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6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328434.8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链多聚磷酸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是利用异源表达多聚磷酸盐激酶PPK1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在含磷培养基中高效聚磷从而积累多聚磷酸盐。本发明所制备的多聚磷酸盐在一定浓度下能有效诱导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具备与Bio‑Oss骨粉相似的骨修复功能,有望成为安全稳定和高应用价值的骨移植材料。同时本发明为多聚磷酸盐的全生物合成开发了新的工程菌株,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菌株来源内毒素的产生,提高了生物安全性,为后续长链多聚磷酸盐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14987.X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声场调控的二值化声超表面系统及其迭代优化方法,所述二值化声超表面系统通过是否安装喉塞改变单元上的声波反射相位,实现声场调控,形成安静区或高声强区;所述迭代优化方法通过对类亥姆霍兹单元逐一进行二元相位优化迭代,能够实现对室内声场的高效、灵活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创造室内安静区和高声强区域;在保证声场控制效果的同时极大地减小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本发明属于无源调控不消耗额外能量,将二值化声超表面与简单的优化迭代算法结合,能够实现更灵活的声场控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5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61931.9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跨水空角动量声通信方法,构建包括发射端、水空界面上的人工角动量解调器件、接收端的跨水空角动量声通信系统;根据工作频率设计具备阻抗匹配和相位调控功能的水空界面声学超材料单元;根据复合涡旋声束的频率和轨道角动量阶数以及接收端每阶涡旋所对应的接收位置确定水空界面上所需的空间相位分布,对所需的连续相位进行空间离散和相位离散,并利用水空界面声学超材料单元构建人工角动量解调器件,实现水空介质间的声透明和对各个信道的信息解码;本发明结合频率复用技术和轨道角动量复用技术实现了跨水空界面的高容量、高信噪比、低误码率的实时角动量声通信,提高跨水空角动量声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71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45288.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扭曲声波的多路径空间复用的声学通信方法和系统,利用复合扭曲声波的多路径传输在自由空间中实现了高信息密度的实时通信,在不需要大规模传声器扫描以及复杂耗时的后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单层超表面实现了对不同信道信息的实时准确解码,突破了现有基于空间复用的声学通信的信息容量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17895.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宽频复合涡旋声束解复用方法,包括构建有源换能器阵列发射复合涡旋声束、设计无源解复用器件对宽频复合涡旋声束进行幅值二值化调制、实现在宽带范围内对复合涡旋声束进行解旋和空间分离以及在每阶涡旋声束对应的检测点处放置单个水听器对解码后的声信号进行实时接收。无源解复用器件是一个无需结构设计、只需对入射声波进行幅值0和1调制的单层刚性超表面。本发明基于对声波幅值二值化的调控实现了在宽带范围内复合涡旋声束的解复用,并利用简单的钢板单元构建了水下超表面,为水下角动量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解复用方法,其宽带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水下声通信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7125.9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薄宽带移动式声学扩散体,包括移动支架和安装在其上的扩散体本体,扩散体本体包括若干个单周期扩散体,单周期扩散体包括正方形基板、中层板和上层板,中层板上贯穿设有均匀分布的S*S第一通孔阵列,S为奇数,其中第一通孔的边长相等;上层板上贯穿设有若干个边长不等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中心位置重合。与传统安装于墙体的厚重扩散体相比,本发明具有安装移动方便、外形平整美观、尺寸超薄、选材自由的优点,且可以在设计的宽带内实现反射声能量均匀扩散的效果,有效解决了面积大且墙体强度受限的房间内声场均一性调控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0866812.X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波动体系内轨道角动量的单源产生方法及产生装置,包括确定二维腔体的几何形状、轨道角动量的目标阶数、波源的位置和工作频率,设置腔体的反射边界和自由边界;根据理论推导的判据计算整个边界所需要的连续相位分布,再根据波源与腔体的位置关系,补偿由于传播距离差异而引入的相位延迟,并设计相应的微结构功能单元作为腔体边界条件任意操控的实际实现手段。本发明实现了线动量到轨道角动量的直接高效转化,对于任意形状、任意大小的非规则腔均可使用本发明进行边界设计并高效地引入轨道角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868730.3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波动体系内非周期声信号的空间复用方法,搭建基于超表面的类声表面波传输装置;基于类声表面波传输装置的结构,得到对应的色散关系,确定等效传播波矢;基于等效传播波矢,确定传播路径:基于等效传播波矢,确定声道的空间间距以及发射面和接受面的位置;搭建声发射面,确定声发射面的振幅和相位分布;通过接收面测量空间复用的非周期声信号。本发明通过单独调制源的强度以实现信号的空间复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且信号能够沿着弯曲路径进行传播,克服了以往工作中只能沿直线路径传输信号的局限性;结合人工超结构亚波长尺度的特性,对于声表面器件和光芯片上的相关通信工作均可使用本发明进行设计并实现信号的稳定空间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866812.X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波动体系内轨道角动量的单源产生方法及产生装置,包括确定二维腔体的几何形状、轨道角动量的目标阶数、波源的位置和工作频率,设置腔体的反射边界和自由边界;根据理论推导的判据计算整个边界所需要的连续相位分布,再根据波源与腔体的位置关系,补偿由于传播距离差异而引入的相位延迟,并设计相应的微结构功能单元作为腔体边界条件任意操控的实际实现手段。本发明实现了线动量到轨道角动量的直接高效转化,对于任意形状、任意大小的非规则腔均可使用本发明进行边界设计并高效地引入轨道角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04549.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S7/52 , G01S7/524 , G01S7/534 , G06F30/20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超表面的单源声呐装置构建方法,对具有频率梯度的线阵列声源进行点源近似,在远场条件下推导得到叠加声束的偏转角随时间变化,产生自动扫描声束,分析确定通过调节频率梯度能自由调节声束的扫描速度;确定超表面单源声呐装置参数;计算出频率空间分离区域的长度及超表面单源声呐为引入频率梯度所需要满足的连续相位分布,并经过离散化操作转化为二值振幅分布;并设计一种振幅编码的数字化声学结构,作为超表面单源声呐的实际实现手段;构建具有梳状频率谱的声源,并搭建超表面单源声呐装置。本发明引入频率梯度这一新的声束操控自由度,显著减小声呐发射装置的尺寸;显著降低声呐发射系统的能耗与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