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输入和高压交流输出的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001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696296.X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宽输入和高压交流输出的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属于光伏逆变器领域。它包括输入端、中间支撑端和尾部端,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A0、第二输入端B0和第三输入端C0,中间支撑端包括第一中间支撑端A1~An‑1、第二中间支撑端B1~Bn‑1和第三中间支撑端C1~Cn‑1,尾部端包括第一尾部端An、第二尾部端Bn和第三尾部端Cn,第一输入端A0与A相输出线相连,第二输入端B0与B相输出线相连,第三输入端C0与C相输出线相连,第一输入端A0、第一中间支撑端A1~An‑1和第一尾部端An依次相连,第二输入端B0、第二中间支撑端B1~Bn‑1和第二尾部端Bn依次相连,第三输入端C0、第三中间支撑端C1~Cn‑1和第三尾部端Cn依次相连。它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9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26660.2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滑模观测器估算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信息时,会出现高频抖振、噪声、相位延迟等问题。本发明包括滑模观测器,用以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和角速度,进而得到转速;模糊PID控制器,包括模糊推理模块和PID模块,所述模糊推理模块以所述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偏差和偏差的变化值作为输入,经模糊推理得到PID模块的系数Kp、Ki和Kd,所述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偏差作为PID模块的输入,得到电流给定值本发明能精确地估算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信息,具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控制系统中的抖振。

    一种新型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4944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41608.7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包含驱动电路和硬件死区电路。驱动电路由带有磁隔离装置的驱动拓扑结构以及去饱和检测电路构成;硬件死区电路通过RC滤波电路与逻辑门电路产生硬件死区,在程序出现错误时,通过硬件也能实现死区信号,提高了可靠性。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驱动安全、防止桥臂串扰、集成度高以及提高功率密度等优点,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损耗,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

    新型不等面积的扁线绕组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785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14571.1

    申请日:2022-05-12

    Inventor: 蔡蔚 杜凯扬 谢颖

    Abstract: 新型不等面积的扁线绕组永磁电机,属于交流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扁线电机定子绕组高频工况时交流损耗过高,在制造的过程中存在发卡跳线和焊接时易破坏绝缘漆膜的问题。它包括: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和定子齿部,定子轭部和定子齿部之间的间隙构成定子铁芯槽。第一种:定子绕组包括两个大面积扁线绕组和两个双股扁线绕组,大面积扁线绕组和双股扁线绕组均置于定子铁芯槽内;定子铁芯槽为矩形;大面积扁线绕组之间串联连接,双股扁线绕组之间并联连接;另一种:定子绕组包括多个梯形扁线绕组,定子铁芯槽为梯形,槽底为长边,且梯形扁线绕组置于定子铁芯槽内,梯形扁线绕组靠近定子铁芯槽的槽底一侧为长边。本发明用于扁线绕组永磁电机,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96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10299.2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扁线电机的冷却方式,要增加冷却油的入口流量以达到冷却需求,这会增加油泵的功率消耗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转轴沿其轴向设有轴内通道,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扇叶,扇叶内部设有与轴内通道连通的扇叶冷却液通道,转轴沿其径向还设有多个转轴甩油通道,机壳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螺旋通道,机壳的内圆周面上开有两条沿轴向设置的冷却液通道和空气通道,前端盖内部开有盖内通道,后端盖内部开有冷却液出口。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转子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14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01297.7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转子,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转子是由转子盘、永磁体、护套和轴向固定件组合而成,所述转子盘上开设有转轴孔、散热孔和永磁体固定槽,并且转子盘是采用软磁复合材料,利用模压工艺制作而成的一体化部件,制作工艺简单、制作误差偏向小。所述永磁体固定槽上设置有T型限位齿和周向限位槽,方便永磁体插入和限位,并利用所述护套和轴向固定件对永磁体径向和轴向进行固定,防止在电机高速旋转时,永磁体发生松动和滑落,大大提高永磁体的牢固性。

    一种电机绕组结构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51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30064.4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一种电机绕组结构,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机的油冷冷却方式受温升限制要求,冷却结构难以进一步提高电机绕组的均匀冷却效果,造成电机温升分布不均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绕组结构,电机绕组结构为换位绕组,电机绕组结构的端部沿轴向呈阶梯结构,且位于槽底的绕组端部低于位于槽顶的绕组端部。本发明端部呈阶梯形结构,增加了冷却油液在绕组上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冷却油液在端部绕组上均匀流动,间接增加热交换,提升冷却介质对绕组结构的冷却效果,从而实现端部绕组温差较小,进一步提高电机绕组散热能力。并且,端部阶梯形绕组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电机内部空间的安装要求。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6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540277.2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转子分步斜极方法,未注意斜极角优化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忽略了对总径向力的削弱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基于总径向力和总弯矩的解析模型,确定了不同斜极方式对振动的影响,并确定了每种斜极方式的电机模型,在这些电机模型中选定平均电磁转矩损失和振动加速度幅值均较小的模型作为最优电机模型,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