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534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72391.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16/904 , G06T17/00 , G06Q10/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可视化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控区域的地理图像信息、待监控区域内输电线路的布置信息和待监控区域内配电设备的坐标信息;基于地理图像信息、布置信息、坐标信息和预设的配电设备的模型库构建三维管理模型;获取配电设备的环境数据和运行数据;将环境数据和运行数据与三维管理模型进行关联,并输出至可视化平台进行展示。通过获取待监控区域的地理图像信息、输电线路的布置信息和配电设备的坐标信息构建三维管理模型,可便于调度人员进行直观的查看,有效的提高监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1071603.7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网自动化模式选择及选点的决策方法、装置及设备,决策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配网数据;基于配网数据构建目标地区的线路拓扑模型;基于线路拓扑模型构建可靠性计算模型,并基于可靠性计算模型计算线路可靠性,其中,线路可靠性使用故障停电时间进行表征;根据线路可靠性计算得到目标地区的投资预算金额;线路可靠性以及投资预算金额确定目标地区的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时没有同时考虑供电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指标等因素导致的无法满足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综合效益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同时考虑供电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指标等因素制定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策略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62354.6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DG的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电网结构确定电网结构的简化图;根据分布式电源参数、电网的线路参数和变电站设备参数,确定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基于电网结构的简化图、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建立短路电流计算模型,以计算短路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DG的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减小模型建立的工作量,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24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62353.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压配网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根据电网结构确定电网结构简化的等效阻抗图;根据电网的线路参数、接线方式和变电站设备参数,确定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基于等效阻抗图、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建立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数据库和暂态稳定数据库;基于等效阻抗图、潮流计算数据库和暂态稳定数据库,建立短路电流计算模型,以计算短路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网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减小模型建立的工作量,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61554.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储型虚拟同步机能量协调管理方法,包括:上层的光伏电源、储能装置、光储型虚拟同步机的工作模式选择策略;下层的光伏电源、储能装置、光储型虚拟同步机的功率输出控制策略;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系统,通过分析VSG的功率输出需求、光伏电源出力情况和储能装置SOC状态,动态调整光伏、储能、VSG的输出特性,从而使光伏、储能、虚拟同步机都参与到功率平衡的过程中来,从而有效的改善了VSG对储能容量的依赖,对储能装置的SOC采用不对称控制,使储能的SOC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得VSG始终具有足够备用容量保证虚拟同步机的特性,优先保证虚拟同步机的惯性,使得光储型同步发电机不会因为储能容量不足而完全失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1070.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F17/1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评分矩阵的支撑储能规划的光伏出力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光伏出力训练数据集的组合特征训练不同时间尺度的多个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多个预测模型对各时刻点进行适用模型测试,得到最优评分矩阵;基于所述最优评分矩阵,根据光伏出力历史数据和所述多个预测模型确定未来时段的光伏出力预测值。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中长期光伏出力的预测准确性,以便于后续据此进行更准确的储能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1400613.0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钟锦星 , 陈盛燃 , 罗旭恒 , 李俊辉 , 罗煜 , 曾子县 , 王凯亮 , 丁奕 , 李家淇 , 袁淼 , 张育宾 , 袁桂芬 , 黄劲东 , 刘伟斌 , 叶泽锋 , 李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互联装置对配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提升的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该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一历史数据和接入柔性互联装置后的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二历史数据;根据第一历史数据,确定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一状态总功率;根据第二历史数据,确定接入柔性互联装置后的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二状态总功率;根据第一状态总功率和第二状态总功率,计算配电网的新能源接纳能力增量。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一状态总功率和接入柔性互联装置后的第二状态总功率,计算得到配电网的新能源接纳能力增量,实现了对于柔性互联装置对提升配电网的新能源接纳能力的评估,计算过程简单,评价结果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396947.5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王凯亮 , 陈盛燃 , 罗旭恒 , 钟锦星 , 孔慧超 , 李俊辉 , 叶锦辉 , 黄学劲 , 陈喆 , 刘宗扬 , 黄匀飞 , 袁灿培 , 何旭文 , 刘文豪 , 刘伟杰 , 莫蕴真
IPC: H02J3/3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方法、系统及介质。该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数据,根据配电网数据进行优化配置,确定柔性互联装置的换流器的配置容量,根据配电网数据和换流器的配置容量,确定联络开关的配置容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对背靠背AC‑DC‑AC换流器和并联断路器的容量的优化配置,提升SOP应用于配电网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97152.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负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电力负荷监测的超负荷监测设备及其方法,其监测设备包括主支架,主支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主支架顶部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操作台顶部开设有眼镜状槽,眼镜状槽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半圆槽;本发明通过使监测线装置快速从操作台内部移出,并快速将绕卷的电缆分开后,转动监测线装置90度,使其对准两个半圆槽即可,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监测,随后监测线装置可快速将线缆绕卷起来,实现监测线装置的快速贮存,最后通过盖板将监测线装置封闭在操作台内部,降低腐蚀,提高后续的监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21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800843.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交直流混合供电方式的定制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第一直流母线分段、第二直流母线分段和第三直流母线分段;以及第一交流母线分段、第二交流母线分段和第三交流母线分段;交流母线分段由对应的交流供电单元供电,并且交流母线分段均通过变流器给对应的直流母线分段供电;还包括对电压连续性的敏感程度依次降低的第一类直流/交流负载、第二类直流/交流负载和第三类直流/交流负载,其中给第一交流母线分段供电和给第二交流母线分段供电的两个供电单元之间设置有快速切换开关,快速切换开关在二者中任一个供电单元发生暂降时启动切换,实现了对交直流混合供电方式下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和连续供电能力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