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49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940012.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31/16 , C07C29/154 , C07C29/156 , C07C31/02 , C07C31/04 , C07C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管状纳米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在其管壁上原位生长介孔二氧化硅,高温除去碳管后,得到了高比表面积、管壁上丰富介孔孔道及两端开口的硅纳米管,再在硅纳米管壁上配位金属M,最后进行三甲基氯硅烷疏水功能化修饰,得到疏水亲气纳米反应器。所述纳米反应器可促进反应物合成气在其表面的吸附,其疏水特性利于产物低碳醇的脱附,两端开口的硅纳米管的管道结构及管壁上丰富的介孔孔道利于气体分子的传质扩散,显著提升CO的转化率和低碳醇的选择性;且稳定性超过500h。本发明针对巧妙的纳米反应器,可以解决合成气制备低碳醇转化率低,副产物等选择性高等问题,尤其适用于疏水亲气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84444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157728.5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转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炭/生物质等合成气(CO+H2)制备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以介孔材料为载体,通过多羟基溶剂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诱导金属离子进入载体孔道内部,金属离子在原子尺度上相互临近;高温惰性气氛下,溶剂配体热解生成的无定形碳可将高价态的金属原位还原成活性纳米颗粒。介孔材料的孔道和无定形碳共同发挥同步限域的作用,有效抑制了金属颗粒的团聚和烧结,得到了纳米级、高活性、高分散的活性金属粒子。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解决以往用于煤炭基或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低碳醇过程中CO转化率低,催化剂稳定性差,产物碳数分布宽,尤其是乙醇选择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3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8504.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炭、生物质等来源的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以廉价、经济、环保的氮源和碳源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金属配位作用,一锅法将一种或多种非贵金属M交联在凝胶体系中,氩气保护下高温焙烧,得到了氮掺杂碳片层骨架中螯合的单原子催化剂。在煤炭、生物质等来源的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反应中,本发明的单原子M@C‑N催化剂表现出极佳的催化活性和低碳醇选择性。本发明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原料绿色环保,所需活性金属含量低,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具有极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711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1156918.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7/24 , C07D307/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镍铝双金属氮碳掺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应用。本发明基于金属‑有机物框架结构衍生出的氮碳掺杂原理,制备了Ni‑Al‑NC非贵金属氮碳掺杂型催化剂,此催化剂性能优异,可以使用水为溶剂,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催化加氢乙酰丙酸还原成γ‑戊内酯。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76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10016362.8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相转移温度共混体系中合成γ‑戊内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乙酰丙酸与氯化胆碱装入高压反应釜中,使其形成低相转移温度共混体系,再加入催化剂后密封并通入氢气,经加热得到反应混合物;(2)将步骤(1)制得的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回收催化剂,得到滤液A;(3)在步骤(2)制得的滤液A中加入有机溶剂,析出氯化胆碱后再次过滤,回收氯化胆碱,得到滤液B;(4)在步骤(3)制得的滤液B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蒸馏分离出有机溶剂,再经减压蒸馏分离提纯,得到纯度99%以上的γ‑戊内酯。本发明方法底物浓度大,反应效率高,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42140.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67/00 , C07C67/317 , C07C69/78 , C07D493/08 ,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的联产方法,本发明采用一锅法将糠酸甲酯和乙烯经加成‑酯交换‑脱水反应联产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反应原料均可由木质纤维素制得,其中,糠酸甲酯可由糠醛氧化酯化制备,乙烯可由生物乙醇脱水制备。本发明工艺过程绿色环保,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050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65498.2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呋喃二甲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反应底物、氧化剂和水的混合后,再加入催化剂,密闭反应,得到2,5-呋喃二甲酸盐;(2)调节步骤(1)所得的物料的pH至1,即得到2,5-呋喃二甲酸。本发明使用廉价易得的氧化剂作为氧源,在特定催化剂的作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率的制备高纯度的2,5-呋喃二甲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反应效率低、产物得率低、成本高昂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8983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654831.9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一锅法催化糠醛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方法,涉及乙酰丙酸乙酯。将糠醛、催化剂和乙醇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再冷却至室温,离心分解,取液相纯化,得到乙酰丙酸乙酯,固体作为回收催化剂使用。直接以糠醛为原料制备乙酰丙酸乙酯。所用乙醇可同时作为反应原料,溶剂和氢供体,无需外部氢源和其它溶剂,反应体系简单,有利于目的产物的分离与溶剂的回收再利用。所用同时催化转移加氢和醇解反应的双功能分子筛负载催化剂制备工序简单且原料廉价,催化糠醛可得到较高产率的乙酰丙酸乙酯。使用的催化剂便于回收,循环使用仍活性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957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95479.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46 , C07D307/42 , C07C69/716 , C07C67/00
Abstract: 一种一锅法原位催化碳水化合物制备呋喃醚类的方法,涉及呋喃醚。在反应底物中加入有机醇,将所得的混合液作为原料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金属盐并加热使之原位分解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无机酸复合催化剂,反应后即得呋喃醚混合产物;所述反应底物为葡萄糖或果糖。使用廉价的金属盐作为催化剂前体,一锅法直接转化碳水化合物制备呋喃醚类。使用醇同时作为氢供体和反应媒介,不需要外部氢源和其他溶剂,反应体系简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工业化前景。通过原位形成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无机酸一锅法催化碳水化合物水解、转移加氢还原和醚化合成呋喃醚类。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5508.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46
Abstract: 2,5‑呋喃二甲醇及其醚化产物的合成方法,涉及2,5‑呋喃二甲醇。在反应底物中加入有机醇,将所得到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分子筛负载催化剂,加热反应后即得2,5‑呋喃二醇及其醚化产物。使用醇作为氢供体和反应媒介,不需要外部氢源。通过活性金属组分调节催化剂酸碱性,可以选择性地催化5‑羟甲基糠醛转移加氢得到2,5‑呋喃二甲醇,或经继续醚化得到2,5‑二烷氧基甲基呋喃。催化剂廉价易得,可重用性好,也不会出现过度加氢产物,并且整个反应不需要在氢气环境下加氢,具有较强工业生产的操作安全性和非常好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