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030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3245.X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42B15/01
Abstract: 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直接侧向力开启时刻的确定方法,属于飞行器制导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直接侧向力开启时刻确定方法计算量巨大,从而影响末制导过程中确定直接侧向力开启时刻的实时性、造成直接侧向力开启时刻的延迟,并且适用范围十分有限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为:建立不同目标机动形式的数学模型以及导弹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得到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模型;构造基于有限时间广义H2范数的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给出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标准;基于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确定不同噪声和目标机动情况下的直接侧向力开启时刻。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制导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66430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6003.5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缝隙加载的多频印刷天线,它涉及一种多频印刷天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多频印刷天线具有尺寸大、结构复杂、谐振频率可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无线通信领域应用的问题。本发明的辐射单元和馈电结构由上至下印刷在介质板上,且辐射单元的底部镶嵌在馈电结构的顶端中部,馈电结构为共面波导馈电结构,辐射单元为倒三角形贴片,辐射单元的两腰上分别开有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上下并列设置,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距离馈电结构顶端的高度分别为h1=14.0mm-17.0mm和h2=9.0mm-13.0mm,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的宽度分别为w1=0.4mm-1.5mm和w2=0.5mm-2.0mm,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的长度分别为l1=9.0mm-14.0mm和l2=5.0mm-9.0mm。本发明可以应用于WLAN和WiMAX等通信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11461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6285.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一种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的译码器,涉及一种译码器,为了解决目前需要一种译码性损失小且复杂度相对低的AR4JA码译码器的问题。输入缓冲模块的存储信号发送给迭代译码模块,迭代译码模块的判决信号发送给输出缓冲模块,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与输入缓冲模块、迭代译码模块和输出缓冲模块,输入缓冲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待译码的数据信号,输出缓冲模块的数据输出端输出译码结果;迭代译码模块包括状态控制模块、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5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译码判决模块和15个顺序读取交织存储器。它用于对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译码。
-
公开(公告)号:CN102523249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79412.7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基于Web的分布式远程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属于分布式系统远程仿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分布式系统在完成仿真任务时,不能联合远程节点共同异步或同步完成,以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仿真系统包括Web代理服务器、Web主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和n个远程异地节点,n为大于2的整数;基于所述仿真系统的仿真方法,它包括两种执行仿真进程的方式,该两种执行仿真进程的方式分别各自执行仿真进程或者两种执行仿真进程的方式混合工作执行仿真进程。本发明适用于远程系统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929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748876.4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4
Abstract: 机电伺服系统谐振在线识别及动态抑制方法,涉及机电伺服系统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电伺服系统存在机械谐振危害机电伺服系统,导致机电伺服系统可靠性差,并且在维修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的问题。所述对机电伺服系统的控制器输出的信号频谱分析得N个频谱值;得幅值最大值Hmax与设定阈值Hth比较,如果Hmax大于阈值,谐振频率大于穿越频率1.5倍,加入陷波滤波器的方法进行抑制,直到谐振幅值衰减到阈值Hth以下,同时检测剪切频率处相角的变化;如果谐振频率小于剪切频率1.5倍或是用陷波环节调节剪切频率相角损失已超过10°,使剪切频率逐步前移h rad/s步长,重新对机电伺服系统的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识别从而抑制谐振。它可用于机电伺服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471644.9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基于期望闭环传递函数的伺服系统控制器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期望闭环传递函数的伺服系统控制器优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提供的控制器没有建立频响指标和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经验,不能保证闭环系统性能是最优的,对于双十控制器优化方法较少报道。基于期望闭环传递函数的伺服系统控制器优化方法具体为:步骤一、确定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步骤二、构造期望闭环传递函数的结构形式;步骤三、建立系统频响指标、剪切频率和稳定裕度约束条件与期望闭环传递函数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步骤四、得到优化的期望闭环传递函数的参数;步骤五、求解出控制器。本发明属于控制器优化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224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539566.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12 , A61K47/42 , A61K47/14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3/06 , A61P3/10 , A61P9/10 , A61P7/0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纳米乳化技术生产纳米微粒的方法,利用牛乳清蛋白作为表面活性剂,中链甘油三酸酯为油相,生产纳米微粒运载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姜黄素。本发明制备的纳米乳化液,其分散相中的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在200 nm左右,该纳米乳化液不仅在高温、高离子强度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并对姜黄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通过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拟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考察姜黄素纳米乳化体系对姜黄素吸收效率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经纳米乳化微粒运载后,在1 h内,姜黄素的吸收量由15%提高至35%,吸收速率由3.20×10?5 cm/s提高至7.07×10?5cm/s。
-
公开(公告)号:CN10286848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312562.0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基于AR4JA码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协作通信方法,属于协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协作通信系统所使用的LDPC码多为随机编码或非规则LDPC码,编码过程任意性很大或者十分复杂,难以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实现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造协作通信信道模型,所述协作通信信道模型包括源节点S1、协作源节点S2和目的节点D,对x1和x2进行编码,生成AR4JA码;步骤二、源节点S1、协作源节点S2和目的节点D之间按以下四个时隙发送信息:步骤三、将目的节点D接收到的从源节点S1发送来的信息和从协作源节点S2发送来的信息使用最大比合并方式进行合并,获取接收信号yD,完成协作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371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310023.3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70/34
Abstract: 采用预浸纤维束制备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杆件卷制法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存在操作复杂、杆件和节点的力学性能低的问题。模具处理;固定模具;温箱加热;覆盖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将模具的上下表面均覆盖1~20层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将双股的纤维绳放入树脂中浸泡半小时;将预浸过树脂的纤维绳按照编织方法穿过粘贴在模具表面上的预浸料;在编织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的上下表面上均再覆盖1~20层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排出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里面的气体;将预制好的试件放在压机上压制;冷却至室温,脱模。本发明用于制备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61146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086285.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一种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的译码器,涉及一种译码器,为了解决目前需要一种译码性损失小且复杂度相对低的AR4JA码译码器的问题。输入缓冲模块的存储信号发送给迭代译码模块,迭代译码模块的判决信号发送给输出缓冲模块,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与输入缓冲模块、迭代译码模块和输出缓冲模块,输入缓冲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待译码的数据信号,输出缓冲模块的数据输出端输出译码结果;迭代译码模块包括状态控制模块、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5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译码判决模块和15个顺序读取交织存储器。它用于对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译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