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及其应用以及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75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26144.3

    申请日:2016-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及其应用以及筛选方法,该细菌为ZXY-2,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937,保藏日期为2015年6月1日。本发明细菌能够以阿特拉津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其可以使初始浓度为100mg/L的阿特拉津在14h内完全降解。菌株Arthrobacter sp. ZXY-2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的生长pH为8.0-9.0,最适的生长摇床转速为100-200r/min。该细菌可应用于阿特拉津农药污染的快速修复。

    一株具有降解氨氮及总氮的细菌及其应用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5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555117.0

    申请日:2015-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株具有降解氨氮及总氮的细菌及其应用和处理方法,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于2015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936。本发明细菌(Pseudomonas sp.ZXY-1)是从吉林化工有限公司农药厂受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该细菌可以以氯化铵作为氮源生长,具有降解氨氮的能力并且在好氧反硝化培养基中具有降解总氮的能力,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在氨氮培养基中24小时氨氮降解率即可达98%,在好氧反硝化培养基中经测得总氮降解率可达75%。经过验证,该菌株对模拟农田废水中的氨氮及总氮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该菌株适用于农田废水中氨氮及总氮的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357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5467.5

    申请日:2013-05-29

    Abstract: 一种植被混凝土,属生态恢复工程领域,包括位于底部的基层混凝土和位于顶部的面层混凝土,基层混凝土由植被混凝土基质材料喷涂而成,面层混凝土由植被混凝土基质材料混合草种喷涂而成,所述的植被混凝土基质材料的成份是:生植土、水泥、有机质、砼绿化添加剂和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以质量比为75-85%、6-12%、2-5%、2-5%、2-5%配伍,解决了现有植被混凝土技术条件下,植被生长受基质材料胁迫、养护过程中植被容易退化的问题以及强化植被混凝土技术应用于缓冲带时的截污能力。

    一种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及其菌丝球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6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51525.3

    申请日:2021-11-30

    Inventor: 王立 曹雨晴 马放

    Abstract: 一种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及其菌丝球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它为了解决磺胺类抗生素生物去除法中功能菌流失、磺胺类抗生素对功能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强和降解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是2021年7月7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457。本发明将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菌丝球用于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白囊耙齿菌菌丝球在水体中能够利用磺胺二甲基嘧啶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代谢和繁殖,无需额外添加碳源,短时间内可达到较高去除效率。

    基于磁负刚度结构的超低频空气弹簧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347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6301.4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基于磁负刚度结构的超低频空气弹簧隔振器属于精密隔振技术领域,包括双腔室空气弹簧隔振器和磁负刚度结构,磁负刚度结构同轴嵌套在双腔室空气弹簧隔振器的主气室内,主气室的底部设置环形橡胶垫,主气室与附加气室之间均匀设置2~10个节流孔;磁负刚度结构由内定磁环、上动磁环、下动磁环、外定磁环同轴嵌套构成,上动磁环与下动磁环关于内定磁环的轴向高度中心对称布置、沿径向反向磁化,内定磁环与外定磁环的轴向高度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沿轴向反向磁化;本发明固有频率低,阻尼系数大,集成度及稳定性高。

    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的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59505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10338985.8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的培养基,它涉及一种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培养基。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培养节杆菌Arthrobacter sp.ZXY‑2所用的组成成分种类多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的培养基由蔗糖和Na2HPO4·12H2O溶于蒸馏水制成。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50mg/L。所述培养基培养条件为pH 9,温度34.04℃,接菌量10%(v/v),摇床转速150r/min。本发明的培养基只有两种成分。应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养细菌ZXY‑2,4h内可完全降解初始浓度50mg/L的阿特拉津,细胞密度可达2×108CFU/ml,降解效率达12.73mg·L‑1·h‑1。

    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07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2945.6

    申请日:2018-09-05

    Inventor: 王立 王玉姣 马放

    Abstract: 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属于环境和材料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生物炭改性方法需使用化学药剂,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是将生物质原料置于pH=5.5~6.5的缓冲液中,通过向缓冲液中加入多酚氧化酶进行酶促发酵反应,再经限氧烧制或无氧烧制而成。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水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生物炭具有较为发达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相比未改性生物炭都有显著的提高。该改性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具有周期短、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等优点,与传统生物炭改性方法相比几乎不添加化学药剂,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有效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绿色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7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70801.0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一种有效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绿色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环境功能性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生物炭修饰后复合材料方法繁琐、原料昂贵同时改性或修饰后的材料仍具有一定的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等技术问题。方法:1、生物质废弃物预处理;2、生物质向生物炭的热转化;3、生物炭与三价铁在液相中混合培养;4、利用液相沉积法将悬浮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负载纳米零价铁的碳材料,冲洗,抽滤,烘干得到绿色复合纳米磁性材料。本发明用于去除环境中重金属。在短时间内,对环境中常见的6种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去除效率达95%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磁性,利于回收利用。

    多功能生态净化墙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4826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30907.3

    申请日:2016-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C02F3/32

    Abstract: 多功能生态净化墙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地表自然水体水质普遍超标而自净能力低下的问题。该生态净化墙系统以支撑梁作为骨架通过铁丝网围成,在墙体的底部间隔平行设置有第一层铁丝网和第二层铁丝网,在第一层铁丝网与墙底铁丝网之间填充有卵砾石,在第一层铁丝网与第二层铁丝网之间形成沉水植物和浮石区,在墙体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挺水植物模块,在沉水植物定植区与挺水植物功能区之间为生物飘带区,在生物飘带区中均匀悬挂有多个飘带。本发明由多种生物组分和功能单元形成立体式生物净化墙系统,充分发挥多介质和多生物组分净化水体功能,实现污染水体的快速原位净化,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的恢复。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0580403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87428.0

    申请日:2016-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3/00

    Abstract: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本发明属于农业清洁生产和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农田退水中污染物量大,直接进入自然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该农田生态退水沟渠由快排渠、净化渠、半混凝护堤、渗滤坝和生态驳岸组成,在该沟渠的渠底中部设置有渗滤坝,在半混凝护堤与渗滤坝之间形成快排渠,在生态驳岸与渗滤坝之间形成下沉式净化渠,渗滤坝位于净化渠中,净化渠的渠底上也种植有水生植物,其中渗滤坝是通过铁丝网固定在树桩上而成,在渗滤坝的坝顶栽种有水生植物。本发明多功能农田生态退水沟渠可保证沟渠的排水能力,同时还可净化退水、蓄纳盈余水资源,实现对农田退水的减污减量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