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83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065485.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着陆区精确选择及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模型;确定目标着陆覆盖区,并建立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将目标着陆覆盖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调用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对划分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辨识;根据辨识得到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基于最近距离指数NNI,对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评估,并统计评估结果;根据统计的评估结果,从各子区域中筛选得到目标着陆区。本发明将传统的繁琐的人工筛选步骤和着陆区选择的准则转化为可实现的程序算法,可以根据有限的数据得出着陆区选择结果,指导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分析与设计、飞行程序设计、仿真计算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65485.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着陆区精确选择及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模型;确定目标着陆覆盖区,并建立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将目标着陆覆盖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调用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对划分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辨识;根据辨识得到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基于最近距离指数NNI,对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评估,并统计评估结果;根据统计的评估结果,从各子区域中筛选得到目标着陆区。本发明将传统的繁琐的人工筛选步骤和着陆区选择的准则转化为可实现的程序算法,可以根据有限的数据得出着陆区选择结果,指导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分析与设计、飞行程序设计、仿真计算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46061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141056.4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月L2点任务发射窗口设计方法。本发明根据工程约束、任务需求和轨道设计情况,获取窗口设计约束条件、轨道和任务重要参数等;然后同时对转移段和使命段轨道进行约束条件相关的特性分析,分别筛选出满足任务要求的发射窗口日期集合;最后求解两者并集,生成相应日期下完整的标称飞行轨道进行确认,得到最终的发射窗口设计结果。该方法可满足工程任务对发射窗口的多约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7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35687.1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B7/185 , H04B17/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再生转发卫星中继方式的中继时延地面测试方法,属于星中继链路时延测试领域;步骤一、建立有线中继链路;设定探测器内部时延ΔT器;设定射频信号从探测器传输到中继星的时延ΔT器星传输;设定中继星译码、编码的时延ΔT星;设定编码后射频信号从中继星到地面测试设备的时延ΔT星地传输;计算整个中继链路的时延ΔT器星时延;步骤二、以地面时间为基准分别对探测器和中继星进行校时;步骤三、计算中继星时间码t星与探测器时间码t器之差Δt=t星-t器;步骤四、判断通过计算中继星时间码t星与探测器时间码t器之差Δt即可得到整个中继链路的时延ΔT器星时延;本发明实现了准确得到任务所需的中继时延,为在轨时间校准、工作程序设计等提供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481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191801.0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基于所设计的配重系统,该配重系统以控制器为中心,采用质测台测得每次进行推进剂加注前航天器的质量和质心位置,控制器根据质心位置,确定所需加注的对象,控制器根据加注对象、航天器质心位置和测得的各贮箱的质心位置,采用力矩平衡计算得到加注对象的质量,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质量和加注对象,控制相应加注器通过贮箱接口加注推进剂至相应贮箱,此时,若质测台测得的航天器质心位置仍不满足设计要求,则控制台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航天器质心位置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4035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220160.7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动力下降初始关键参数优化方法,具体过程为:获取目标近月点高度hp与计算的近月点高度h之间的差量Δh,获取目标近月点月理纬度φp与计算的月理纬度φ之间的差量Δφ;并以Δh和Δφ小于设定阈值为目标,通过迭代优化获取深空探测器动力下降初始关键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开始点火时刻Tib,点火速度增量ΔVf和点火方向利用该方法能够得到一次环月降轨的参数,使深空探测器到达动力下降初始点时,月理纬度、高度、速度、测控弧段等关键参数满足任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25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106494.1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两器互拍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地形地貌相机、相机指向机构云台、全景相机及桅杆云台组成;其中所述地形地貌相机安装于相机指向机构云台上,所述全景相机安装于桅杆云台上;所述相机指向机构云台安装于着陆器上,且其偏航角的范围为-175°~+175°,俯仰角范围为-60°~+60°;所述桅杆云台安装于巡视器上,且其偏航角范围为-178.5°~+178.5°,俯仰角范围为-60°~+90°。本发明在两器上各安装1台相机与其机构运动部件配合工作,分别对两器进行静态拍照,还对巡视器在月面移动状态进行跟拍,减少了成像系统配置相机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3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06464.0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光学载荷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创建探测器单元;创建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创建动态光照单元;创建光学载荷可视化单元:在光学载荷成像模型中,载入探测器单元、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及动态光照单元,通过对探测器的位置姿态、星体表面环境参数、光照参数、光学载荷成像属性交互式动态设置和调整,获得不同工况下光学载荷成像效果的图像或视频,同时跟踪光学载荷视场遮挡情况和探测器星体表面阴影状态,从而获取最优光学载荷成像属性,并利用其进行光学载荷配置。本发明对不同工况下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判断,从而使得配置的光学载荷满足在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1485.2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着陆器冲击试验的吊挂释放系统,仅仅采用吊梁、两条垂直吊带、挂弹钩和两条斜吊带等简单设备即实现了着陆器的吊挂与释放,使本发明的吊挂释放系统具有原理和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通过设计吊点转接件,将被支撑架的水平三角板遮挡住的整器吊点移位,且通过U型吊点转接件的作用后,将垂直吊绳的作用力间接加载在整器吊点上,并没有改变作用力的属性,因此不会对着陆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通过采用两条保护带,避免本发明的系统释放后,吊梁等部件对着陆器造成干涉或损伤;通过在着陆器两侧连接限位绳,避免着陆器在上升和释放过程中产生摆动或倾倒,保护斜吊带和垂直吊带等不受剪切力被切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0788.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动力学的小天体采样过程动力学与控制仿真方法,包括:建立小天体颗粒动力学模型和探测器系统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颗粒动力学‑多体动力学‑控制耦合仿真模型,并利用数值积分算法,实现小天体采样过程的动力学与控制联合仿真求解计算。本发明针对小天体采样过程多学科、系统级动力学与控制联合仿真问题,给出了小天体星壤颗粒流动力学、探测器柔性多体动力学、探测器姿轨控制与机械臂控制的数学仿真模型,并定义了相互之间的接口关系,实现了小天体采样过程颗粒动力学‑多体动力学‑控制的多学科、系统级联合仿真,为小天体星壤风化层颗粒特性模拟及采用过程动力学与控制耦合特性分析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