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3927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10686393.0

    申请日:2015-10-21

    Inventor: 山口友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车身构造,能够简单地构成且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车身构造(10)在车身后部(12)设有尾门开口(13),在车身后部(12)支承有尾门(15),且尾门开口(13)由尾门(15)开闭。尾门(15)具有:支承在车身后部(12)的门主体(26);形成在门主体(26)上的车门开口(31);支承在门主体(26)上且使车门开口(31)开闭的副车门(35);和避开副车门(35)地设置的高位刹车灯(39)。

    挡风雨条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2290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445438.5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挡风雨条,其安装在汽车等的门、例如在汽车背面设置的后背门开口缘上,防止以下情况:若为了提高美观性而考虑将车窗玻璃设置为比窗框靠车外侧,则现有技术不能对车窗玻璃与窗框之间进行密封,因此水浸入车窗玻璃的车内侧,甚至到达车内侧。挡风雨条具有与车身板弹性接触的舌状密封唇部,由延长部和舌状密封唇部形成大致V字状的槽部。密封唇部的外侧面整体形状为大致椭圆形,在长度方向贯通形成有侧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的第1中空部,舌状密封唇部侧面为大致L字状,并从密封唇部延伸、连结,第3密封唇部从基体部延伸,在密封唇部与基体部之间,穿孔有侧面为大致四边形状的第2中空部,在基体部的底面,沿上下或左右具有山形的保持唇部。

    车身结构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3909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673329.9

    申请日:2015-10-16

    Inventor: 山口友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车门的外面板与铰链之间的干涉、且能够良好地确保外观性的车身结构。车身结构(10)在门主体(16)上经由下车门铰链(25)转动自如地设有副车门(30),门主体(16)的外表面通过下门外表部件(19)形成。副车门(30)的下外面板(39)的铰链侧端部(39a)与下车门铰链(25)的转动中心(79)相比位于车门内侧。副车门(30)的外表面通过树脂制的外观部件(41)形成。外观部件(41)和下门外表部件(19)隔着下间隔部(83)而隔开间隔。外观部件(41)的外观延长部(85)从铰链侧端部(41b)向下门外表部件(19)的方向且向车内(28)方向延长。

    车身构造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92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86393.0

    申请日:2015-10-21

    Inventor: 山口友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能够简单地构成且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车身构造(10)在车身后部(12)设有尾门开口(13),在车身后部(12)支承有尾门(15),且尾门开口(13)由尾门(15)开闭。尾门(15)具有:支承在车身后部(12)的门主体(26);形成在门主体(26)上的车门开口(31);支承在门主体(26)上且使车门开口(31)开闭的副车门(35);和避开副车门(35)地设置的高位刹车灯(39)。

    车辆用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9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88902.3

    申请日:2015-10-21

    Inventor: 山口友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设计性的车辆用门。车辆用门(10)通过铰链(45u)能够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车门宽度方向范围内连续地形成有向着车外鼓出的鼓出部(80)。铰链(45u)由鼓出部(80)的车门宽度方向的一端覆盖,在鼓出部(80)的车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设有为了进行车辆用门(10)的开闭操作而能够供操作者的手插入的操作部(100)。

    车辆
    26.
    发明公开
    车辆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514294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2871.1

    申请日:2014-04-22

    Abstract: 一种车辆(10),其在车身(11)的后表面的车宽方向的整个区域形成有后部开口(30),在车身(11)上能够上下摆动地安装有能够对该后部开口(30)进行开闭的尾门(40),在尾门(40)上形成有能够供乘员乘降的乘降用开口(50),与后表面相邻地设有座椅(23)。乘降用开口(50)形成在后表面中的车宽方向的一部分。座椅(23)的车宽方向一端(23a)位于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一端(11a),座椅(23)的车宽方向另一端(23a)位于相对于所述乘降用开口(50)沿车宽方向重叠的部位。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270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828780.9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尾门的车身构造,能够恰当地抑制(减轻)尾门以及副车门的振动。带尾门的车身构造(10)中,在车身(11)的后部(12)设有后开口(14),尾门(15)以对后开口(14)进行开闭的方式支承在车身(11)上。在尾门(15)上设有开设在尾门主体(16)上且与后开口(14)连通的车门开口(29)、和对车门开口(29)进行开闭的副车门(20)。在副车门(20)上设有减振用的动力减振器(63),能够通过动力减振器(63)而恰当地抑制(减轻)尾门(15)以及副车门(20)的振动。

    排水塞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39936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05041.8

    申请日:2010-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塞,包括:头部,其从正面布置在排水孔的周缘上;以及接合腿,其从背面与排水孔的周缘相接合,其中,接合腿包括:框壁,其在形成车身板件的一对板件之间间隔加宽的方向延伸;开口部,其面向车身板件的一对板件的连接部;接合部,其形成在框壁的两个侧壁上,以从背面与排水孔的周缘相接合;以及引导面,其形成在框壁的前壁上,以引导接合部穿过排水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