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9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6985.2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8/213 , G01N21/84 , G01N21/88 , G01N25/72 , G06F18/27 , G06F18/2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巴克编码变脉宽调制热源诱导热波信号的修正时序趋势分解特征提取方法,本发明中提出使用时间序列长记忆ARFIMA模型,去掉记忆项对于热信号的影响,将特征深入挖掘出来并使其显示出来,加强有缺陷区域和无缺陷区域的对比性,提高无损检测的对比度和准确性。能够实现针对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生物材料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浅表层缺陷的高效与高分辨成像检测,对直径/深度比>1.5,直径大于2mm的缺陷信噪比>2,检测深度分辨率提高到20μm,同时可实现亚像素级分辨。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7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829599.9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宽频带双激光激发的固体发动机喷管粘接剂固化粘度光热表征装置及其表征方法。计算机(1)依次连接第一函数发生器(4)和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电源(6),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电源(6)分别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9)和TEC制冷器电源(11)相连接,TEC制冷器电源(11)上设置TEC半导体制冷器(10),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9)依次连接第一准直镜(20)、第一工程漫射体(21)和第二偏振片(22);计算机(1)还与锁相检波放大器(39)相连接,锁相检波放大器(39)依次连接前置放大器(15)、HCT热探测器(17)、第一偏振片(18)和带通滤波片(19)。本发明以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固体发动机喷管粘接剂固化时间无法定量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826658.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模激光激发宽光谱多源融合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采用面激光对试件进行主动热激励,其中激光的功率、变化波形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FGPA核心板控制红外、可见光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在FPGA核心板上进行图像预处理、红外图像的正交双路相关运算提取特征图像、光热图像的配准融合,最终输出一张可以同时精确表征、定位表面缺陷与内部缺陷的融合图像。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被动式热成像、电激励热成像等检测方法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激光激励范围可控、可调制、热量注入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955795.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翼桨叶冲击损伤复合光激励皮尔森相关红外光热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所述装夹平台(1)上安装旋翼桨叶(2),所述装夹平台(1)上设置三轴移动平台(45),所述三轴移动平台(45)通过B型USB数据线(39)、第一以太网线(31)和第二以太网线(40)与计算机(41)相连接,所述计算机(41)还依次通过运动控制线(42)、三轴运动控制器(43)和运动信号传输线(44)与三轴移动平台(45)相连接。本发明以解决目前常规红外光热成像检测直升机旋翼桨叶冲击损伤造成多类型缺陷无法一次性检测以及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034355.8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95 , G01N29/34 , G01N25/72 , G01N29/14 , G06T7/00 , G06T5/50 , G06T1/00 , G06T1/20 , G06F30/27 , H04B7/185 , G06V10/34 , G06V10/77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重用航天器多类型跨尺度损伤的混频激光诱导超声红外多场成像检测装置与方法,本发明从原理上将激光、超声、红外、多源探测、多传感融合等关键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克服了当前主流的接触式超声红外检测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以非接触式混频激光激励作为激发源,通过超声、红外探测器分别获取超声回波信号以及热辐射信号,该热辐射信号是由混频激光与超声共同诱发,极大提高了跨尺度多类型损伤成像的缺陷检测适用性与灵敏度,最终可以实现重用航天器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多源激励与多场响应,比传统超声红外检测缺陷信噪比提高50%,同时可实现完全非接触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444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650579.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调频脉冲序列电磁涡流激励热波层析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它涉及一种热波层析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第一USB数据线、函数发生器、第一BNC数据线、第二USB数据线、脉冲触发器、第三USB数据线、电磁涡流电源、电源线、电磁涡流线圈、二维移动台、焦平面红外热像仪、一维移动台、第二BNC数据线、以太网线和同步触发器。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缺陷、损伤的无损检测与评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197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34047.6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针对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涉及光热科学与探测技术领域。该监测装置包括计算机与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计算机连接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该检测方法通过使计算机对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的单层制造完成后的逐层上表面红外图像、铺粉完成后的逐层粉床红外图像以及加工过程中实时的逐层加工红外图像进行重构,得到不同重构后的热辐射图像,再对重构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阈值分割与连通域标记,完成对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的精准监测,得到制造工件的精准性能与质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20207467U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22305271.5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光‑热‑声多源融合成像无损检测装置,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解决复杂的检测环境时无损检测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全面的要求的问题。包括光学相机、LED照明光圈、红外相机、硒化锌二向色镜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光学相机、红外相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二向色镜,二向色镜位于光学相机的光学镜头与红外相机的红外镜头之间,红外相机对应的壳体上加工有圆形开口,壳体的圆形开口处设置有LED照明光圈。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布局设计,利用可见光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激光超声检测多种检测设备的集成化、小型化,使得面对复杂的检测环境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无损检测,满足快速、高效、全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0271218U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22022859.X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红外热波成像检测系统,它包括大尺度折叠支架、检测箱和模块化激励源,检测箱相对的两侧箱壁上分别设有旋钮螺栓,检测箱通过旋钮螺栓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大尺度折叠支架上,检测箱的背部面板上设有激励源接头挂点,模块化激励源通过激励源接头挂点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检测箱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及复杂地形不方便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及红外热波成像检测系统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