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移动端支付购电反欺诈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83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844883.3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欺诈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移动端支付购电反欺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图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坐标;判断所述第一脸部图像与移动终端保存的已注册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移动至第二位置坐标,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脸部图像;若匹配,则所述终端确认对用户认证通过,在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将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与空间位置坐标进行对应,通过移动终端中的生物探针传感器来记录移动终端空间位置坐标的变化轨迹,从而对认证时的欺诈行为进行有效防控。

    一种购电平台支付端的交易安全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31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082498.6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上支付风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购电平台支付端的交易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在服务前端触发缴费请求,服务后端采集请求用户信息并在对当下支付风险评估通过后生成订单,触发服务前端生成确认支付请求;服务后端接收确认支付请求后生成待支付订单;支付平台接收待支付订单,采集确认支付相关信息并将采集的确认支付相关信息发送至服务后端;服务后端根据支付端采集的信息和服务后端采集的信息合并处理以评估交易风险,支付平台根据接收的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完成待支付订单。本发明中支付平台与服务端协作沟通,构建多个风控模型,对服务端和支付平台端采集的信息整合处理,实现对支付端联合风控,保护支付端交易安全。

    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移动端支付购电反欺诈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830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4883.3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欺诈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移动端支付购电反欺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图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坐标;判断所述第一脸部图像与移动终端保存的已注册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移动至第二位置坐标,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脸部图像;若匹配,则所述终端确认对用户认证通过,在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将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与空间位置坐标进行对应,通过移动终端中的生物探针传感器来记录移动终端空间位置坐标的变化轨迹,从而对认证时的欺诈行为进行有效防控。

    一种面向网上国网业务能力的API封装编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97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20987.1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网上国网业务能力的API封装编排方法,属于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系统保存每个服务能力的接口地址,访问路径,接着,服务端的网关向客户端暴露统一的访问路径,然后,客户端在请求中输入能力的编码,系统根据编码查询到对应的能力接口,最后,系统根据接口的地址创建对应的请求,将请求发送给对应的能力服务,统一的接入SDK集成了加解密,网关访问负载均衡的细节,简化了接入方的开发流程,屏蔽了能力访问API的真实路径,提升了安全性,在网上国网中台能力地址发生变更的时候,第三方应用无需修改代码可以继续按照原有的方式访问这些业务能力,功能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有利于提升第三方服务的开发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