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取送结构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052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524030.8

    申请日:2020-06-10

    Inventor: 彭力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料取送结构,包括:工作台;随行夹具,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随行夹具内活动设置有夹紧筒;转动凸轮,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侧方;顶升件,其活动纵向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顶升件上端位于所述夹紧筒下方,顶升件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凸轮活动连接,当所述顶升件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夹紧筒向上移动;顶料件,其活动设置于所述顶升件内,所述顶料件一端与所述转动凸轮活动连接,当所述顶料件向上移动时其上端能够插入至所述夹紧筒内并将棒料顶出;所述转动凸轮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顶升件以及所述顶料件向上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顶料杆将随行夹具内的棒料取出。

    一种基于负重切换机制的斜拉索机器人爬索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07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54623.0

    申请日:2020-08-24

    Inventor: 彭力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重切换机制的斜拉索机器人爬索系统与方法,涉及缆索检测领域,包括上行走轮结构、负重结构和下行走轮结构,上行走轮结构设有卷线器,卷线器与负重结构上的导轮通过提拉线连接。本发明通过上下走轮结构交替运行,同时利用卷线器对提拉线进行不同的收放控制,从而使得负重结构在上行或下行时,依靠固定与斜拉索上的上行走轮结构或下行走轮结构提供静摩擦力,并依靠该静摩擦力作为称重力,而无需负重结构上下行过程中对斜拉索施加额外的受力以使负重结构靠动摩擦力上行,因此使得攀爬机器人的负重能力更强,同时对斜拉索的损伤更小。

    一种静电喷雾游离磨粒线锯切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0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16353.3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喷雾游离磨粒线锯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线锯切割机的锯丝靠近工件,锯丝的切割部对工件进行切割;(2)喷嘴系统此时接通高压电源,从喷嘴系统中喷出的切削液带有同种电荷,磨粒的表面吸附着切削液;(3)由于锯丝接地,其对带电切削液产生吸附作用,将喷嘴系统喷出的切削液和磨粒都吸附在锯丝的切割部;(4)锯丝往复运动,并带动其周边的磨粒一起对工件进行切割。本切割方法大大提高了锯丝切割效率和工件表面质量,有利于降低切割成本及工件的后续加工成本。

    缆索升降机器人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53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50836.X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索升降机器人,包括驱动半框和抱缆半框,驱动半框内设有四个上下、左右对称布置的圆柱形驱动滚轮,四个驱动滚轮由同一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抱缆半框上设有抱缆电机,抱缆电机通过抱缆传动机构与抱缆半框内的压紧板连接,压紧板面向驱动半框的一面设有四个上下、左右对称布置的圆柱形压紧滚轮,驱动半框和抱缆半框闭合围抱缆索时,驱动滚轮及压紧滚轮的轮面内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围抱缆索的菱形结构,缆索升降机器人还包括地面遥控装置。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缆索升降机器人攀爬、越障能力差,且无法攀爬直径较小的缆索的问题,满足对缆索的检测、巡视或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需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缆索保养机器人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53290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50758.3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索保养机器人,包括驱动半框和抱缆半框,驱动半框内设有四个上下、左右对称布置的圆柱形驱动滚轮,四个驱动滚轮由同一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抱缆半框上设有抱缆电机,抱缆电机通过抱缆传动机构与抱缆半框内的压紧板连接,压紧板面向驱动半框的一面设有四个上下、左右对称布置的圆柱形压紧滚轮,驱动半框和抱缆半框闭合围抱缆索时,驱动滚轮及压紧滚轮的轮面内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围抱缆索的菱形结构,缆索保养机器人还包括地面遥控装置,缆索保养机器人上设有摄像头与喷涂装置。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缆索保养机器人攀爬、越障能力差,且无法攀爬直径较小的缆索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爬缆机器人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5329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151966.5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缆机器人,包括可开闭结构的驱动框和抱缆框,驱动框两侧各设有一对上下布置的圆柱形驱动滚轮,两对驱动滚轮由同一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抱缆框上设有抱缆电机,抱缆电机通过抱缆传动机构与抱缆框内的压紧板连接,压紧板靠近驱动框的一面两侧各设有一对上下布置的圆柱形压紧滚轮,驱动框和抱缆框闭合围抱缆索时,驱动滚轮及压紧滚轮的轮面内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围抱缆索的菱形结构,爬缆机器人还包括地面遥控装置。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爬缆机器人攀爬、越障能力差,且无法攀爬直径较小的缆索的问题,满足对缆索的检测、巡视或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需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缆索巡视机器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5329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150772.3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索巡视机器人,包括驱动框和抱缆框,驱动框两侧各设有一对上下布置的圆柱形驱动滚轮,两对驱动滚轮由同一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抱缆框上设有抱缆电机,抱缆电机通过抱缆传动机构与抱缆框内的压紧板连接,压紧板靠近驱动框的一面两侧各设有一对上下布置的圆柱形压紧滚轮,驱动框和抱缆框闭合围抱缆索时,驱动滚轮及压紧滚轮的轮面内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围抱缆索的菱形结构,缆索巡视机器人还包括地面遥控装置,缆索巡视机器人上设有摄像头。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缆索巡视机器人攀爬、越障能力差,且无法攀爬直径较小的缆索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便携式变压器的起吊机的车架

    公开(公告)号:CN10328797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6457.4

    申请日:201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变压器起吊机的车架,包括一底座、一外门架及一内门架。所述底座包括左、右纵向臂、一根跨接在左、右纵向臂的中后部的前横臂和一根跨接在左、右纵向臂的后端的后横臂;所述外门架包括一对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前横臂上的立柱、一根跨接在一对立柱的顶部后侧的门梁及一根跨接在一对立柱的上部后侧的托架;所述内门架包括一对直梁和一根跨接在一对直梁上端的横梁,该内门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门架的一对立柱的内侧面上。本发明的起吊机的车架能在降低起吊机的高度前提下,保持起吊机的起升高度,确保变压器设备运输与吊装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一种负重切换爬缆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525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91662.6

    申请日:2022-03-01

    Inventor: 彭力明 管贻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重切换爬缆检测机器人。一种负重切换爬缆检测机器人,包括负重系统和用于在缆索上移动的攀爬系统,所述的负重系统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攀爬系统的绞车机构,所述的负重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缆索进行表观图像检测的图像系统,所述的负重系统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缆索进行漏磁检测的漏磁系统。本发明不仅在工作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在检测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较高,从而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种棒料翻转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2448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524058.1

    申请日:2020-06-10

    Inventor: 彭力明

    Abstract: 本发明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料翻转装置,包括:安装台,其端部设置有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内活动设置有棒料夹具;顶料组件,其纵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台上,顶料组件上端插入工作空间内;转料组件,其横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台上,转料组件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下压组件,其纵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台上,下压组件下端插入至工作空间内且位于棒料上方;第一凸轮,顶料组件、下压组件以及转料组件均与第一凸轮连接,当第一凸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下压组件向下移动、顶料组件向上移动以及转料组件向前移动;第二凸轮,第二凸轮与旋转轴连接,当第二凸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轴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方便对小型棒料进行翻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