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5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58742.2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 G01N3/24 , G01N2203/0025 , G01N2203/04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剪切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V型缺口梁试样剪切性能试验的卡具,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底板和固定压板;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底板和移动压板,所述移动底板和移动压板均套设在承重柱上,在受力时,所述移动底板和移动压板能够沿所述承重柱的轴向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并且至少所述固定部的固定底板和所述移动部与所述V型缺口梁试样接触的面上设置用于卡固所述V型缺口梁试样的卡槽,使试验时V型缺口梁试样安装简便,同时解决了V型缺口梁试样在试验过程中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降低了V型缺口梁试样在承受载荷时产生不必要弯矩和摩擦力的几率,提高V型缺口梁试样剪切性能试验的数据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999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2637.0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通过对筋上应变的直接测量及其载荷识别算法,可以获得车辆的轴重、位置、轮距等特征信息。其特征为:一个轴重称由两块复合材料称体组成,两个称体对汽车车轮载荷的测量是同时进行的;每个称体通过三个应变传感器测量结构变形,三个传感器等间距布置,间距需大于载重汽车轮胎的轮辐宽度;通过应变测量结果反算载荷位置及大小,反算载荷大小是建立在简直梁力学模型基础上的,反算载荷位置是反算载荷大小的基础,判断出位置后,依据简直梁模型中,不同位置的计算公式,反算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664831.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铺覆、检漏、利用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注料、脱泡、固化等步骤,使用单向透气膜和透气毡,使增强材料受压均匀,在注料前通过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使之更密实,在注料过程中仍能持续对树脂混合液进行脱泡,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后的纤维体积含量,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且不受形状和尺寸的限制。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制品相较于传统真空导入工艺明显提高,通过纤维灼烧法测定的纤维体积含量提高8%‑12%。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显微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的孔隙率下降5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88694.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轴疲劳试验机的板条状试验件拉剪耦合试验装置,属于拉剪耦合试验设备技术领域。两个滑槽夹头的滑槽上下相对设置,滑槽夹头的滑槽内固定有多个悬臂转子轴,每个悬臂转子轴上装有承力轴承,滑槽夹头的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与多个承力轴承相接触的可滑插槽;两个剪力叉的叉槽上下对应设置,位于上方的剪力叉可拆卸固定设置在H型转接头内,H型转接头与转力轴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剪力叉可拆卸固定设置在L型夹头内;板条状试验件紧密穿过两个剪力叉的叉槽,且两端与可滑插槽及其封闭块可拆卸固定连接;L型夹头、转力轴架及H型转接头上均固定穿出有转力轴,所有转力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力履带连接。本发明用于板条状试验件拉剪耦合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45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86700.9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桁架结构变角度偏心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反力架、角度板、加力装置、转接部、压力测量部、转接板和角度调整支座,角度板具有倾斜安装面,且角度板能够沿倾斜安装面的倾斜方向相对反力架移动,加力装置固定在倾斜安装面上,其施力端与转接部铰接,使转接部能够相对加装置在倾斜安装面的倾斜方向上转动,压力测量部安装在转接板的中心,转接部的转接柱与压力测量部连接,角度调整支座包括固定座和能够相对固定座转动的支撑座,待测桁架结构固定在支撑座上,在试验时,通过不同角度的角度板调整加力装置的角度,通过角度调整支座调整待测桁架结构的水平角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满足桁架结构变角度偏心加载试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64831.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铺覆、检漏、利用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注料、脱泡、固化等步骤,使用单向透气膜和透气毡,使增强材料受压均匀,在注料前通过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使之更密实,在注料过程中仍能持续对树脂混合液进行脱泡,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后的纤维体积含量,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且不受形状和尺寸的限制。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制品相较于传统真空导入工艺明显提高,通过纤维灼烧法测定的纤维体积含量提高8%‑12%。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显微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的孔隙率下降5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449082.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试验辅助粘接工装,包括阻制两个金属拉块与复合材料试件之间的相对滑移的滑移限位组件,和对两个金属拉块提供对复合材料试件的夹持力的夹持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试验辅助粘接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辅助粘接工装,通过滑移限位组件来防止两个金属拉块与复合材料试件之间的相对滑移,通过夹持组件对两个金属拉块提供对复合材料试件的夹持力,在防止金属拉块与复合材料试件错位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粘接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辅助粘接工装,专为方形面外拉伸试件设计,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1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346839.6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与复合材料试件的两端端面粘合的金属加强块、两个分别夹持复合材料试件的两端的夹持组件,以及在拉伸测试时防止位于复合材料试件同一端的金属加强块和夹持组件出现沿拉伸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定位组件;通过夹持组件对复合材料试件的两端提供夹持压力,在对试件实施面外拉伸载荷时产生夹持组件与试件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利用这部分摩擦力抵消一部分的载荷,减小粘接剂承受的载荷,从而避免粘接剂开粘;此外,利用摩擦力代替粘接剂承担一部分载荷,可以一定程度减小粘接面面积与测试段截面积的比值,对昂贵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69647.8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所述防屈曲装置包括防屈曲钢板、连接螺栓、背侧支撑弹簧、耐磨光滑薄膜、观测窗口、连接螺栓孔,其中:所述防屈曲钢板包括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中心开有观测窗口,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左右两侧开有贯穿防屈曲钢板的连接螺栓孔;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之间夹持试样件;所述连接螺栓沿厚度方向穿过连接螺栓孔、背侧支撑弹簧以及垫片,将上防屈曲钢板、试样件和下防屈曲钢板连接起来。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调节夹持力、可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且无需与特定试验机配套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141244.5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压缩试验夹具,包括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所述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均为U型构件;所述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的U型开口端朝相反方向设置,且交叉对接后形成用于容纳试样的压缩腔体;所述试样沿压缩方向固定于所述压缩腔体内。本发明通过采用交叉对接的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将对上、下压缩体的拉力转化为对试样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用拉伸方式进行压缩性能测试;并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严格的对准操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