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9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99425.7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几何尺寸的离心式压气机机匣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蜗壳、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叶轮安装在蜗壳里,压气机叶轮上沿其自身周向分别安装有主叶片和分流叶片,蜗壳里开有环形的气体控制槽,气体控制槽里固定有回流环,回流环与气体控制槽的左侧、右侧、外侧三个方向的蜗壳内壁分别形成回流槽、吸气槽、回流通道,回流槽、回流通道、吸气槽之间依次连通,吸气槽位于主叶片前缘和分流叶片前缘之间,主叶片前缘与蜗壳端部之间形成压气机进气道,压气机进气道里设置可沿其移动的滑动套筒。本发明可以改变引气再循环结构的回流量,以达到优化压气机全工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47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08007.5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5/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柴油机进气道增湿装置,包括控制水箱、蒸汽生成器、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器,蒸汽生成器里安装加热管道,废气经第一涡轮后进入蒸汽生成器的加热管道,加热管道通过三通电磁阀分别与第二涡轮以及大气相连,第二涡轮连通大气,控制水箱连接蒸汽生成器并向蒸汽生成器里注水,第一压气机与柴油机气缸间的进气管上安装文丘里管,蒸汽生成器里的水经加热管道里的废气加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第二压气机后进入文丘里管,进而喷入进气管。本发明实现了柴油机增压进气与增压水蒸汽在进气道的混合,从而完成掺水燃烧,提高了源的利用率的同时,又可以大幅度降低柴油机NOX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0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89843.9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联焰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壳体、火焰筒、引焰管、点火器、火花塞系统、启动燃料系统、主燃料喷嘴、主燃料系统和联焰判断系统,四个火焰筒安装在试验壳体内部,相互之间通过联焰管插接相连,主燃料喷嘴插接在火焰筒进口且与主燃料系统相连,点火器固定在试验壳体安装座上,并与启动燃料系统和火花塞相连;试验壳体上装有四个火焰探测器和四支总温探针并信号传输至中控计算机,通过联焰判断系统即可验证燃烧室整套火焰筒的联焰特性。本发明试验装置大幅降低了燃烧室研制投入及试验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同时验证结果可靠,安全冗余度高,有效规避了联焰失败风险,工程实用性强,可推广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176387.9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柔性电动复合涡轮增压系统,包括发动机、涡轮、压气机、电动机/发电机,发动机分别连通进气管和排气管,压气机通过中冷器连接进气管,涡轮连接排气管,涡轮转轴一端与压气机转轴通过第一液力耦合器相连,涡轮转轴另一端与电动机/发电机通过第二液力耦合器相连,电动机/发电机与发动机曲轴通过第三液力耦合器相连,电动机/发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池组,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液力耦合器、第二液力耦合器和第三液力耦合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改善低工况,优化高工况,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低全工况燃油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0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835453.4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喷油规律重油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伺服油箱、燃油箱、伺服油泵、伺服油共轨管、燃油泵、燃油共轨管、电控喷油器。伺服油箱中的伺服油经过伺服油滤清器的过滤后被伺服油泵通过高压伺服油管送入伺服油共轨管中。伺服油共轨管具有蓄积伺服油压力和平抑管内伺服油压力波动的作用,并负责将伺服油分配到电控喷油器内。由伺服油驱动增压活塞、控制滑阀和液力补偿活塞组件。实现对燃油进行进一步增压和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油箱中的燃油经过滤清器的过滤后被高压燃油泵送入到燃油共轨管中。燃油共轨管具有蓄积燃油压力和平抑管内燃油压力波动的作用,并负责将燃油分配到每个喷油器的盛油槽和控制腔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9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96612.9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007 , F02B29/04 , F02D2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状态两级相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低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出口与一级中冷器入口连接;一级中冷器出口与高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入口连接;高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出口与二级中冷器入口连接;二级中冷器出口与柴油机进气管道连接;柴油机排气管道与高压级增压器涡轮入口相连接;高压级增压器涡轮出口与低压级增压器涡轮入口连接;低压级增压器涡轮出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本发明对现有柴油机增压系统进行了改进,根据柴油机的工况对相应的阀门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增压器的切入切出,实现对增压压力的控制;能有效提高柴油机效率和降低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56982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147148.7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柔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柴油机、废气涡轮、压气机,废气涡轮通过排气管连接柴油机,压气机通过进气管连接柴油机,废气涡轮和压气机之间通过液力耦合器相连,进气管上安装中冷器,排气管上支出连通大气的废气控制管,废气控制管上安装废气控制阀,中冷器和压气机之间的进气管上支出连通大气的空气控制管,空气控制管上安装空气控制阀,压气机出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废气涡轮与液力耦合器连接的轴上安装转速传感器。本发明可以实现低工况下的大扭矩输出,高工况下转速保护,提高整机的效率以及降低全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205370749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30688.2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007 , F02B37/12 , F02B37/16 , F02B3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柴油机顺序增压结构及增压方法,包括A列气缸、B列气缸、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器,在第一涡轮与排气连通管之间的A列排气管上安装基本三通阀,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排气连通管,基本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一涡轮,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通大气,在第二压气机与进气连通管之间的B列进气管上安装受控三通阀,受控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进气连通管,受控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二压气机,受控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通大气。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工况下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提高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运行范围和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349511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030756.5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压柴油机多模式切换增压结构,包括A列气缸、B列气缸、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器,第一压气机的入口处设置第一电动三通阀,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大气相通,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一旁通管相连,第一涡轮的出口处设置第二电动三通阀,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大气相通,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旁通管相连,第二涡轮入口处的B列排气管上设置第三电动三通阀,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排气连通管相连,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旁通管相连。本实用新型有效覆盖了低、中、高所有工况,扩大了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运行范围,有助于提高涡轮增压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349509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030704.8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007 , F02B37/12 , F02B37/16 , F02B3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柴油机复合相继增压结构,包括A列气缸、B列气缸、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器,在第一涡轮和排气连通管之间的A列排气管上安装基本三通阀,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排气连通管,基本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一涡轮,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接进排气旁通管,在第二压气机和进气连通管之间的B列进气管上安装受控三通阀,受控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进气连通管,受控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二压气机,受控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接进排气旁通管。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涡轮增压器的流量范围和工作效率,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柴油机的运行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