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0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06253.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模块并联S‑S型MC‑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使用模块投切策略来提升较远工况时的系统传输效率,即当系统的开环输入输出功率增大,副边移相的占空比降低到某一值时,通过切出原边或副边的若干个全桥模块,来等效降低系统的开环输入输出功率,使MC‑WPT系统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副边有源桥的移相角,即提升副边有源桥的占空比,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实现系统总体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62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吸定位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充电输送单元,包括仓板、位于仓板的两侧且与仓板滑动连接的仓门,以及设置在仓门上方内部的电量发送端;位于充电输送单元内部的充电接收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无人机体与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电量接收端;其中,充电输送单元还包括与电量发送端电性连接的原边传输电路;充电接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副边传输电路,副边传输电路与的原边传输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体的全自动起飞、降落、充电和收纳,无人机体降落在仓板上后,通过第一吸附磁铁和第二吸附磁铁引导,接收极板与输出极板自动贴合,确保充电过程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8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97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126 , B64U80/25 , B64U8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近场识别交互及多线圈兼容的无人机充电系统与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系统无法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的问题。方法步骤为:S1上位机发送使能信号至发射端控制板,判断发射端控制板此时能否接受该使能信号,若否则继续等待,若是则转至S2;S2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能识别则转至S1,若能识别则转至S3;S3原边恒定移相值开始工作,并检测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转至S1,若否则转至S4;S4发射端与接收端开始建立通讯,若通讯成功则开始充电,若通讯不成功则转至S1。本申请通过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让该无线充电系统能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兼容性以及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05271.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耦合机构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过程中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库内支撑台上以及无人机机库顶部内壁上的两组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底部和顶部的两组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时,两组接收线圈分别与两组发射线圈耦合。本申请通过设置两组耦合机构,使其支持单方面的底部充电或者顶部充电,也支持顶部底部同时充电,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242.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及其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包括机库本体,所述机库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转动开闭的开关门,所述机库本体内设置有横向滑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向开关门一侧滑出所述机库本体,所述支撑台和机库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对无人机归中进行定位的归中组件,所述机库本体与开关门之间还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开关门转动开闭的转动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并在机库上设置旋转开闭的开关门以及沿开关门滑出的支撑台,并在支撑台上和无人机机库顶端同时设置归中组件,使其能够满足两台无人机同时停靠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187.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4U80/25 , B64U20/90 , B64U20/92 , B64U20/96 , B64U50/38 , B64U50/35 , B60L53/302 , B60L53/30 , B60L53/12 , B60L53/6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散热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块在充电过程中会有较大热量损耗导致模块损坏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接收线圈和接收端磁芯;第一壳体的上端开口安装有散热铝板,接收端磁芯贴合在散热铝板上,接收线圈与接收端磁芯以及接收端磁芯与散热铝板之间均涂覆有散热硅脂。发射端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机库一侧侧壁上的散热风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机库另一侧侧壁上的进风口,散热风扇与进风口相对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散热铝板、散热风扇和进风口,提高了无人机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效率,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06159.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损耗的计算方法,首先建立系统的电路模型并确定系统参数,然后建立耦合机构损耗模型即:基于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线圈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线圈的集肤损耗,基于原副边线圈的磁场强度(通过仿真获取)、线圈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线圈的邻近损耗,基于原副边磁芯的磁感应强度(通过仿真获取)、磁芯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磁芯的损耗;基于原副边磁屏蔽板的参数和表面的磁场强度(通过仿真获取)计算原副边磁屏蔽板的损耗。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耦合机构损耗进行计算,并与实际系统实测效率相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93350.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时延的参数不确定中继WPT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其建立了具有互感、输出负载等不确定系统参数和区间时变时延的中继WPT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将无源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与具有时变延迟的不确定中继WPT系统模型相连接,将控制器设计转化为稳定性分析问题;然后,利用LMI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控制器的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变时延和参数不确定性的中继WPT系统在控制器控制下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98999.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配多功率等级传输的MC‑WPT系统参数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MC‑WPT系统都是一个发射端对应一个接收端,不具备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为:S1:确定原边线圈与国标规定副边线圈的耦合系数;S2:根据系统传输效率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下限;S3:根据系统电流应力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下限,根据系统输出功率要求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上限;S4:对各功率等级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取值区间取交集,选取合适的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S5:确定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后,根据谐振关系确定原边系统参数。本申请通过对多功率等级下原边参数进行设置,使其满足多种功率等级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85231.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调频与相移控制的MC‑WPT系统互感检测方法及系统,当系统发生参数漂移不再处于谐振状态时,采用频率调制控制使得发射端的功率因数角在预设范围内,并采用移相控制使得所述接收端的相位角在90°,使得系统再次谐振,并根据此时的谐振频率和发射端的全桥基波输出电压、接收端的谐振回路的电流或者接收端的全桥基波输出电压、发射端的谐振回路的电流计算耦合机构之间的互感。由于引入了频率调制控制和相移控制,这种互感检测测量可以非常准确。实验验证了应用本发明检测的互感的准确率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