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钢筋混凝土-海水海砂混凝土叠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802272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0340309.6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一种套管钢筋混凝土‑海水海砂混凝土叠合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结构体、纵向钢筋、套管、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体,一根以上套管分布布置于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体中,套管内填充充满普通混凝土结构体并沿轴向位置放置一根以上纵向钢筋,形成套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核心增强体分布布置于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体中,套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核心增强体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体亦通过混凝土浇筑粘结形成整体。本结构在保留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特点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环境友好且储量充足的海水海砂混凝土,减少了河砂和淡水的用量,此外套管和钢筋混凝土形成套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核心增强体能够有效改善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同时套管的存在能够防止海水海砂中有害离子对钢筋的侵蚀。

    一种竹质眼杆链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14326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378375.1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一种竹质眼杆链,由竹质眼杆(1)、FRP布(2)、钢套管(3)、挡板(4)、螺母(5)、销钉(6)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FRP布(2)包缠于制竹质眼杆(1)两端,销钉(6)位于竹质眼杆(1)的圆孔、挡板(4)的圆孔和钢套管(3)的孔洞中,钢套管(3)两侧的竹质眼杆(1)对称分布,相邻两个竹质眼杆(1)的夹角大于90°,挡板(4)位于竹质眼杆(1)最外两侧,螺母(5)位于挡板(4)外侧。通过在竹质眼杆端部包缠FRP布,为竹质眼杆端部提供足够的环向约束,改善端部易劈裂的情况,使得采用竹质工程材制作的竹质眼杆的抗拉性能得以充分发挥,适用于人行及趣味悬索桥的主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有曲线预应力筋的生物质材料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208933809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378371.3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一种带有曲线预应力筋的生物质材料混凝土组合梁,由凹形生物质材料梁(1)、混凝土(2)、曲线预应力筋(3)、纵筋(4)、箍筋(5)、剪力键(6)、FRP布(7)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纵筋(4)、箍筋(5)组成钢筋骨架,曲线预应力筋(3)位于纵筋(4)、箍筋(5)所组成钢筋骨架内,混凝土(2)包裹钢筋骨架和曲线预应力筋(3)且位于凹形生物质材料梁(1)的凹槽中,混凝土(2)通过剪力键(6)与凹形生物质材料梁(1)连接成整体,FRP布(7)位于凹形生物质材料梁(1)底部。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善以往竹木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布置不符合实际受力情况,所施加预应力有限,且易卸载的问题,适用于各种桥梁、建筑的梁构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竖向结构同步静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977737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152244.9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竖向结构同步静压系统,由防滑垫圈、反力装置、钢套箍、加劲钢板、钢垫板、千斤顶、夹具、钢套管、限位器、油管、油泵、控制箱组成,立柱的四周环向设置反力装置,一层以上防滑垫圈位于立柱与反力装置之间,千斤顶对称布置在立柱两侧,控制箱控制油泵,实现千斤顶同步顶升及回落,夹具位于钢套管的顶面,千斤顶始终顶紧于夹具与钢垫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集反力装置和压入设备于一体,反力装置可拆卸且可循环利用,利用千斤顶将钢套管压入土体后,可对基础下部入土一定范围进行加固,钢套管可作为灌注填充物的模板,无需植筋,无需排水,冲洗干净钢套管与桩基空隙间的泥浆后,可直接灌注填充物,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采用正交胶合技术的生物质眼杆

    公开(公告)号:CN211547277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1529203.4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一种采用正交胶合技术的生物质眼杆,由生物质眼杆(1)、端部增强件(2)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端部增强件(2)位于生物质眼杆(1)两端,生物质眼杆(1)端部两侧均有端部增强件(2),端部增强件(2)生物质眼杆(1)的纤维方向正交,端部增强件(2)通过环氧树脂实现与生物质眼杆(1)的粘结,同时端部增强件(2)与生物质眼杆(1)的圆孔相切,在生物质眼杆端部采用与其纤维纹理正交的增强件,旨在改善端部易劈裂的情况,使得生物质眼杆的抗拉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增加拉杆的空间立体感,更具艺术感,适用于景观建筑与趣味悬索桥梁拉索的构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的环向搭接灌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847170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151970.9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的环向搭接灌胶装置,通过预制FRP壳体、搭接左右橡胶条与下部橡胶条、环向缠绕FRP壳体、拧紧搭接螺栓实现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的环向搭接灌胶。本实用新型的搭接左右橡胶条与下部橡胶条采用胶黏剂进行水上连接,使得左右橡胶条与下部橡胶条在水上胶结成一个橡胶U型预制块,预制FRP壳体与橡胶U型预制块连接采取水下机械连接,水下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固定牢靠。同时,后续采用水下灌胶的方法,操作简单,解决了在水下涂抹FRP搭接处胶水的难题。

    一种采用正交胶合木制作的预应力板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8934217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378259.X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一种采用正交胶合木制作的预应力板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3)位于预制正交胶合木板(1)最外层的其中一侧层板抽出后形成的几何空间内,预应力筋(3)张拉完成后在预制正交胶合木板(1)最外层的其中一侧层板抽出后形成的几何空间端部安装端模,接着浇筑混凝土(2)并进行振捣和找平,当混凝土(2)强度大于等于2.5MPa时拆除端模,将混凝土(2)养护至强度不小于设计值的75%时进行张放,并对预应力筋(3)外露部分进行防腐措施,实现基于正交胶合木的预应力板构件制作。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正交胶合木板构件由于自身材料特性而造成所施加预应力有限和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损失过大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木-不锈钢模板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5814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367478.8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一种竹木-不锈钢模板,包括不锈钢板(1)、竹材(2)、胶黏剂(3)、木材(4)共同组成,木材(4)位于截面中性轴附近,木材(4)上、下表面覆盖粘结竹材(2),木材(4)与竹材(2)共同构成复合模板的中间层,不锈钢板(1)作为面层覆盖粘结竹材(2)上、下表面,不锈钢板(1)与竹材(2)、木材(4)通过热压使得胶黏剂(3)固化粘结形成为复合模板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模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表面平整度好、耐久性好、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多、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其浇筑混凝土外观表面质量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空心板梁抗剪承载力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685693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527100.5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一种空心板梁抗剪承载力加固结构,首先对空心板梁底部进行表面清理,通过在空心板梁底部沿纵向间隔钻设锚固孔,将剪力筋一一对应植入锚固孔内,采用粘结剂将锚固孔洞口密封并预埋注浆嘴,待粘结剂固化后完成对剪力筋的定位固定,将填充材料从注浆嘴内注入,注浆完毕后待填充材料固化,对空心板梁表面进行养护清理,实现对空心板梁抗剪能力的增强加固。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加固技术的缺陷,解决了空心板梁中板抗剪承载力加固难以实施的技术难题,是一种可以代替传统拆除边板的加固方式,短时间内可实现对空心板梁抗剪承载力的快速加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箱梁桥面安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555787U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22098007.9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箱梁桥面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防护装置本体,防护装置本体包括分别用于与箱梁两侧壁进行配合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处设有朝向第二挡板设置的第一连接柱,第二挡板处设有朝向第一挡板设置的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处均设有用于与箱梁桥面进行配合的支撑柱;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设有用于对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之间间距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使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抵靠于箱梁的侧壁处。本实用新型避免施工人员或是施工工具从箱梁桥面处掉落,从而较佳的提升了箱梁施工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