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钛合金材料对接的电流辅助热场搅拌摩擦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037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294909.8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钛合金材料对接的电流辅助热场搅拌摩擦焊方法,属于材料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焊接方法在制造Ti‑Al基合金等复杂形状热端薄壳构件时高温使用状态下焊缝组织不稳定,材料室温塑性低导致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电流辅助加热的方法使待焊接母料表面更快达到材料的塑性变形温度,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搅拌头达到较高温度时产生的剧烈磨损,获得成形良好、力学性能优良的焊缝。此外,本发明在焊接后还可以通过电流辅助加热实现焊缝的局部去应力退火,降低焊缝残余应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接头承载服役性能,实现焊接‑去应力退火一体化制造工艺。

    一种控制构件壁厚均匀性等温热拉深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59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98514.X

    申请日:2019-05-14

    Inventor: 卢振 苏畅 蒋少松

    Abstract: 一种控制构件壁厚均匀性等温热拉深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本发明涉及控制构件壁厚均匀性等温热拉深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热拉深工艺方法中由于底部减薄严重,坯料变形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热成形压力机、模具和气体冷却器,其中模具包括模板、固定板、进气管、出气管、凸模和凹模。方法:一、将模具安装在热成形压力机上;二、加热,放入板料,保温,通入冷却气体,进行拉深成形,保压;三、开模,冷却至室温,检验验收。本发明通过上凸模的气道将循环氦气通入凸模中空结构腔里降低上模具温度,减少板材与上凸模接触部分的变形度,增加板材底部圆弧处的厚度,实现成形件的均匀变形。本发明用于制备板材零件。

    一种采用金属箔材/薄板制造空间可展开舱段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623858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832349.0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一种采用金属箔材/薄板制造空间可展开舱段的模具,以解决现有空间可展开结构为树脂基材料,这类材料抗空间射线辐射、抗大温变以及抗空间硬质粒子撞击等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凹模设置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个压块导柱对称设置在凹模的两端,两个凸模导柱对称设置在凹模的两端,且压块导柱和凸模导柱的下端均设置在底板内,两个导向块与两个压块导柱一一对应,弹簧设置在弹簧孔中,压块导柱的上端穿过弹簧和压头导柱孔后与凸轮通过插销连接,压块与凸模前后设置,压块和凸模的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三角斜面、第二三角斜面、第三三角斜面和第四三角斜面中的所对应的斜面相吻合。本发明用于制造金属箔材/薄板的空间可展开舱段。

    一种TiAl合金板材真空挤压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2842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683864.2

    申请日:2015-10-20

    Abstract: 一种TiAl合金板材真空挤压的加工方法,涉及一种TiAl合金板材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TiAl合金成形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TiAl粉末;二、TiAl粉末的预合金化;三、真空热压烧结;四、TiAl合金板材挤压。本发明先通过预合金化、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得TiAl合金块体材料,然后将该块体合金置于挤压模具中进行高温挤压成形。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TiAl合金板材真空挤压的加工方法解决了TiAl合金因其室温延性差、高温强度高所导致的成形困难的难题,采用高温挤压方法获得TiAl合金板材。本发明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钛合金材料。

    一种TiAl基合金蜂窝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60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27495.0

    申请日:2016-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3/00 B23P2700/01

    Abstract: 一种TiAl基合金蜂窝结构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属蜂窝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制备的蜂窝结构存在大量的缩松等缺陷、工序长、能耗高,成本高,且蜂窝壁存在大量焊缝,工艺稳定性差,而且目前TiAl基合金高温变形抗力大,薄板制备技术难以突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锻造;二、挤压;三、水切割;四、拉制;五、钎焊。在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成本,蜂窝单元通过高温拉伸获得,避免了精铸法的大量铸造缺陷和弯折/焊接工艺的大量焊缝,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此外,本发明的蜂窝芯为整体成形,提高了结构的平整性。本发明应用于制备TiAl基合金蜂窝结构。

    一种提高金属厚板成形件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915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1005.1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一种提高金属厚板成形件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金属厚板成形件质量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控制模具间隙及摩擦系数提高金属厚板成形件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方法,以解决采用现有弯曲成形技术在成形截面形状变化的金属厚板零件时,难以保证成形件的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问题,具体方法:步骤一、模具的凹模和凸模的间隙的选择;步骤二、摩擦系数的测定;步骤三、金属厚板成形件完全贴模的凹模和凸模的间隙的确定;步骤四、金属厚板与凹模之间的摩擦系数的确定;步骤五、金属厚板弯曲成形。本发明用于金属厚板弯曲成形。

    一种精确预测热拉深气胀成形零件厚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8112.2

    申请日:2023-08-28

    Inventor: 蒋少松 杨尚 彭鹏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精确预测热拉深气胀成形零件厚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种拉深/气胀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目标零件热拉深成形的热/力耦合模型,进行热拉深模拟计算,拉深算完成后运用网格重新定位输出一包含拉深后单元厚度的模型;在包含单元厚度模型的基础上修改模具、工况,建立目标件气胀成形的热/力耦合模型;将拉深后的单元厚度作为气胀成形的初始厚度进行气胀成形模拟,预测目标件热拉深/气胀成形厚度,绘制成形厚度分布云图。本发明分析成形件在热拉深/气胀成形时准确厚度分布,控制壁厚减薄及局部破裂等问题。

    一种TiAl合金薄壁构件原位反应-超塑成形同步一体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2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67025.9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一种TiAl合金薄壁构件原位反应‑超塑成形同步一体化的方法,它涉及一种TiAl合金薄壁构件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TiAl合金薄壁构件,存在成形困难、制备工序复杂,不能满足大型复杂曲面薄壁构件制备的问题。一、箔材的预处理;二、制备叠层箔材;三、制备包套材料;四、抽真空、通入气压;五、逐级反应;六、冷却,泄压,得到TiAl合金薄壁构件。本发明利用气胀压差实现了“成形成材”同步一体化,在反应的同时进行超塑成形。本发明可获得一种TiAl合金薄壁构件。

    四层结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实时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84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98489.8

    申请日:2021-02-23

    Inventor: 蒋少松 彭鹏 卢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四层结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实时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属于材料成形领域。本发明主要由芯板气路和面板气路两部分组成,在芯板气路和面板气路上都接有气压表、流量表和负压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四层结构成形过程中无法检测型腔内部气路是否通畅,进而无法确定内部成形情况的问题,可以精准地判断气路堵塞位置,节省能源,为后续成形试验的优化提供依据,也可监测通畅气路的气体流量情况。

    一种大变径双锥体零件超塑成形时的均匀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5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98503.4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变径双锥体零件超塑成形时的均匀性控制方法,属于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步骤:根据最终形成零件的外形尺寸,切取一块板材,去除板材表面的油污和表面氧化皮,卷成预制坯形状,将对接处侧壁焊接,预制坯形状的板材,然后放入成形模具,然后经过合模,形成封闭模腔,设定次高温加热区、低温加热区、高温加热区,待各分区温度,在氩气环境下完成超塑成形,取出超塑成形模具,获得大变径双锥体零件。本发明将材料变形和材料流动进行结合,实现成形和材料流动的有机结合,有效的分析温度场/气压分布优化加载条件下材料不同区域的应力‑应变分布,应变速率变化特征,分析变形特性对构件整体厚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实现整体均匀成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