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737773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366307.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移动式联排防涝应急装置,包括:槽柱,可拆卸的竖向安装于地下空间的入口处,多个所述槽柱沿地下空间入口处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槽柱设有竖向的插槽,相邻所述槽柱的插槽正对设置;叠梁,安装于相邻所述槽柱的插槽中,多个所述叠梁自地面开始向上叠置,形成挡水结构。通过可拆卸的槽柱可将叠梁横向串连起来,使得防涝挡水的宽度不受限制,方可满足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入口对阻止涝水涌入的要求,在内涝防灾方面,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槽柱、叠梁便于收纳,不影响地面日常通行,不影响设施景观。装置简洁,易于组装成型,应急响应时,可立即投入使用和见效。
-
公开(公告)号:CN208201772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604096.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结构包括河床、挡墙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河床具有压脚平台和斜坡面,挡墙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上,多个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的一侧,各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若干个种植平台阶梯分布能够适应经常涨落的感潮河段,结合典型潮位特点,营造河岸湿地,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地,改善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此外,若干个种植平台还可作为临时的多级施救平台,便于落水人员和救援人员站立和攀爬,提高感潮河段的安全性。此实用新型用于城市河道修建改造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959682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633034.4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区域内河涌水位降低及内涝防治设施,包括设于内河涌流道内且靠近外江河处的河涌水闸、控制河涌水闸开启闭合的液压控制系统及用以监测水位变化的水位监测控制系统,所述河涌水闸固定联接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内固定安装有水位降低泵,在所述排水管道朝外江河的一端设有拍门,在所述排水管道另一端设有刀闸阀,本实用新型利用河涌水闸作为水位降低设施的支撑,在雨季降雨较大且内河涌水位高涨高于外江河高潮位时,通过关闭河涌水闸,启动河涌水闸上的水位降低泵,以降低内河涌水位,从而使得低洼区域雨水可以通过重力自排,避免出现区域内涝。
-
公开(公告)号:CN206607660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105711.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等密闭空间内的一体化排水检查井,用于综合管廊检查井技术领域,包括检查井井体,所述检查井井体的两端设有接口,检查井井体通过所述接口可拆卸的接入排水管线,所述检查井井体的底部设有沉沙仓,检查井井体上设有积沙清除口。本实用新型克服传统排水检查井从管底贯穿至管廊顶部占用较大管廊断面,导致综合管廊需要增加断面尺寸、工程投资的实际问题,安装本设施后,有效减少综合管廊尺寸、方便维管、同时减少了排水管线内污水的厌氧发酵几率。具有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运行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143025U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21144331.3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钞厂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A2/O反应池、沉淀池、Fenton反应池和絮凝沉淀池;所述A2/O反应池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还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还连接有混合液回流管。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好,装置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运行和维护费用低,该装置中的A2/O反应池、沉淀池、Fenton反应池和絮凝沉淀池可以针对性处理印钞厂工业废水中的不同污染物,出水水质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指标,甚至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2148086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075361.8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包括进水整流区、沉淀区和出水整流区,所述进水整流区和沉淀区之间设有进水花墙,所述沉淀区中设有若干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沿深度方向呈多层分布的斜板部件,沿水流方向所述斜板部件的截面呈倒V形,相邻两层所述斜板部件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水流通道,所述沉淀区和出水整流区之间设有出水花墙。采用倒V形斜板部件大幅提高泥水分离效率。水流水平经过倒V形斜板部件之间,泥沉在斜板面,垂直水流沿斜板面下滑,相当于理想沉淀池的多层沉淀池,根据浅池理论,沉淀效率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8824005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1128443.9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滤池,包括进水端、主池体和出水端,进水端包括进水总渠、单格进水渠、进水管和进水井,进水总渠和单格进水渠之间设有单格进水堰,单格进水渠与进水井通过进水管连接;主池体包括配气配水渠、滤头滤板、活性炭层和集水槽,滤头滤板上设有多根布气支管;出水端包括出水总渠和单格出水渠,出水总渠和单格出水渠之间设有单格出水堰,单格出水渠通过集水槽与活性炭层连通;进水井与配气配水渠连通,进水井连接有反洗气冲管和反洗进水管,单格出水渠底部连接有反洗排水管,进水管、反洗气冲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排水管上分别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水联冲的反洗模式,减少水头损失及反洗水量,实现节水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20688799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415835.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7/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该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充填形成的砂石基础层、砂石基槽层及粘土层,在砂石基础层上铺设排水管道,在砂石基槽层内锚入注浆管,通过注浆管的注浆孔向砂石基础层、砂石基槽层内灌注粘土浆液以在土体间隙形成粘土砂层,通过注浆管将砂石基槽及砂石基础内的水体置换为粘土浆液,粘土是具有粘聚力的土体,自稳能力强,可以形成空心土拱,能有效防止土体冲刷流失。而且,具有隔水能力的粘土砂层将排水管道包裹,不仅能防止排水管道雨污水泄漏,污染沿经地下水,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排水管道,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混入地下水而增加污水厂处理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703133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70257.9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包括水平横跨设置在排水沟渠上的搭板和处于搭板两侧边缘的反梁,所述搭板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嵌入排水沟渠侧壁的暗梁,两所述反梁分别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与搭板构成半围闭区域,所述搭板间隔阵列形成多个水汽通孔,在所述搭板上铺设土工布并填放土壤以形成种植土层,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通过在搭板上形成多个水汽通孔,使排水沟渠蒸腾的水汽可以进入,以增加搭板上方种植土层的土壤湿度;同时,两侧反梁下伸与搭板构成的半围闭区域,防止蒸腾的水汽扩散,以在搭板下形成水气富集区,使得生物廊道不需要人工灌溉打理的情况,仍能维持草皮生机,吸引动物通过,从而达到生物廊道生态的自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04703121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69815.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包括由堤岸底板和堤岸面板构成的堤岸墙体,在堤岸墙体内部依次振密充填形成粗砂层和碎石层,堤岸底板贯穿间隔布置多个连通管道并设置小孔隙反滤包,堤岸面板中部贯穿间隔布置多个纳洪管道并设置大孔隙反滤包,堤岸底板下方具有碎石粗砂垫层,在碎石粗砂垫层外侧和堤岸底板外侧砌筑干砌石护脚。通过回填具有高孔隙比的填料,使堤岸墙体内具有储水功能,通过连通管道与河道水体进行置换以达到水体储蓄释放;同时,纳洪管道还可将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大量快速引入堤岸墙体内并进行储存,从而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储存在堤岸墙体内的水体再经连通管道缓慢渗流至河道中,向河道补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