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9281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262972.2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方法,涉及材料无损检测。将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贴膜粘贴于被测试材料表面;用摄像机对被测试材料表面的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贴膜持续拍摄并获取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贴膜表面颜色变化图像;将摄像机拍摄照片传输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识别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贴膜表面深色和浅色区域分布;利用计算机获取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贴膜表面图像浅色区域点坐标,最终对应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所述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和位置检测贴膜设有阵列排布的矩形气囊,所述矩形气囊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矩形气囊内部充满无毒有色气体。

    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897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219732.4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飞行器。以轴对称内收缩基本流场为基础。轴对称内收缩基本流场仅包括轴对称内收缩回转壁面,该内收缩回转壁面由该内收缩基本流场由两段压缩角不同的压缩型线连接组成,在指定隔离段出口形状后在进气道每一周向平面进行不同径向位置的基本流场流线追踪,从而保证该内收缩基本流场同时满足飞行器前体与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获得带前体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装置。克服了传统进气道因前体作用导致进气道溢流严重的缺点,实现进气道全流量捕获来流,增大发动机推力的同时减小溢流阻力;增大进气道的工作范围,提高进气道的低马赫数性能。

    冲压发动机周向进气畸变抑制格栅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552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084310.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冲压发动机周向进气畸变抑制格栅及其设计方法,涉及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周向进气畸变抑制格栅设有三个依次串联套接层叠在一起的畸变抑制格栅片,三个畸变抑制格栅片均由分布规律一致的同心圆环和径向条幅组成,第一格栅片相对于冲压发动机位置固定不动,第二、三格栅片可沿着与第一格栅片同心的轴转动,第二、三格栅片由套筒轴与第一格栅片连接并与第一格栅片作为整体安装于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圆形截面入口,第二、三格栅片由独立的伺服转动电机分别控制转动。先确定最大的周向畸变值DC(60);再确定抑制该最大周向畸变值DC(60)所需的最小格栅扇形角θmin;然后确定格栅扇形角;确定格栅径向条幅数量;确定格栅同心圆环数量。

    一种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农业植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3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19030.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农业植保方法,涉及无人机农业植保。使用基于悬挂系留系统的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装置,设有电源、通电导轨、通电导轨支杆、导电滑块、轻质柔软导线和多旋翼无人机。对植保作业区进行测量;根据作业区面积设计通电导轨支杆分布位置;安装通电导轨支杆、通电导轨和导电滑块;接通电源和无人机,实施农业植保作业。通过轻质柔软导线的拉拽作用可拉动导电滑块沿导轨滑动,导电滑块上的导电片与导轨上的导电芯线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摩擦接触状态,保证导电滑块与通电导轨的芯线导电畅通。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在农业植保作业区域实现长航时作业,在自身无需携带电源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提高有效载荷,实现对植保作业区的大范围覆盖。

    冲压发动机径向进气畸变抑制格栅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58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4304.5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冲压发动机径向进气畸变抑制格栅及其设计方法,涉及冲压发动机。所述冲压发动机径向进气畸变抑制格栅设有共轴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畸变抑制格栅片和第二畸变抑制格栅片,第一格栅片由柔性螺旋片绕中心滚筒构成,第二格栅片由固定数量的径向条幅组成,第二格栅片相对于冲压发动机几何位置固定不动,第一、二格栅片安装于冲压发动机圆形燃烧室入口。根据不同飞行器来流条件确定最大的径向畸变值DIS_R;确定抑制该最大径向畸变值DIS_R所需的最小圆环面积ARmin;确定第一格栅片的螺旋片圈数,螺旋片圈数为燃烧室圆形燃烧室入口圆形面积除以ARmin;确定第二格栅片的径向条幅数量,径向条幅数量为第一格栅片的螺旋片圈数的3倍。

