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50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910702.3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驱动式大型薄膜展开帆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展开装置、帆存储装置、下层展开装置、驱动装置、锁紧装置,上层展开装置和下层展开装置用于实现带状弹性桅杆的延伸,进而牵拽薄膜帆的展开;帆存储装置中存储薄膜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展开装置中带状弹性桅杆的展开;锁紧装置用于锁紧状态时展开装置的锁紧。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将内部装置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的档板装置。本发明可作为离桅帆用于卫星寿命末期离轨;也可作为太阳帆,用作未来航天器推进系统,适用于远距离深空探测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同时能够减轻装置的质量,简化结构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12267.6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卫星的电弧点火器,包括点火器壳体、点火药柱、液体氧化剂、喷嘴固定件、喷嘴、端盖、导电通道、两个电极压块、两个绝缘套、两个电极;在点火器壳体的头部通过喷嘴固定件固定喷嘴,尾部固定端盖,点火药柱固定在点火器壳体内,在点火药柱的头部中心开有圆形凹槽作为预燃室,在圆形凹槽一侧开有与其直接连通的弧形槽;端盖上开有中心通孔,并设置两个电极,电极外通过绝缘套隔离,两个电极分别伸入点火药柱的弧形槽的两端后再沿弧形槽向其中心蜿蜒,分别通过电极压块固定,两个蜿蜒的电极端部通过导电通道实现连通。本发明点火瞬时功率低,且可以实现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多次启停,适用于有多次机动需求的微纳卫星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94566.X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8 ,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80 , B33Y50/00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过程数字孪生模块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增材制造实验,并收集相应工艺参数下的熔池尺寸作为实验数据,形成增材制造过程的物理实体;步骤2:建立增材制造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机理模型,并对机理模型的置信度进行验证,基于高置信度机理模型进行数字平台虚拟打印并获得打印结果与数据,形成增材制造物理过程的数字孪生体;步骤3:基于机器学习对工艺参数与深池尺寸进行正向、逆向预测,实现增材制造物理实体与数字孪生体的虚实融合与数据互通;步骤4:将获得的最优机器学习模型用于实验和机理模型的新数据预测,实现增材制造实验、高置信度机理模型与机器学习融合,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与熔池尺寸的高效与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473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311667.9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惯性测量单元重复利用的抗高过载减振结构,包括外壳、内壳、缓冲垫圈、支撑架组件和若干个减振单元,外壳放置于工作平台上,内壳设置于外壳内,与内壳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缓冲垫圈设置于第一腔体底部,用于缓冲,支撑架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位于缓冲垫圈顶面,用于固定和放置所述内壳,若干个减振单元设置在内壳内,分别沿待测微惯性测量单元的顶面周向和底面周向分布,且与内壳贴合。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第一腔体用灌封胶灌封,从而提高微惯性测量单元的抗高过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458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475657.9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自旋小卫星着陆器及其着陆方法,着陆器包括主承力框架结构以及位于主承力框架结构内的飞矛系统,飞矛系统包括系统壳体、位于系统壳体内的推进系统和至少一组飞矛组件和绳索组件,飞矛组件包括飞矛头部、飞矛主体,绳索组件包括走线筒、绳索和绳索卷筒机构,飞矛头部位于飞矛主体的前端,飞矛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挡片,绳索储存于走线筒内,绳索的前端与飞矛主体连接、后端与绳索卷筒机构连接。本发明功能密度高,工作安全可靠,不会对主探测器构成安全隐患,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特定的科学任务,在小行星着陆探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19107.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的牙体点云补全方法及系统,包括:S1、对不完整牙体点云进行处理,并根据得到的聚类中心和局部特征得到特征矩阵S2、对聚类中心和围绕各关键点的局部特征进行编码,挖掘出用于描述缺失部位牙齿的潜在向量并从潜在向量预测出缺失牙齿的低分辨率点云Yc;S3、将低分辨率点云Yc和潜在向量结合构成重构特征从和Yc恢复出高分辨率点云Yf,组合Yc和Yf得到最终牙体点云Ypred;S4、通过最小化Ypred和对应真实缺失牙齿金标准Ygt之间的切夫距离,完成牙体补全网络的训练;S5、对测试数据进行补全,得到完整牙体点云,并使用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广泛的实验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并应用在了不完整牙体的点云补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59153.1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方体卫星通用对接装置。在需要对接的两个卫星上均安装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包括安装有捕获锥的引导孔板,用于锁紧对侧卫星上的捕获锥的锁紧机构和动力机构;引导孔板上设有用于引导对侧捕获锥插入的引导孔,所述动力机构接收到捕获锥插入的信号后,驱动锁紧机构锁紧捕获锥,当动力机构接收到释放信号后,驱动锁紧机构释放捕获锥。本发明的对接装置,可以满足立方体卫星通过模块化单元实现重新配置,增加其容错性并创建多部分模块化空间系统的要求;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可直接安装于立方体卫星,不影响卫星上其余机构;零部件数目少,制造改进方便,制造装配和维修都比较容易;在设计完成之后就可制造出产品,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8697.X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4B35/76 , C04B35/622 , C04B35/117 , B22F10/28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材的网格微结构陶瓷‑金属复合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含金属组分的原材料;(b)使金属原料固化形成网格微结构多孔形式的金属网格预制件;(c)提供含陶瓷组分的原材料;(e)使所述金属网格预制件与陶瓷材料致密化结合。本方法能显著缩短陶瓷‑金属制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所制得的零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的兼容性优异性能,增强了陶瓷材料的工程实用性,为制造金属增韧陶瓷制品的成形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8438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11310.4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运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机械臂的三维仿真环境;包括初始化机械臂环境,重置机械臂环境,设定机械臂更新步骤,设定奖励函数,渲染机械臂环境,对实验进行随机种子的设置和关闭机械臂环境;(2):在采用添加目标动作噪声衰减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来对机械臂运动控制进行训练,TD3使用两个独立的评论家网络,使用值函数剪裁以及延迟策略更新,训练得到控制策略模型;(3):评估模型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加入动作探索噪声和目标网络噪声,平滑动作,有效缩短训练时间,收敛速度大幅度的增强;通过双评论家网络降低过高的估计值,降低误差积累,降低收敛失败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508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10702.3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驱动式大型薄膜展开帆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展开装置、帆存储装置、下层展开装置、驱动装置、锁紧装置,上层展开装置和下层展开装置用于实现带状弹性桅杆的延伸,进而牵拽薄膜帆的展开;帆存储装置中存储薄膜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展开装置中带状弹性桅杆的展开;锁紧装置用于锁紧状态时展开装置的锁紧。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将内部装置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的档板装置。本发明可作为离桅帆用于卫星寿命末期离轨;也可作为太阳帆,用作未来航天器推进系统,适用于远距离深空探测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同时能够减轻装置的质量,简化结构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