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717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28463.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86 , C02F1/5281 , C02F3/327 , C02F3/34 , C02F9/00 , C02F2001/007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包括收集分系统,其包括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U型排水槽及落水管,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设在桥梁桥面上,且设置方向与桥梁纵向方向斜交,U型排水槽设在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的出水口下方,落水管上端连通U型排水槽的端部;及净化分系统,其包括调节沉淀池、曝气沉砂池、药剂储存池、危险药品临时存放池、沉淀污泥临时储存池及生态储水池,调节沉淀池与落水管下端连接,调节沉淀池与曝气沉砂池之间设有进水控制闸,调节沉淀池通过管道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曝气沉砂池通过管道与生态储水池连接。可实现对桥面雨水、废水、液态危险品的净化和应急处理,保障度高,效率高,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217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256995.1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充填形成的砂石基础层、砂石基槽层及粘土层,在砂石基础层上铺设排水管道,在砂石基槽层内锚入注浆管,通过注浆管的注浆孔向砂石基础层、砂石基槽层内灌注粘土浆液以在土体间隙形成粘土砂层,通过注浆管将砂石基槽及砂石基础内的水体置换为粘土浆液,粘土是具有粘聚力的土体,自稳能力强,可以形成空心土拱,能有效防止土体冲刷流失。而且,具有隔水能力的粘土砂层将排水管道包裹,不仅能防止排水管道雨污水泄漏,污染沿经地下水,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排水管道,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混入地下水而增加污水厂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57833.X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包括管道接口和设置在管道接口处的橡胶圈,在管道接口外围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粘土垫层、土工布内层、土工膜、土工布外层、粘土防护层,通过在管道接口外依次包覆粘土垫层、土工布内层、土工膜、土工布外层、粘土防护层形成复合式防渗反滤层,能有效地提高了管道接口部位的防渗反滤能力,阻止了土体向管道中的颗粒流失,从而减少地面塌陷。而且,该复合式防渗反滤层不仅可以防止管道雨污水泄漏,污染沿经地下水;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雨污水管,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混入地下水而增加污水厂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06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857010.7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及改善水环境的方法,所述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包括箱涵、雨污水入流管,所述箱涵包括箱涵顶板、箱涵底板、迎水侧壁、挡土侧壁,所述箱涵顶板、箱涵底板横向设置,所述迎水侧壁、挡土侧壁纵向设置在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两侧使所述箱涵的断面呈矩形,所述迎水侧壁设置在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挡土侧壁设置在靠近土层一侧,该迎水侧壁、挡土侧壁与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部,所述箱涵底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防滑前趾和防滑后趾,该雨污水入流管的出口设置在挡土侧壁上,所述迎水侧壁上还设有溢流槽。应用该改善水环境的方法,可使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57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095413.2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潮河段间错压脚束形生态河道,包括由两侧堤岸围成的河道本体,所述河道本体上设有若干抛石压脚堆,所述各抛石压脚堆沿堤岸方向间错布置,使河道本体内形成“S”型的河槽。本发明通过河道本体内间错布置的抛石压脚堆,可达到在小流量,特别是感潮河段、往复潮流工况下,把河槽束窄成“S”形,加大河槽流速及水深,丰富水流流态,提供更多样的堤岸脚动植物栖息环境,改善河道生态景观效果。本发明可应用于小流量工况下的河流整治。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21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053860.1
申请日:2014-02-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拦蓄渗流设施,包括雨水引流渠和设于雨水引流渠旁的调蓄塘,雨水引流渠具有一段下沉式的截流槽,截流槽侧向开有一引流口与调蓄塘相导通,在调蓄塘内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形成格栅区、湿地过滤植物区、渗流过滤区,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的水流量相对较小,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通过雨水引流渠引流时,先跌落流进截流槽内,再通过截流槽的侧向引流口流入调蓄塘进行净化处理;随着时间推移,调蓄塘内的水位上升,顶托截流槽使其水位也相应上升,使得后期雨水流经截流槽时,直接漫过截流槽经下段的雨水引流渠流入下游水体,实现了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与较洁净的后期雨水分流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8713208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665719.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井下沉施工用助沉纠偏装置,沉井井壁内周向均匀预埋有若干根注水管,沉井顶部周向设置有与注水管相通的环状进水管,环状进水管上连接用于为环状进水管持续供水的总进水管,注水管与环状进水管之间均设置有球阀,注水管管底与沉井井壁底部齐平,注水管管底安装高压喷嘴;解决坚硬土层中不排水下沉方式沉井的助沉或沉井过程中纠偏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6607660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105711.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等密闭空间内的一体化排水检查井,用于综合管廊检查井技术领域,包括检查井井体,所述检查井井体的两端设有接口,检查井井体通过所述接口可拆卸的接入排水管线,所述检查井井体的底部设有沉沙仓,检查井井体上设有积沙清除口。本实用新型克服传统排水检查井从管底贯穿至管廊顶部占用较大管廊断面,导致综合管廊需要增加断面尺寸、工程投资的实际问题,安装本设施后,有效减少综合管廊尺寸、方便维管、同时减少了排水管线内污水的厌氧发酵几率。具有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运行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762967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909905.0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结构,包括:透水垫层;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挡土墙,L型挡土墙设置于透水垫层上,L型挡土墙包括底板和挡板,底板的主体部分位于挡板的内侧,两个L型挡土墙间隔设置,以使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之间具有间隙,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对撑梁;透水填充层,透水填充层设置于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处,透水填充层与透水垫层相接;透水基床,透水基床铺设于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上以及透水填充层上,透水基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在上述的河道结构中,不仅能够节省河道外侧的地下空间,同时能够使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持密切的水力联系,而且有利于提高河道内的生态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86499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3125668.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亲水生态河道,桩基安装于抛石基床的底部,两个抛石基床之间设有石体;生态砖挡土墙设于抛石基床的顶部,土体设于生态砖挡土墙远离石体的一侧,连接件的一端伸入土体中,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入生态砖挡土墙中;铺装层设于支撑组件的顶部,铺装层用于供行人和/或车辆通行。该技术方案的城市亲水生态河道采用生态砖挡土墙设置在河道的两侧,具有占地少、透水性强以及兼具景观功能的特点,从而能够减少开挖量,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景观效果。同时,连接件和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可产生较大的抗拉作用,提高生态砖挡土墙的稳定性,提高堤岸整体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