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普通手机充电器缺陷的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037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55182.9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普通手机充电器缺陷的辅助装置。包括插头、电源转换装置以及连接插头和电源转换装置的连接电线,所述电源转换装置的连接插头一侧均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头,所述连接电线两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线孔\接线头相匹配的插接头\接线孔;所述电源转换装置一侧设置有充电器插口,所述充电器插口所在的面上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与散热装置连通,所述电器插口对应的位置上的吸热板设置有两个与充电器插口形状相同且长宽均均大于充电器插口的插电槽。本设计转换装置上的散热装置是的在手机长时间充电时,电源转换器不会因为发热而导致的充电过慢、寿命减少以及产生烧坏等一系列问题。

    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2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94282.6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动热管,具体为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包括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为闭合循环管道装置;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管路呈波浪状,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管路呈直线状;所述脉动热管包括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为冷凝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中间为绝热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为蒸发段。在蒸发段设计U型弯头,冷凝液在U型弯头处形成有效的液封,避免回流的出现,从而使脉动热管内部形成稳定的单向流动,有效提高了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

    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液滴式温控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43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37164.1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液滴式温控器。包括金属板、位于金属板下方用于支撑金属板的金属支撑,所述金属支撑下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所述金属支撑为n字形内凹金属支架,所述金属底座为u字形凹槽金属底座,所述金属支撑设置在金属底座凹槽内,所述金属支撑与金属底座凹槽形成空腔;所述金属板上表面为温度选择端,所述金属支撑与金属底座之间的空腔为蒸发端,所述金属底座下表面为吸热端,所述液滴滴落在金属板上表面。本发明通过此温度选择和液滴蒸发的机制,能够使温控器在不需要任何电子元件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使其保持恒定。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不会造成污染。

    一种用于自动调节焊接保护气体流量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09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2595.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自动调节焊接保护气体流量的装置。包括编码器固定支架一端与编码器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双轴步进电机连接;单膜联轴器Ⅰ一端与双轴步进电机的一端短轴相连,另一端与编码器的输出轴相连;单膜联轴器Ⅱ一端与双轴步进电机的另一端长轴相连,另一端与气阀的气阀轴相连;气阀与双轴步进电机通过气阀固定板连接。自动调节焊接气体流量装置利用双轴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转速的不同进行气体流量的自动调节,在调节的同时利用编码器实现闭环检测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电机转过的角度,达到检测气体流量大小的目的,可应用于焊接保护气体流量的自动调节及其他需要调节气体流量大小的装置上。

    一种基于失真信号自适应算法的送丝速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7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8367.1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失真信号自适应算法的送丝速度检测方法,包括相邻检测不会发生突变原理、多个传感信号丢失且相邻检测量未发生突变的干扰信号的消除算法和焊丝运动速度检测方法。接近传感器在检测信号的时候由于送丝机震动或者送丝速度较快,传感器检测精度不够的时候会导致传感信号出现漏检现象,无线通讯模块在有电磁干扰的情况下会导致传输信号有噪声,利用本发明的自适应算法可以剔除原始送丝速度信号中的大部分失真信号,使得送丝速度检测精度达到95%以上,可有效解决送丝速度信号的噪声问题,提高送丝速度检测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机器人自动焊接质量。

    一种基于信号特征的送丝速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714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8361.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特征的送丝速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送丝速度检测装置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送丝速度信号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将送丝速度信号无线传输给机器人。机器人基于周期变化特征的信号处理方法,可消除由于信号丢失带来的噪声,然后利用一种粗大误差的消除方法,能消除通讯噪声及测量错误的信号,最后,利用基于信号可靠度的送丝速度检测方法,可提高送丝速度检测的准确度。本发明可实现送丝速度在线检测,由于送丝速度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发明有助于提高机器人自动焊接的质量,可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05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43525.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能空调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翅片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和释能模块,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一侧并联有蓄能模块,所述释能模块分别和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南方有削峰填谷政策地区,主要适用于写字楼、办公楼等在白天工作时间有空气调节需求,而夜间较少或没有空气调节需求的环境,能够有效利用夜间电能而降低白天电能消耗,从而优化电网电源结构,减少高峰用电需求,有效节约能源,缓解城市电网的负担。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69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14885.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主热管,设置在两根主热管之间连通两根主热管的支热管,所述主热管呈阶梯状弯折状,所述主热管包括下端水平设置的蒸发段,上端水平设置的冷凝段,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弯折的绝热段,两根所述主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支热管,所述支热管与主热管冷凝段和绝热段垂直且连通;所述主热管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采用了气液分离管的设计,能够使热管内的循环过程更加独立,气液间的影响变得更小,保证换热循环过程更加高效,采用了折角式的设计,使重力热管能够更加简便地应用在一般设备上。

    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620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69179.0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热管管体外部设有磁铁,蒸发段的热管管体内部设有磁性球,所述磁性球的横截面与蒸发段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磁性球与磁铁吸合后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外部环形磁铁改变磁性球在磁性蒸发段内部的位置,改变磁性蒸发段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在热负荷发生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改变热虹吸管的热阻,以此将工作温度控制在有效温度范围。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69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0514885.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主热管,设置在两根主热管之间连通两根主热管的支热管,所述主热管呈阶梯状弯折状,所述主热管包括下端水平设置的蒸发段,上端水平设置的冷凝段,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弯折的绝热段,两根所述主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支热管,所述支热管与主热管冷凝段和绝热段垂直且连通;所述主热管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采用了气液分离管的设计,能够使热管内的循环过程更加独立,气液间的影响变得更小,保证换热循环过程更加高效,采用了折角式的设计,使重力热管能够更加简便地应用在一般设备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