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9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6537.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B05C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布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其中,涂布模头包括模头组件、第一涂唇、第二涂唇和第二垫片,模头组件上设有输入管,模头组件内开设有二分流管路,输入管连通到二分流管路的输入端,第一涂唇固定在模头组件的下端,第二涂唇固定在模头组件的下端,第一涂唇和第二涂唇左右排布,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一涂唇和第二涂唇之间,第一涂唇、第二涂唇和第二垫片固定相连;第二垫片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延伸到第二垫片的下端,使得第一涂唇和第二涂唇在第二孔处形成第二间隙,第一涂唇内设有第二流道,二分流管路的所有输出端均连通到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连通到第二间隙。此外,涂布设备包括上述的涂布模头。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3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999797.0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9G3/34 , G09G3/36 , G02F1/13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双层液晶显示屏,属于液晶背光控制领域,方法步骤:获取待显示的原始图像;根据原始图像获取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分割原始图像,得到第二背光信号和第二遮光信号;利用第二遮光信号控制中层液晶面板的开闭状态;利用第二背光信号控制miniLED背光面板的发光状态。该方法根据原始图像分割图像,使miniLED背光面板以合适亮度工作,能够降低能耗并减少漏光,再结合中层液晶面板遮蔽多余的光,有效解决了LED背光显示漏光和显示光晕的问题,有利于弥补液晶关闭不完全的问题,减少显示过程中黑色背景和显示部分之间的光晕,使画面光与暗的差别更加明显,提升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678624.8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气元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设备及包括其的电气元件制作系统,涂布设备包括载台、模头组件和真空排气组件,模头组件包括涂头和密封件,涂头相对于载台可移动;涂头内形成有液体容纳腔,真空排气组件与液体容纳腔连通,用于对液体容纳腔抽真空;涂头上开设有连通液体容纳腔的出液口,密封件设置在出液口处,且相对于涂头可移动,以使密封件密封出液口,或者对出液口解除密封,从而能够通过真空压强将涂布材料内部的气泡脱出并排出液体容纳腔,实现了在通过涂头进行涂布之前在涂头中就对涂布材料进行了脱泡,因此大大减少了涂布过程中膜层内出现气泡的概率,进一步提升了涂布的效果,保证了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999797.0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9G3/34 , G09G3/36 , G02F1/13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双层液晶显示屏,属于液晶背光控制领域,方法步骤:获取待显示的原始图像;根据原始图像获取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分割原始图像,得到第二背光信号和第二遮光信号;利用第二遮光信号控制中层液晶面板的开闭状态;利用第二背光信号控制miniLED背光面板的发光状态。该方法根据原始图像分割图像,使miniLED背光面板以合适亮度工作,能够降低能耗并减少漏光,再结合中层液晶面板遮蔽多余的光,有效解决了LED背光显示漏光和显示光晕的问题,有利于弥补液晶关闭不完全的问题,减少显示过程中黑色背景和显示部分之间的光晕,使画面光与暗的差别更加明显,提升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7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86536.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H01J37/32 , H01L21/67 , C23C16/455 , C23C1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狭缝式气体供给装置和镀膜设备。狭缝式气体供给装置,其包括供气设备、第一分流管和第一扩散器,所述第一分流管设有均连通到第一分流管内的第一气体入口和多个第一喷孔,所述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供气设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扩散器内设有第一匀气空间,所有的所述第一喷孔和所述第一匀气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扩散器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匀气空间的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匀气空间中的气体。通过在点线状的出气口侧加装狭缝扩散器,提升放出气体的均匀性,精准地向工件提供均匀分布的工艺气体,避免了工艺气体的无效扩散,并节约真空腔室内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6536.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H01J37/32 , H01L21/67 , C23C16/455 , C23C1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狭缝式气体供给装置和镀膜设备。狭缝式气体供给装置,其包括供气设备、第一分流管和第一扩散器,所述第一分流管设有均连通到第一分流管内的第一气体入口和多个第一喷孔,所述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供气设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扩散器内设有第一匀气空间,所有的所述第一喷孔和所述第一匀气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扩散器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匀气空间的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匀气空间中的气体。通过在点线状的出气口侧加装狭缝扩散器,提升放出气体的均匀性,精准地向工件提供均匀分布的工艺气体,避免了工艺气体的无效扩散,并节约真空腔室内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7983.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H01L21/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电子器件图案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疏水膜液体材料涂布在基板上并进行硬化处理,形成疏水层干膜;采用激光刻蚀方法在疏水层干膜上刻出器件所需高精度图案的初始沟槽;采用等离子体对初始沟槽进行深度清洁处理,得到精密沟槽;在精密沟槽内用喷墨打印方法注入墨水材料,将墨水材料中的墨水烘干,在基板上生成高精度器件膜层图案;重复上述步骤在基板上完成多层高精度器件膜层图案的制备,制得高精度电子器件图案。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度电子器件图案的制作方法不受墨水材料注入的喷墨打印工艺精度的限制,只需采用现有高分辨率的激光刻蚀技术便可实现10μm以下高精度电子器件图案的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1539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31115.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H01L33/00 , H01L33/38 , H01L27/15 , H01L29/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EMT驱动MicroLED一体化背板及其制作方法,属于MicroLED领域,方法步骤包括,在衬底上生长HEMT外延结构,在HEMT外延结构上依次生长三种单色LED外延结构,得到外延片,刻蚀至衬底对外延片分区,沉积钝化层,刻蚀通孔,再沉积导体,以使三个LED区的n‑GaN层相连且连接至一个HEMT区,余下三个HEMT区各与一个LED区的p‑GaN层相连。本发明将HEMT与三色LED器件在外延端集成在单一衬底上,可以回避因复杂的封装和键合工艺造成的寄生参数的影响,可以绕开繁琐的巨量转移及巨量转移后的检测工序,对突破Micro‑LED面板产业化瓶颈有一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46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6080.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无接触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待测试显示面板,其包括有源驱动Micro‑LED阵列;无接触充电组件,用于为有源驱动Micro‑LED阵列充电;感光阵列,用于采集有源驱动Micro‑LED阵列的发光信息;控制器,与无接触充电组件和感光阵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无接触充电组件为有源驱动Micro‑LED阵列充电,还用于根据发光信息检测待测试显示面板是否存在显示缺陷;该系统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由于检测组件需要与待测试显示面板上的焊盘和导线接触而导致损坏待测试显示面板上的焊盘、焊点和导线等意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8973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眼镜视觉亮度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及AR眼镜,属于AR眼镜领域,方法步骤包括:获取AR眼镜左侧环境亮度和右侧环境亮度;获取AR眼镜左侧显示亮度与右侧显示亮度;根据左侧环境亮度和右侧环境亮度计算显示亮度调整量;按显示亮度调整量调高或调低左侧显示亮度与右侧显示亮度中的其中一个,该补偿方法能使AR眼镜在光源不均匀的环境中正常使用,针对人的两只眼能分别对环境亮度作适应性调整的特点,根据AR眼镜左右两侧环境光亮度的差异,调节AR眼镜左右两个镜片中的一个的亮度,避免人眼认为其中一侧图像太亮或太暗,避免使用者出现眩晕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