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Pd的双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反应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205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605154.4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Pd的双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反应器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反应器为双层核壳结构,二氧化硅内核上直径为3‑8nm的介孔可将Pd纳米粒子牢牢锁定,核上均匀的介孔孔道不仅提高了金属粒子的分散性,还可防止粒子因团聚而失活。二氧化硅壳上的介孔结构通过表面保护蚀刻的方法制得,通过在金属粒子外表面封装二氧化硅再进行刻蚀,将金属粒子夹在核、壳之间,因而可有效防止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过程中浸出,壳体上直径为12‑15nm的介孔孔道能够允许反应物分子自由进出,创造出微型反应空间。将此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反应效率高达99%,回收六次后仍高达92%。

    一种茚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39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171921.7

    申请日:2019-03-07

    Inventor: 宋娟 孙海森 孙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茚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步骤为:将二烃基乙炔类化合物、钯催化剂、添加剂和无机碱一同加入干燥的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氛围由空气置换为一氧化碳;在一氧化碳气体氛围下,加入邻溴碘苯类化合物及无水1,4‑二氧六环溶剂,加热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然后加水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茚酮及其衍生物。本发明的反应原料较为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打破了在传统制备方法中,原料结构复杂,不易得,需要经过多步才能得到的缺陷,并以一氧化碳为羰基的直接来源,在一个反应中,构筑了三个新的C‑C键,更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合成步骤经济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

    一种钯镍钛乙二醇配位聚合物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44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66114.2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钯镍钛乙二醇配位聚合物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得的,并可一次性大量制备的钯镍钛乙二醇配位聚合物的微米级棒状非均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钯盐和镍盐溶解于乙二醇形成0.1~0.4mol·L‑1溶液,随后将钛源溶解于上述乙二醇溶液,于室温下持续搅拌制得微米级棒状非均相催化剂材料。该棒状结构长度介于0.8~5μm,直径介于100~120nm。所制得材料可有效催化Suzuki偶联反应,该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回收方便,可重复使用,就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63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25527.5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卤代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底物,在一氧化碳气体氛围下,通过钯催化的羰基化反应实现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本方法的反应原料较为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此方法打破了在传统制备方法中,底物需要预先引入羰基官能团前体的限制,以一氧化碳为羰基的直接来源,通过羰基化反应一步构筑两个C-C键,最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合成步骤经济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发展了有机方法学,也实现了对吖啶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

    负载Pd的双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反应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20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05154.4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Pd的双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反应器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反应器为双层核壳结构,二氧化硅内核上直径为3‑8nm的介孔可将Pd纳米粒子牢牢锁定,核上均匀的介孔孔道不仅提高了金属粒子的分散性,还可防止粒子因团聚而失活。二氧化硅壳上的介孔结构通过表面保护蚀刻的方法制得,通过在金属粒子外表面封装二氧化硅再进行刻蚀,将金属粒子夹在核、壳之间,因而可有效防止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过程中浸出,壳体上直径为12‑15nm的介孔孔道能够允许反应物分子自由进出,创造出微型反应空间。将此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反应效率高达99%,回收六次后仍高达92%。

    一种钯镍钛乙二醇配位聚合物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44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566114.2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钯镍钛乙二醇配位聚合物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得的,并可一次性大量制备的钯镍钛乙二醇配位聚合物的微米级棒状非均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钯盐和镍盐溶解于乙二醇形成0.1~0.4mol·L‑1溶液,随后将钛源溶解于上述乙二醇溶液,于室温下持续搅拌制得微米级棒状非均相催化剂材料。该棒状结构长度介于0.8~5μm,直径介于100~120nm。所制得材料可有效催化Suzuki偶联反应,该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回收方便,可重复使用,就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纳米浮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4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1128735.2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有机小分子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通过浮栅‑遂穿层一体化构造的器件结构。整个器件从上到下依次是:源漏电极、半导体层、浮栅‑遂穿层、栅绝缘层,其中浮栅层与遂穿层共同构成构成电荷存储层。本发明旨在通过简单的溶液悬涂工艺形成一种纳米结构避免了复杂的纳米技术制备薄膜,实现较大的存储窗、开关比(10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反复擦写耐受性、实现了光擦除有利于信息加密,并且成本较低可以大面积商业推广、生产。

    一种茚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171921.7

    申请日:2019-03-07

    Inventor: 宋娟 孙海森 孙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茚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步骤为:将二烃基乙炔类化合物、钯催化剂、添加剂和无机碱一同加入干燥的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氛围由空气置换为一氧化碳;在一氧化碳气体氛围下,加入邻溴碘苯类化合物及无水1,4-二氧六环溶剂,加热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然后加水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茚酮及其衍生物。本发明的反应原料较为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打破了在传统制备方法中,原料结构复杂,不易得,需要经过多步才能得到的缺陷,并以一氧化碳为羰基的直接来源,在一个反应中,构筑了三个新的C-C键,更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合成步骤经济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

    一种基于纳米浮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416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28735.2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有机小分子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通过浮栅‑遂穿层一体化构造的器件结构。整个器件从上到下依次是:源漏电极、半导体层、浮栅‑遂穿层、栅绝缘层,其中浮栅层与遂穿层共同构成构成电荷存储层。本发明旨在通过简单的溶液悬涂工艺形成一种纳米结构避免了复杂的纳米技术制备薄膜,实现较大的存储窗、开关比(10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反复擦写耐受性、实现了光擦除有利于信息加密,并且成本较低可以大面积商业推广、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