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5382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11871.7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整形美容的颌面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焊接有放置板,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绕线轴,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锁固机构,固定座上设有与锁固机构相配合的夹持机构,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与固定座一侧相焊接的固定管,所述绕线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管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两个弹性气囊之间的距离,达到便于对不同患者的颌面部进行夹持定位,满足使用需要,有利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2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224470.6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缺陷模型及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模型包括:GIS外壳、GIS内部导杆、旋转密封板、试验电极和固定把手,GIS外壳设置在GIS内部导杆外部,包括手孔,手孔处设置有GIS法兰;GIS内部导杆与GIS外壳之间填充有绝缘气体;旋转密封板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试验电极与旋转密封板的第一面相连接;固定把手与旋转密封板的第二面相连接,试验电极在试验时伸入GIS外壳内,旋转固定把手带动旋转密封板,将旋转密封板与GIS外壳固定连接,并且密封GIS外壳的手孔。所述GIS设备局部放电缺陷模型可方便地植入GIS设备内部,并可随时更换、易于实施,可便捷地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3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99048.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辛伟峰 , 寇晓适 , 黄小川 , 宋伟 , 詹振宇 , 董曼玲 , 张嘉涛 , 张卓 , 廖卉莲 , 郭凯 , 褚云 , 马云瑞 , 李军浩 , 韩旭涛 , 任明 , 王志刚 , 马德英 , 付海金 , 陈泰羽 , 郭磊
IPC: G06F18/241 , G01R31/12 , G06F18/213 , G06F17/18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IS缺陷类型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GIS的缺陷类型诊断方法,在实际使用时,本发明通过两种测量方式来获取GIS的n组原始波形数据,并通过n组原始波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局部放电信号脉冲序列,接着通过分别计算两种测量方式对应的两个局部放电信号脉冲序列的特征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通过对不同特征值的相关系数进行分析,从而在能准确的检测出GIS故障的基础上还能准确检测出GIS的故障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594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6506.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双极板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极板本体;所述极板本体的表面布设有冷却流场流道,所述冷却流场流道的入口与冷媒入口相连,所述冷却流场流道的出口与冷媒出口相连;其中,所述冷却流场流道从上到下划分为第一流道区、第二流道区及第三流道区;所述第一流道区内沿所述极板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蛇形排布的第一流道簇,所述第二流道区内沿所述极板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蛇形排布的第二流道簇,所述第三流道区内沿所述极板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蛇形排布的第三流道簇;本发明有效减小了总体局部压降损失;同时,避免从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温度单调增大的现象,可有效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进而确保了燃料电池性能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6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9061.0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28 , G16C10/00 , G16C20/7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三维物理场的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燃料电池随机工况的可变输入参数;将所述待预测燃料电池随机工况的可变输入参数,作为预设的燃料电池三维多物理场的数字孪生模型的输入,输出得到三维多物理场的数字孪生结果,即得到待预测燃料电池三维多物理场的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在给定燃料电池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燃料电池内三维多物理场的快速准确预测,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线控制场景下多物理场预测的需求;其中,基于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实现燃料电池内三维多物理场的快速准确预测,并对任意随机工况下的权系数展开预测,预测效率和预测结果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4041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9302.7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形美容用注射装置,包括一侧为开口设置的针筒,所述针筒的另一侧连通并固定有出液头,出液头上插套有针头,所述针筒上设有推药机构以及与推药机构相配合的补药机构,所述推药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套设在针筒内的活塞板,活塞板远离针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延伸至针筒外并固定连接有推头,所述推杆上滑动套设有圆铁片,且圆铁片靠近针筒的一侧与针筒磁吸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药剂推出注入人员体内,便于注入完成后不需要拔插针头便可以自动补药,降低因拔插补药造成的患者痛苦和损伤,且便于取出活塞板,使得人员能够对针筒内进行清洗,有利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30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615461.3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热单元,至少包括单层封闭壳体。其中,封闭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换热面和非换热面,泡沫骨架填充在其内部空间中。相变介质均匀分布在泡沫骨架的空隙中,与泡沫骨架形成复合材料,以获得比单纯相变介质更高的导热系数。超声波发生装置发出超声波,诱导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振动颗粒产生振动,将液态相变介质的流态由自然对流或纯导热转化为强制对流,同时利用超声波的空化和声流效应提高液态相变介质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采用本发明储热单元的设备可显著提高单位体积储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73901.0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绝缘界面晶体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观测方法及观测设备。所述观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平行压合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以获得待观测件;将待观测件放置于温控器件,并控制温控器件按照预设温控参数对待观测件进行温控,以使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完成结晶过程;提供偏光显微镜,将偏光显微镜调至偏振光模式;通过偏光显微镜在温控过程中观察第一绝缘片与第二绝缘片相接界面的结晶形态。所述观测方法能够实现对两绝缘片相接界面结晶形态的动态观测,观测结果清晰,且操作步骤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977683.6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8/026 , H01M8/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EMFC的阴极流场板、双极板及PEMFC,包括阴极流场板本体;若干气体流道间隔平行设置在阴极流场板本体的其中一个表面,若干冷却水流道间隔平行设置在阴极流场板本体的另一个表面;气体流道与冷却水流道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气体流道的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呈周期性变化;气体流道的每个截面积变化周期内,包括依次连通的突缩段、突扩段及气体直流段;相邻突缩段与突扩段的连接处形成气体流道咽喉,相邻气体流道上的气体流道咽喉交错设置;本发明通过周期性的气体流道咽喉,有效强化了对流传质性能;将相邻气体流道上的气体流道咽喉交错设置,有利于脊下多孔介质内积水的排出,有效提高了电池的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939598.0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R31/378 , G01R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三个磁场采集单元,三个磁场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数据传输模块的一端连接,数据传输模块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三个磁场采集单元均与燃料电池的MEA同平面设置,其中两个磁场采集单元分别设置在燃料电池的两侧;剩余一个磁场采集单元设置在燃料电池的端部,且远离燃料电池的进气端设置;本发明通过在燃料电池的两侧及端部分别设置磁场采集单元,利用磁场采集单元获取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之后利用计算机根据获取的磁场强度计算得到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结果;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电源,无需对燃料电池进行改造;利用电磁反演算法计算得到的电流密度分布结果精度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