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不锈钢复合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214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77556.4

    申请日:201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9/10 B27D1/00 B27D1/08

    Abstract: 一种竹木‑不锈钢复合模板,包括不锈钢板(1)、竹材(2)、胶黏剂(3)、木材(4)共同组成,木材(4)位于截面中性轴附近,木材(4)上、下表面覆盖粘结竹材(2),木材(4)与竹材(2)共同构成复合模板的中间层,不锈钢板(1)作为面层覆盖粘结竹材(2)上、下表面,不锈钢板(1)与竹材(2)、木材(4)通过热压使得胶黏剂(3)固化粘结形成为复合模板整体。本发明的复合模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表面平整度好、耐久性好、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多、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其浇筑混凝土外观表面质量好。

    多孔FRP或复合竹质筒生物质空心原竹圆柱

    公开(公告)号:CN104631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835639.1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是多孔FRP或复合竹质筒生物质空心原竹圆柱或梁及制备方法,其结构是截面内部的空心竹筒群由不少于3个空心原生竹筒通过绳状物捆扎一起,竹筒直径大小相等;空心竹筒群与多孔FRP或复合竹质筒的圆心重合;原生竹片分布在竹筒群外围相邻原竹筒交界凹侧对面贴近多孔FRP或复合竹质筒处,由生物质填充料或生物质填充料和塑料粉碎料形成的混合料充满空心竹筒群与多孔FRP或复合竹质筒之间的缝隙。优点: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农林生物质或日常生活塑料废品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蜂窝状生物质圆构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1702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837592.2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是蜂窝状生物质圆构件及制备方法,其结构是复合竹质圆筒或FRP圆筒内部是不少于4个空心原生竹筒,其中A空心原生竹筒直径大于其它三个直径相等的空心原生竹筒,A空心原生竹筒位于FRP圆筒正中央并同FRP圆筒形成同心圆,三个B、C、D空心原生竹筒均匀分布在A空心原生竹筒的周边,空心原生竹筒间通过竹质连接件或木质连接件接成整体,用绳状物沿竹筒外围将其捆扎起来;在FRP圆筒和各空心竹筒之间的缝隙内充满生物质填充料或者由生物质填充料和塑料粉碎料形成的混合料。优点: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

    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694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13496.6

    申请日:2012-10-24

    Abstract: 一种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内部混凝土(1)、钢管(2)、横向预应力钢丝(3)、纤维增强塑料(4);其中,横向预应力钢丝(3)通过对钢丝施加预应力横向连续均匀缠绕于钢管(2)的外壁,纤维增强塑料(4)粘贴于最外层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外表面,内部混凝土(1)填充于钢管(2)的内部;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缠绕间距不大于40mm。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钢管混凝土、FRP-钢复合管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具有屈服荷载高、承载力储备大、延性好、破坏模式缓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其具有稳定、连续的下降阶段,同时,结构具有较低的造价。本发明结构适用于新建结构中的桩、柱、桥墩、拱肋,以及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中以受压为主的构件加固。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42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811007099.2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方法,通过预制FRP壳体、粘结外金属片、粘结内金属片、环向缠绕FRP壳体、搭接金属片、拧紧搭接螺栓实现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一端内金属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阳扣,另一端内金属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阴扣。本发明融合胶结和机械连接为一体,胶结部分水上实现,机械连接部分水下操作,水下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固定牢靠。FRP壳体的两端的搭接宽度根据实际缠绕情况自由调整,实现金属片的不同搭接宽度,避免了对FRP壳体下料长度的高精度要求。

    一种精准定位增强筋重组竹构件生产模具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9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0969911.3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一种精准定位增强筋重组竹构件生产模具,包括U形模具、压顶板、锁紧销栓、增强筋、增强筋定位板,U形模具横截面呈U形,U形模具的两个侧壁上部对称开设两对以上插孔,增强筋定位板置于U形模具内部,且两侧面紧贴并可沿着U形模具的内壁上下滑动,增强筋沿着纵向布置在增强筋定位板的凹槽内,增强筋与凹槽的尺寸相互匹配,增强筋定位板与U形模具形成的上下两部分空间内均充满竹材,压顶板封堵U形模具的上口,锁紧销栓穿过插孔将压顶板固定锁紧。本发明实现了增强筋重组竹构件的生产,结构简单,增强筋定位精准,提高了普通重组竹受弯构件刚度和承载力。

    振动锤入超高性能混凝土模壳加固水下桩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2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51618.0

    申请日:2021-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锤入超高性能混凝土模壳加固水下桩基施工方法。针对桥梁水下桩基嵌入河床部分,通过现场围绕桩基拼装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模壳,并利用环向与纵向预应力约束使其形成筒体结构,然后利用激振器将模壳筒体振动锤入河床,使之成为永久结构及模板,最后在模壳内部灌浆使模壳筒体与原结构形成受力整体。该方法利用预制混凝土模壳充当模板及加固结构,施工过程无需围堰排水,以水面以上干作业施工为主,浇筑前无需封底处理,现场浇筑量小,可大幅缩短施工工期与节约施工成本。

    一种深入河床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0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91647.7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一种深入河床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处置方法,通过在待加固桥梁竖向构件表面包裹防滑垫圈,安装反力箍形成反力体系,千斤顶对称分节下压加固管,高压冲洗辅助下沉,将多节加固管依次压入河床,高压喷射冲洗干净加固管与待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间隙及加劲管的内腔后灌注加固材料,完成深入河床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处置。本发明利用桥梁自重提供了加固管下压的反力,无需大型吊装和反力设备,无需大型复杂的钢围堰等临时设施,加固管、加劲管联合设置实现工艺与加固的目的,实现了普通加固技术无法实现的河床以下的桥梁竖向构件加固,整个加固过程无需排水,极大地节省了工程造价。

    一种预应力U型筋快速抗剪加固箱梁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41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48002.2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U型筋快速抗剪加固箱梁结构,由角型锚固装置(1)、锚环(2)、U型筋(3)、格栅筋(4)、混凝土箱梁(5)、防裂砂浆层(6)共同组成,U型筋(3)垂直于混凝土箱梁(5)轴向方向沿着混凝土箱梁(5)的侧面和底面呈U形间隔布置,U型筋(3)两端通过角型锚固装置(1)、锚环(2)固定在混凝土箱梁(5)的两个侧面上部,格栅筋(4)挂于混凝土箱梁(5)侧面和底面的外表面,防裂砂浆层(6)通过喷射、涂抹或浇筑的方式覆盖U型筋(3)和格栅筋(4),并与混凝土箱梁(5)组合为一体。在本发明结构中,通过U型筋构造,减小预应力损失,减小了锚具的尺寸,减小了锚固空间,使混凝土箱梁加固效果持续有效。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422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07099.2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方法,通过预制FRP壳体、粘结外金属片、粘结内金属片、环向缠绕FRP壳体、搭接金属片、拧紧搭接螺栓实现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一端内金属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阳扣,另一端内金属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阴扣。本发明融合胶结和机械连接为一体,胶结部分水上实现,机械连接部分水下操作,水下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固定牢靠。FRP壳体的两端的搭接宽度根据实际缠绕情况自由调整,实现金属片的不同搭接宽度,避免了对FRP壳体下料长度的高精度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