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2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31895.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C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PGN模型的声学超材料设计方法,其不仅克服了传统声学超材料设计过程中频谱响应到结构参数一对多映射的问题,而且可通过在训练阶段后立即预测解来显著减少总体计算时间,提高设计效率。该设计方法首先构建包括声学超材料的结构参数以及相应频谱响应的数据集;然后以逆向GRU模型在前,经数据集预训练的正向DNN模型在后级联的方式,构建PGN模型,再通过数据集对PGN模型进行训练;其中逆向GRU模型的输出经高斯采样后得到的候选元结构,作为预训练的正向DNN模型的输入;最后将定制频谱输入经训练的PGN模型中,对PGN模型预测出的高斯分布进行概率采样,生成满足条件的结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31884.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BM的低频宽带吸声器逆设计方法,首先建立待优化的吸声器模型,确定其m维特征参数及待优化的声学性能目标;然后随机产生q组特征参数,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声学性能,构建n×(m+1)维初始数据集;接着基于GP‑BM使用UCB函数预测下一组特征参数;最后判断预测的特征参数是否满足声学目标,若不满足则将其扩充至数据集,循环预测;若满足则输出该特征参数。本发明不依赖于吸声器的理论模型和大样本数据集,通过对预测过程进行概率描述,进而得到最优的声学性能目标;本发明可以借助小样本数据集快速优化声学目标,高效逆设计低频宽带吸声器的特征参数,对噪声控制和建筑声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1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8991.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D5/14 , G01D11/2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型力和声复合传感器,包括壳体和探针,壳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上电极、压电薄膜、下电极,下壳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以卡住探针,探针的上表面与下电极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使位于上部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探针的另一端从壳体的底部伸出。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通过探针传导的力信号和声信号的变化量,并消除了空气噪声对有效信号的干扰,灵敏度高,响应频带宽,测试精度高,结构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538991.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D5/14 , G01D11/2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型力和声复合传感器,包括壳体和探针,壳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上电极、压电薄膜、下电极,下壳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以卡住探针,探针的上表面与下电极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使位于上部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探针的另一端从壳体的底部伸出。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通过探针传导的力信号和声信号的变化量,并消除了空气噪声对有效信号的干扰,灵敏度高,响应频带宽,测试精度高,结构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75823.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声学异质结构的恒定拓扑声增强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其中声增强传感器包括两个具有不同带隙宽度的基本声子晶体单元,基本声子晶体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2N+1个矩形波导管,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各矩形波导管具有相同的宽度b;基本声子晶体单元的总长度为定值a,整体上关于其中心截面呈镜面对称,且沿长度方向具有变化的截面;两个基本声子晶体单元端对端拼接;调节频率时,保持一个基本声子晶体单元的结构参数不变,调节另一个基本声子晶体单元中间的矩形波导管的长度参数并保持基本声子晶体单元的总长度a不变。本发明能够实现界面态频率在带隙范围内的偏移,且频率变化过程中声增强近乎保持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79880.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36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声人工结构的宽带非色散声涡旋生成器及其设计方法,声涡旋生成器包括同轴的多层环状结构,相邻环状结构之间以及最内层环状结构中心形成轴向贯通的空心通道;多层环状结构的轴线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隔板,隔板的另一端向外径向延伸至最外层环状结构的外侧面,将每一层环状结构分割为若干扇形声人工结构;扇形声人工结构的内侧面上沿轴向分布有呈圆弧状的若干个谐振腔和一个空腔,谐振腔和空腔均与对应空心通道相连通;同层环状结构上位于不同扇形声人工结构的谐振腔和空腔,轴向位置一一对应;利用空腔精确调节不同谐振腔混合共振之间的耦合共振效应,达到宽带非色散线性相位响应。本发明具有紧凑结构尺度和宽工作频带的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