件对应于金属带的卷绕径而线接触以及点接触,在包含规定变速比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主动带轮(15)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5a)以及从动带轮(17)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7a)双方的V面(48)与金属元件(42)的带轮抵接面(49)在带轮侧直线部分(48b)以及元件侧直线部分(49b)处相互线接触。由此,能够使主动带轮(15)以及从动带轮(17)双方与金属元件(42)线接触的变速比区域扩大与所述规定变速比区域相应的量,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主动带轮(15)以及从动带轮(17)相对于金属带(19)打滑。

    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润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7597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705266.6

    申请日:2014-11-27

    Inventor: 矢崎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润滑装置,不但能够形成为将部件数量抑制得较少的小型且节省空间的结构,而且能够从设置在供给管上的多个喷射口分别向所期望的位置喷射并供给适当量的润滑油。其具备:第1喷射口(27),其设置在供给管(25)上,并朝向从动带轮(6)的固定带轮半体(19)的表面(21a)的大径侧的端部(21b)开口,该供给管在无级变速器的驱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之间沿它们的轴向配设;和第2喷射口(28),其设置在供给管上的比第1喷射口靠下游侧的位置,并朝向驱动带轮的带槽(12)开口,在供给管的周壁(25c)上的第1喷射口的下游侧且第2喷射口的上游侧,设置有向该供给管的内径侧突出的突出部(31)。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构件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1546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072770.6

    申请日:2016-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F16G5/18

    Abstract: 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冲压成形的金属构件的各部分的板厚均匀的技术。在利用模具(40)对已大致成形的金属构件坯材(23′)进行冲压而最终成形为金属构件(23)时,冲压成形后的金属构件(23)在倾斜面(30)的径向内端部的前后方向的板厚,大于与倾斜面(30)的径向内端部相对应的、模具(40)的成形面的前后方向间隔,因此,利用模具(40)冲压的金属构件(23)的材料难以向倾斜面(30)的径向内侧发生变形,能够防止摆棱(29)附近的主体部(24)的板厚相对于耳部(26)的板厚减小,从而使金属构件(23)的各部分的板厚均匀。

    无级变速器用带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3970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80035772.7

    申请日:2014-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课题】同时实现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所具备的金属环的摩擦系数的减小以及耐久性的提高。一种无级变速器用带(15),其中多个金属元件(32)支承在由多个金属环(32)层叠而成的金属环集合体(31)上,在金属环集合体(31)中的至少最内周的金属环(33)的内周面(33a)上具备凹凸面(38),该凹凸面(38)具备多个突出部(38a)以及形成在该多个突出部(38a)之间的多个谷部(38b),在该凹凸面(38)中的谷部(38b),形成有表面摩擦系数低于突出部(38a)的表面摩擦系数的低摩擦系数层(51)。低摩擦系数层(51)可以是氟化处理层(51a)或由DLC膜构成的层(51b)。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6426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1608.9

    申请日:2014-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在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的金属元件的鞍状面和摆动边缘形成于在径向上几乎相同的位置的金属带中,在卷绕于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而在两个带轮之间传递驱动力的金属带(11)的金属元件(14)上,作为纵摆的支点的摆动边缘(19)设在主体部(15)的前表面的径向外端,并且,形成有从颈部(16)的前表面横跨至主体部(15)的前表面的凹部(20)。由此,在前后的金属元件(14)在径向发生位置偏移时或者前后的金属元件(14)绕前后方向的轴线相对旋转时,能够将前后的金属元件(14)间产生的间隙控制为最小限度,降低施加于金属元件(14)上的弯曲载荷,将动力传递效率的降低控制在最小限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