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314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754657.5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空气噪声能量收集表面材料,包括至少两个周期性排列的单元体,所述单元体包含两个并列排布的具有不同喉管半径、相同尺寸腔体的赫姆霍兹共鸣器,两个腔体通过铜片分隔开,在两个腔体中的一个腔体内设有两个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安装在铜片上。本发明的宽带空气噪声能量收集表面材料,通过控制共振频率处发生的相移,在结构内构造了具有反相的耦合共振,实现了宽带高效的声电能收集。由于利用了共振等声学效应,该结构的厚度仅为最高工作声波频率所对应波长的1/27,具有超薄的特点;且由于结构引入的对称性,结构中每一个声电换能装置所输出的电压具有高度同相位的特征,相比于传统方法,在级联过程中可以简化电路的复杂度,提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31895.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C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PGN模型的声学超材料设计方法,其不仅克服了传统声学超材料设计过程中频谱响应到结构参数一对多映射的问题,而且可通过在训练阶段后立即预测解来显著减少总体计算时间,提高设计效率。该设计方法首先构建包括声学超材料的结构参数以及相应频谱响应的数据集;然后以逆向GRU模型在前,经数据集预训练的正向DNN模型在后级联的方式,构建PGN模型,再通过数据集对PGN模型进行训练;其中逆向GRU模型的输出经高斯采样后得到的候选元结构,作为预训练的正向DNN模型的输入;最后将定制频谱输入经训练的PGN模型中,对PGN模型预测出的高斯分布进行概率采样,生成满足条件的结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5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3932.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F16L55/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渐变阻抗边界的宽带管道消声器,其包括声管道、渐变阻抗边界块和吸声圆环块,所述声管道的截面呈圆形,在声管道的管壁四周安装有所述渐变阻抗边界块,渐变阻抗边界块的内部排列开设有一端封闭的通孔,该通孔开口端与声管道的内部相通,并且通孔整体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通孔的长度逐渐增长,后一部分的所有通孔长度保持不变;所述声管道的一端内壁上敷设有所述吸声圆环块,同时在声管道上开设有条状的长方形安装槽孔。本发明消声过程可以分成两类:阻性消声和反射消声;对于特定的分割频率点,在小于该频率点的频率范围内,该装置工作于阻性消声状态,在大于该频率点的频率范围内,该装置工作于反射消声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31884.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BM的低频宽带吸声器逆设计方法,首先建立待优化的吸声器模型,确定其m维特征参数及待优化的声学性能目标;然后随机产生q组特征参数,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声学性能,构建n×(m+1)维初始数据集;接着基于GP‑BM使用UCB函数预测下一组特征参数;最后判断预测的特征参数是否满足声学目标,若不满足则将其扩充至数据集,循环预测;若满足则输出该特征参数。本发明不依赖于吸声器的理论模型和大样本数据集,通过对预测过程进行概率描述,进而得到最优的声学性能目标;本发明可以借助小样本数据集快速优化声学目标,高效逆设计低频宽带吸声器的特征参数,对噪声控制和建筑声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1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8991.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D5/14 , G01D11/2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型力和声复合传感器,包括壳体和探针,壳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上电极、压电薄膜、下电极,下壳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以卡住探针,探针的上表面与下电极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使位于上部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探针的另一端从壳体的底部伸出。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通过探针传导的力信号和声信号的变化量,并消除了空气噪声对有效信号的干扰,灵敏度高,响应频带宽,测试精度高,结构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271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45288.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B13/02 , G10K11/36 , H04L12/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扭曲声波的多路径空间复用的声学通信方法和系统,利用复合扭曲声波的多路径传输在自由空间中实现了高信息密度的实时通信,在不需要大规模传声器扫描以及复杂耗时的后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单层超表面实现了对不同信道信息的实时准确解码,突破了现有基于空间复用的声学通信的信息容量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66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168292.X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172 , H01P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吸声结构和吸声方法,包括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底座、盖板以及设置于底座和盖板之间的环状嵌套结构,环状嵌套结构包括由外向内的若干层分裂式谐振腔,分裂式谐振腔设有纵向开口。本发明具有能够根据实际环境的噪声频谱调节内部组件来吸收不同频率噪音的优点,克服了现有声学超材料一经打印无法改变吸声频段的技术瓶颈;整体的结构紧凑,低频吸声性能较好,且能够吸收不同角度入射的声波,适用于小型集成化设备的吸声降噪。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12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610164336.0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面超薄的声阻隔管道,在隔声的同时,允许电磁波、气流、甚至是物体的通过,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超表面和下超表面,上超表面和下超表面相对的面上对称的安装有若干组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含至少五个并排排列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的隔板上交替分布有横梁。本发明的超薄双向声阻隔通道,简单地利用了管道壁上下声学超表面材料对反射波矢方向的操控,同时巧妙地利用了超表面超薄的特性的和异常反射的功能,使得几何上沿超表面掠入射(管道轴向)的声波,发生接近90度的偏转,经过两次作用最终反射波波矢与入射波方向相反,声波有效地在波导管一定深度处被截止。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41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66396.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16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低频声学消声器,包括一个通风管道,管道四周沿声波传播方向分布有若干组等间距排列的消声结构,一组消声结构包含关于通风管道对称的四个消声结构单元,单个结构单元由至少两个横截面为开口矩形环的壳体嵌套组成,相邻壳体的环口方向相反且共面,壳体两端通过端板密封。本发明对制作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在空气中能够被认为是声学刚性材料即可,易于制作,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中极为便利且对环境无污染。本发明的宽带低频声学消声器,能够在较宽低频范围内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抑制,且能够缩小整体的体积,结构紧凑,适用于现有的小型集成化的设备的消声降噪,同时又能实现很好的通风性能,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3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49120.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传播0阶平面声波的可以实现低频指向性操控的装置,包含直波导,所述直波导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锥状的锥盖,在直波导上套有第一环状结构和第二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结构套在第二环状结构内,第一环状结构通过第一短管与直波导导通,所述第二环状结构通过第二短管与直波导导通,锥盖的作用可以提高辐射效率,两个环状结构可以使得声波在特定频率发生共振,结构是通过3D打印技术,各结构之间紧密连接。本发明的可以实现低频指向性操控的装置,通过两个附在直波导上的环状结构,从而实现极高的折射率,从而实现对低频声波指向性的操控,能够大大简化现有的方法面临的高成本、高能耗、复杂结构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