    垂直起降无人机增升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865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73496.X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垂直起降无人机增升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垂直起降无人机。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折叠驱动电机、可折叠襟翼、油量传感器、货物投放量传感器、飞行控制系统;折叠驱动电机和可折叠襟翼设于翼身融合飞行翼两侧的机舱内;油量传感器输出端和货物投放量传感器输出端接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飞行控制系统输出端接折叠驱动电机,油量、货物投放量传感器和飞行控制系统设于翼身融合飞行翼内。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倒飞、原地转弯,机动性能良好并对起降条件要求较低;续航能力强,适用于航时要求较高的飞行任务;稳定性较好,适合搭载自动驾驶仪、航拍相机、待投放物资等;平飞状态下,随自身重力的变化可进行升力面积的调节。

    旋翼无人机起落架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873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37766.6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旋翼无人机起落架,涉及旋翼无人机。包括缓冲气缸、棘轮机构和棘爪控制电路;缓冲气缸的外罩上端外接无人机舵机外罩,缓冲气缸外罩下端与棘轮机构的套筒连接,棘轮结构设有套筒、套筒外罩、棘齿条、棘爪、棘爪回位弹簧,套筒上有棘爪支座,套筒内设有棘齿条滑轨,套筒内设有接触开关,套筒外罩与套筒下端螺接,棘齿条伸入套筒内且与棘齿条滑轨滑动配合,棘齿条下端设有棘齿条支座,棘齿条支座用于与地面接触,棘齿条两侧设有肋条,棘爪上端与棘爪支座铰接,棘爪下端与棘齿条的棘齿配合;棘爪回位弹簧一端与棘爪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棘爪连接;棘爪控制电路设有电池、接触开关和电磁铁;接触开关套筒内壁上,电磁铁设于棘轮结构的套筒与棘爪之间。

    一种旋翼无人机起落架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23827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301546.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旋翼无人机起落架,涉及旋翼无人机。包括缓冲气缸、棘轮机构和棘爪控制电路;缓冲气缸的外罩上端外接无人机舵机外罩,缓冲气缸外罩下端与棘轮机构的套筒连接,棘轮结构设套筒、套筒外罩、棘齿条、棘爪、棘爪回位弹簧,套筒上有棘爪支座,套筒内设棘齿条滑轨,套筒内设有接触开关,套筒外罩与套筒下端螺接,棘齿条伸入套筒内且与棘齿条滑轨滑动配合,棘齿条下端设有棘齿条支座,棘齿条支座用于与地面接触,棘齿条两侧设有肋条,棘爪上端与棘爪支座铰接,棘爪下端与棘齿条的棘齿配合;棘爪回位弹簧一端与棘爪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棘爪连接;棘爪控制电路设有电池、接触开关和电磁铁;接触开关套筒内壁上,电磁铁设于棘轮结构的套筒与棘爪之间。

    基于悬挂系留系统的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606235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278212.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悬挂系留系统的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装置,涉及无人机。设有电源、通电导轨、通电导轨支杆、导电滑块、轻质柔软导线和多旋翼无人机;通电导轨支杆分布于作业区域四周,通电导轨支杆的高度由作业区域内耕种作物高度决定,通电导轨由通电导轨支杆支撑于作业区域上空,通电导轨的横截面可采用倒三角形,通电导轨内设有两条导电芯线,通电导轨除导电芯线为导体外,其余倒三角部分为绝缘体;导电滑块套置于通电导轨上,导电滑块设有导电末端、导电片和滑块绝缘部分,所述导电末端与导电片连通;电源通过导线与通电导轨的末端连接,电源与通电导轨中的导电芯线、轻质柔软导线和多旋翼无人机组成闭合回路。

    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606223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278036.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装置,涉及飞行器。设有飞行器前体、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进气道隔离段;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为三维向内收缩,进气道隔离段为圆柱形等直管道;飞行器前体的前缘捕获型线为类抛物线型的三维曲线,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进口型线处相连接,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进口型线为圆弧形封闭曲线,其正向投影为类椭圆形;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与进气道隔离段于进气道肩部型线处相连接,进气道肩部型线其正向投影为圆形;进气道隔离段的出口的形状为与进气道肩部型线正向投影半径相同的圆形曲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