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缆线的安装部结构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070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8064.0

    申请日:2006-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11/30

    Abstract: 提供一种仪表缆线的安装部结构,通过容易地使内侧缆线的轴部与旋转轴的嵌合孔的相位一致,可使仪表缆线的安装作业容易。该仪表缆线的安装部结构包括:仪表缆线(12),可旋转地收容有内侧缆线(18),在所述内侧缆线(18)的端部上具有矩形截面的轴部(20);和小齿轮(13),在端部上具有与内侧缆线(18)的轴部(20)对应的矩形截面的嵌合孔(31),并在嵌合孔(31)的开口端的周围具有朝向开口端逐渐变窄的锥形内壁部(32);在锥形内壁部(32)上设有导向突起(34),当通过在嵌合孔(31)嵌合轴部(20)而将仪表缆线(12)安装在小齿轮(13)上时,利用所述导向突起(34)向嵌合孔(31)引导轴部(20)。

    小型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5996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410043231.7

    申请日:2004-05-14

    Inventor: 冈崎泰典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使单独启动前轮或后轮制动器的独立制动操作拉索形成为一根拉索。启动前轮制动器的独立制动操作拉索(5)设定为连接独立制动控制杆到前轮制动器的一根拉索,且在该拉索(5)上固定了能与均衡控制杆(15)的前轮制动操作端部(15F)配合、脱离的配合部件(29)。且在均衡控制杆(15)的后轮制动操作端部(15R)上连接了启动后轮制动器的后制动拉索(9),在该均衡制动控制杆(15)的中间部连接了被联动制动控制杆操作的联动制动操作拉索(6)。

    小型车辆用连动制动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7993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510004422.7

    申请日:2005-01-17

    Inventor: 冈崎泰典

    Abstract: 一种小型车辆用连动制动装置,其具有前轮制动操作系统(F)、后轮制动操作系统(R)、以及在使后轮制动操作系统(R)工作时也使前轮制动操作系统(F)连动工作的连动装置(6),并且,前轮制动操作系统(F)和后轮制动操作系统(R),相互呈角度地配置在连动装置(6)的设置部位,连动装置(6)具有方向变换装置(H),该方向变换装置(H)将后轮制动操作系统(R)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变换成前轮制动操作系统(F)的工作方向的力而传递给该前轮制动操作系统(F)。因此,这种用于自动二轮车等中的连动制动装置,能以任意的角度配置前轮制动系统和后轮制动系统。

    两轮、三轮摩托车前轮挡泥板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470C

    公开(公告)日:2002-04-10

    申请号:CN96110644.1

    申请日:1996-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轮、三轮摩托车前轮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前轮挡泥板由可以彼此分体的挡泥板前半部及挡泥板后半部组成,并可以安装在前叉桥上;为了允许伴随前述前叉的扭转动作而产生的挡泥板的动作,将挡风板的前下方设置成凹部结构,且在挡风板存在时也能进行前轮挡泥板的拆装,既提高了维修作业性,又增大了组装顺序自由度。

    二轮摩托车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741A

    公开(公告)日:1998-06-17

    申请号:CN97125458.3

    申请日:1997-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L3/08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它通过操作力分配杆把连动制动杆的制动操作力传至将各自的制动操作力分别传递给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索上,其中至少在连动制动杆与操作力分配杆之间无须作初始调整,在操作前轮制动杆时不会影响所得到的前轮制动力与制动感觉,能适宜地控制连动制动杆操作时的刹车车前部下沉量,从而改善了乘骑感受,在操作连动制动杆时,用简单的结构就能使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同,扩大了在现有二轮摩托车中的适用范围。

    摆动组件式车辆中的摆动臂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40138A

    公开(公告)日:1997-01-15

    申请号:CN96102127.6

    申请日:1996-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B62K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具有摆动组件的两轮机动车中,防止因引擎音和行驶音在变速箱体与摆动臂之间的空间内共鸣而产生噪音。该摆动组件把后轮的车轴支承在与引擎后部连接的变速箱体及摆动臂的后端。本发明的构造是:后轮Wr的车轴37支承在变速箱体7的后端和摆动臂45的后端,变速箱体7连设在引擎E的左侧端部,摆动臂45通过螺栓47结合在引擎E的右后部。消声器9的安装撑杆51由螺栓47紧固在引擎E上。通过在摆动臂45上形成开口451~453和在安装撑杆51上形成开口511,可防止在变速箱体7与摆动臂45之间的空间内产生共鸣。

    机动二轮车用制动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8927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380074716.X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机动二轮车用制动装置具备:制动踏板,其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车架,并且在前端部设有踏板部;工作臂,其与制动踏板的基端部连续设置而向上方延伸;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以及平衡器,其以将制动踏板的操作力分配给前轮制动器及后轮制动器的方式与工作臂连结,其中,在平衡器(28)的一端部连结有工作臂(27)的上端部,将操作力向前轮制动器(BF1)传递的操作力传递机构(29)与平衡器(28)的另一端部连结,将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部操作力传递机构(30)与平衡器(28)的中间部连结。由此,能够使平衡器的一部分向与工作臂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工作。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4032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377841.4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使制动器连动机构容易地返回初始状态。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备:中间臂(22),其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下端部与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均衡臂(24)的上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连动用的延迟弹簧作用部;制动杆(9),其与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均衡限位器部之间,并且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该车体侧抵接壁(29)限制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30),其设置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与上端

    机动二轮车用制动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8927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80074716.X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机动二轮车用制动装置具备:制动踏板,其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车架,并且在前端部设有踏板部;工作臂,其与制动踏板的基端部连续设置而向上方延伸;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以及平衡器,其以将制动踏板的操作力分配给前轮制动器及后轮制动器的方式与工作臂连结,其中,在平衡器(28)的一端部连结有工作臂(27)的上端部,将操作力向前轮制动器(BF1)传递的操作力传递机构(29)与平衡器(28)的另一端部连结,将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部操作力传递机构(30)与平衡器(28)的中间部连结。由此,能够使平衡器的一部分向与工作臂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工作。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4032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77841.4

    申请日:2014-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L3/04 B62L3/08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使制动器连动机构容易地返回初始状态。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备:中间臂(22),其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下端部与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均衡臂(24)的上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连动用的延迟弹簧作用部;制动杆(9),其与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与上端部之间,并且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该车体侧抵接壁(29)限制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