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真空环境下抑制电磁冲击力的接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1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9366.3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一种高真空环境下抑制电磁冲击力的接线方法,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为:(1)脉冲功率电源同轴电缆传输;(2)汇流盘汇流;(3)同轴电缆内外芯分离;(4)与真空舱壁上的一组高压密封电极连接;(5)负载线圈输入输出两个端口之间的距离较近时,使用同轴电缆转接器连接高压密封电极;(6)与负载线圈的输入输出端口处的接线器连接;(7)与负载线圈连接;(8)负载线圈输入输出两个端口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使用增距转接器连接高压密封电极;(9)增距转接器通过两个单芯电缆与负载的输入输出端连接。使用该接线方法,能够抑制脉冲功率电源在真空舱内传输路径产生的电磁冲击力。

    一种用于高真空高电压条件下的随动线圈接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21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49866.6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真空高电压条件下的随动线圈接线装置,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装置。为了解决真空舱外的脉冲功率电源与真空舱内的两个磁镜场线圈的需要可靠绝缘连接,且需要满足两个磁镜场线圈串联连接的方式,同时连接线路需要跟随单独两个磁镜场线圈进行运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上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和导向柱。上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通过串联同轴电缆与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连接,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通过输出同轴电缆与真空舱外脉冲功率电源连接,上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和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能够沿着导向柱的径向方向进行运动。本发明适用于高真空高电压条件下的随动线圈接线场合。

    一种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61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8500.9

    申请日:2022-01-13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装置,是为了解决真空舱外部的脉冲功率电源的输出同轴电缆在经过真空舱壁的接线器时进行了内外芯分离,而进入舱内后脉冲功率电源的输出媒介需要再继续转换为同轴电缆的问题。它通过使用该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能够将舱外脉冲功率电源输出电缆已经分离的内外芯传输电流线路在舱内重新合并为同轴电缆的传输形式,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传输脉冲大电流从而减小其对单根同轴电缆的冲击影响,本发明适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场合。

    磁探针探测器与采集系统之间通路的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39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6597.3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磁探针探测器与采集系统之间通路的故障检测方法,涉及磁探针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磁探针探测器至其采集系统之间由于线路多、接点多的特点,导致容易出错且错误位置不易排查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磁探针探测器与采集系统之间通路的故障检测方法,通过通路上本底噪声参数的特性能够判断通路是否正常,实现通路故障的检测。进一步的,在判断出存在故障之后,还能够根据本底噪声参数的特性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定位。

    一种6.4GHz的功率可调脉冲输出固态微波源及微波输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5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11642.1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一种6.4GHz的功率可调脉冲输出固态微波源及微波输出方法,涉及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领域。微波锁相功率源模块中本振发出,经过开关,并通过功分器分为144路信号,进入支路驱动级功放模块,信号经过可调衰减器、一级功放、二级功放进入耦合器,信号先进入9合1径向合路器合并,再进入8合1径向合路器合并,最后进入2合1径向合路器合并并输出。9合1径向合路器、8合1径向合路器和2合1径向合路器与外围电路15相连。本发明满足当前对工作频率高、输出功率大、功率可调、成本低廉、运行可靠、故障率较低、可维护性好的微波源的需求。

    一种行星际磁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6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43462.5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一种行星际磁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真空室以及真空室内设置的模拟行星际磁场的线圈、模拟太阳风等离子体的线圈、模拟地球磁场的线圈、模拟地球磁层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源;模拟行星际磁场的线圈由一组圆环形的线圈组成;模拟太阳风等离子体的线圈由一组圆环螺旋形线圈组成;模拟地球磁场的线圈呈圆环形,在线圈的外部产生趋近于理想偶极磁场的磁场,以模拟地球的偶极磁场;模拟地球磁层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源用于产生模拟地球磁层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本发明较为充分地模拟了行星际磁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大尺度特征,满足了物理相似定标关系。

    一种地球磁层极尖区磁场结构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6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43460.6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一种地球磁层极尖区磁场结构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真空室以及真空室内设置的一组模拟行星际磁场的组件、一个模拟地球偶极磁场的线圈和模拟地球磁层极尖区磁场的上磁控线圈组和下磁控线圈组,模拟地球磁层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源、模拟太阳风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源。本发明通过采用直线型或平板型的上下磁控线圈组模拟地球磁层极尖区的磁场结构,解决了现有磁层顶非对称磁重联模拟装置无法模拟磁层极尖区和等离子体沿着磁力线向极尖区运动的问题,使得对地球磁层大尺度三维结构的地面模拟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一种高真空条件下磁体强电磁冲击力的穿舱卸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24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5637.1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一种高真空条件下磁体强电磁冲击力的穿舱卸载装置,属于脉冲磁体技术领域。所述舱外支撑座的下端设有多个地脚螺栓,舱外支撑座的上端与多个支撑转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转接件的上端均设有卸载机构,多个所述卸载机构的上端均与真空室连接。本发明通过舱内支撑座、穿舱连接柱和舱外支撑座实现了对大型脉冲磁体在高真空条件下的支撑;通过穿舱连接柱将高真空条件下脉冲磁体承受的强电磁冲击力卸载掉,防止了强电磁冲击力导致的真空室变形;通过设置在穿舱连接柱外部的波纹管,实现了高真空条件下脉冲磁体支撑机构穿舱的可靠密封。

    一种用于连接高功率脉冲电源与多个负载的高压接线盘

    公开(公告)号:CN1155487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85942.2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接高功率脉冲电源与多个负载的高压接线盘,涉及高功率脉冲电源的接线领域,是为了解决大型真空舱内且含有数个直线型子线圈的负载与真空舱外通过同轴电缆进行电流传输的高功率脉冲电源之间的可靠连接、在高压大电流条件下的绝缘、以及同轴电缆与线圈引线的连接结构需要满足连接位置的较小空间的限制问题.该高压接线盘包括:主板、约束带、转接器隔板、固定板、电极盖板、电极组件、连接支架和绝缘隔板。以上部件除电极组件外均为绝缘材料,主板、固定板、电极盖板将电极组件包覆在其中,电极组件用来连接同轴电缆和线圈的输入输出端引线,本发明适用于连接高功率脉冲电源与多个负载。

    基于IPv6与消息队列的复杂电磁数据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350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922817.X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v6与消息队列的高时效性数据运转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消息队列集群,其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用嵌入式设备加载IPv6网卡,在设备上缓存采集数据,并打包数据后通过消息队列协议发送数据包至消息队列集群中;所述消息队列集群采用集群模式提供相关的发布/订阅功能,将数据以微秒级的速度转发给需要的实验平台。本发明采用嵌入式即插即用装置与消息队列相结合,以此达成实验过程对数据微秒级获取的实际要求。本发明解决了数据采集需求中μs级的数据转发问题,从而充分的保证了实验数据的时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