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71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95134.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H04J3/06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移动网络授时方法和系统,包括:电力终端从基站接收物理层信令数据及其时间戳信息;电力终端将物理层信令数据及其时间戳信息发送FPGA模组;FPGA模组基于物理层信令数据及其时间戳信息为电力终端授时;其中,FPGA模组外挂在电力终端的终端基带芯片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为智能终端进行授时,在智能电网中实现低成本,高精度,部署灵活的电力物联网绝对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1080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71803.X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21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数据的质量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该质量评估方法分别基于矢量匹配法和线性相关法从参考样本序列中搜索与待评估数据前的预设长度数据序列匹配的参考数据序列,将每一个参考数据序列的后一个数据的质量标记作为待评估数据的候选质量标记,将相同次数最多的候选质量标记确定为所述待评估数据的质量标记。本发明基于矢量匹配、线性相关性对新能源并网数据进行质量评估,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的新能源病外数据质量的实时评估,评估质量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221878.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30/018 , G06Q50/08 ,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获取待测建筑数据,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通过获取历史建筑基本信息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特征和超参数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获取待测算公共建筑的待测建筑数据,以及电力碳排放值作为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的输入,获取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实现了在缺乏待测算建筑除电能外其他能源活动水平数据的情况下,准确地测算总碳排放值,提高了建筑碳排放确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21878.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50/26 , G06Q50/08 , G06Q10/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获取待测建筑数据,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通过获取历史建筑基本信息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特征和超参数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获取待测算公共建筑的待测建筑数据,以及电力碳排放值作为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的输入,获取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实现了在缺乏待测算建筑除电能外其他能源活动水平数据的情况下,准确地测算总碳排放值,提高了建筑碳排放确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93668.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6/22 , H04L67/12 , G06F16/2457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联网标识解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能源数联网的标识解析方法及装置,包括:当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查询标识请求时,根据查询标识请求中携带的目标标识,进行标识数据解析,得到与目标标识对应的预先放置标识数据的数联网节点;将目标标识对应的数联网节点中放置的标识数据反馈至用户端;预先放置标识数据的数联网节点,放置以放置在数联网节点中的各标识数据被解析时产生的时间总开销最小为最优考虑确定的标识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少节点之间交互的传输时间,提高了标识解析的解析速率和响应速度,降低了访问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114717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295134.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H04J3/06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移动网络授时方法和系统,包括:电力终端从基站接收物理层信令数据及其时间戳信息;电力终端将物理层信令数据及其时间戳信息发送FPGA模组;FPGA模组基于物理层信令数据及其时间戳信息为电力终端授时;其中,FPGA模组外挂在电力终端的终端基带芯片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为智能终端进行授时,在智能电网中实现低成本,高精度,部署灵活的电力物联网绝对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80080.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信号声纹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声信号,将所述声信号重构得到重构声信号;选取所述重构声信号中的一帧作为基准帧;获取至少一个与所述基准帧相邻的相邻帧,得到至少一个所述相邻帧声信号的频率值;对至少一个所述相邻帧声信号的频率值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至少一个频率值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基准帧的频率值;根据所述基准帧的频率值,计算所述基准帧的语音声纹特征参数。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由于帧内语音信号略微时移偏差而导致的频域信号的差异性,使得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根据声信号的频率值,提高了声纹特征提取的稳态性及声纹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8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22865.1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辛锐 , 杨会峰 , 王兆辉 , 康之增 , 姜丹 , 赵小萌 , 卢艳艳 , 彭姣 , 陈曦 , 路欣 , 张贻红 , 李俊妮 , 郝保中 , 张晓宇 , 周春雷 , 宋金伟 , 宣东海 , 李守超 , 张瑜 , 孙亮亮 , 康春婷 , 杨天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低耦合高汇聚易复用的技术架构,包括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及基础设施层,其中,数据服务层及平台服务层与应用服务层及基础设施层相连接,该架构能够实现处理数据的统一,同时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及产品开放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2115.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8 , G06F16/22 , G06F16/2457 , G06F16/25 , G06F16/2458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主体能源数字对象的互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互联方法包括,识别各主体能源数字对象的标识,得到一一对应的能源数字对象本体;根据能源数字对象的元数据信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提取得到不同特征类别的特征数据集合;依据特征数据集合的聚类结果构建能源数字对象的特征类别本体;根据利用能源数字对象本体构建的能源数字对象节点,和利用特征类别本体构建的特征类别节点,形成节点集合;根据标识编码规则建立能源数字对象节点之间的互联关系;根据相似度分析建立能源数字对象节点与特征类别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所述的互联关系和连接关系,建立节点集合之间的拓扑关系形成互联图谱,完成多主体能源数字对象的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94777.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面向乘用车型的电动汽车使用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用以计算电动汽车在使用周期即用户从电动汽车开始使用到报废回收期间的碳排放量。电动汽车的使用周期包括车辆行驶环节、车辆维护环节。基于采集的充电数据,挖掘用户的充电特征,结合百公里电耗、质保周期和质保里程等信息,利用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计算在车辆行驶环节的碳排放量。车辆维护环节涉及到轮胎更换,以及润滑油、刹车剂等车用液体的更换,采用更换部件的单位质量碳排放因子缺省值、更换次数、更换质量等数据,计算车辆维护环节的碳排放量。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使用周期全国电力结构的变化,有效利用了采集的实际充电数据,使得电动汽车在使用周期内碳排放的计算更加准确、合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