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基柔性发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1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8895.3

    申请日:2012-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8 H02N1/006 Y10T29/49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柔性发电装置,包括由纸基绝缘层和沉积于该纸基绝缘层表面的第一金属导电层共同组成的第一组件,以及由纸基绝缘层、沉积于该纸基绝缘层表面的第二金属导电层和涂覆在该第二金属导电层表面上的驻极体材料层共同组成的第二组件。这两个组件各自的边缘分别搭建有电极并通过封装工艺予以联接,并且第一金属导电层与驻极体材料层之间相互对置且具备一定间隙。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制造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获得的柔性发电装置成本更为低廉、便于加工、具备高输出功率,并且尤其适用于与其他柔性电子器件相集成。

    一种可见-近红外高透Low-E玻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17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2896.4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近红外高透Low‑E玻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氢气、氧气和氩气的室温混合气氛中,在钠钙玻璃表面磁控溅射氧化铟靶材,得到表面沉积有质子掺杂的氧化铟膜层的镀膜玻璃;在室温混合气氛中继续溅射二氧化硅靶材形成二氧化硅减反层,从而得到质子掺杂的氧化铟基‑二氧化硅复合膜层玻璃;将复合膜层玻璃置于退火设备中,在氮气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由此得到具有可见‑近红外高透性质的Low‑E玻璃。本发明利用质子掺杂法优化氧化物的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实现氧化物基Low‑E膜层的高选择性红近外透过,具有材料本征光学性质可调和膜层结构简单等独特优势。

    一种高稳定性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7159.0

    申请日:2024-03-28

    Inventor: 胡彬 黄震 沈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稳定性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在基材上,然后进行预固化,得到聚酰胺酸薄膜;S2.将聚酰胺酸薄膜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在聚酰胺酸薄膜上涂布银纳米线分散液,再在90~120℃下进行热处理;S3.在银纳米线网络层上涂布聚酰胺酸溶液,进行梯度热亚胺化,剥离后即得。本发明可以增强银纳米线与衬底的键合强度,并将银纳米线网络层包裹在具有一体式结构的聚酰亚胺层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具有明显界面层的两层聚酰亚胺层,本发明的一体式聚酰亚胺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可以更好的将导电网络保护起来,增强导电网络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电磁屏蔽薄膜的耐候性和稳定性。

    一种可拮抗RBM25蛋白RNA结合活性的多肽RBIP-2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44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61381.0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拮抗RBM25蛋白RNA结合活性的多肽RBIP‑21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该多肽RBIP‑21带有针对过度增殖内异症间质细胞的杀伤结构域和穿膜结构域,其中,内异症间质细胞杀伤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穿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抗内异症多肽的穿膜结构域本身没有细胞毒性,但连接内异症间质细胞杀伤结构域后,有明显的抑制内异症间质细胞增殖、细胞浸润以及克隆形成的效应。本发明的抗内异症间质细胞多肽,不仅可以单独作为抗内异症间质细胞的生物治疗药物,还有望结合其他治疗方式来抑制内异症间质细胞的无序过度增殖和肌层浸润。

    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纳米纤维过滤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5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405638.5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纳米纤维过滤膜及制备方法,纳米纤维膜包括聚合物A、B、C,聚合物A、B、C的百分数分别为55~70%、25~45%、0.5~3%;聚合物A的带电性强于聚合物B,聚合物B的抗油性强于聚合物A,聚合物C为水溶性聚合物。由于聚合物A占比较大,因此可以保证带电性,再加上抗油性较强的聚合物B,可以得到合适的带电性和抗油性,减小带电性和抗油性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添加的水溶性聚合物C具有疏油性,从而可以提升整体的抗油性,并且控制聚合物C的质量占比在0.5~3%内,避免了亲水性过强导致的静电荷被空气中水分中和而失效,因此,该配比下获得的纳米纤维膜可以同时具有优良的带电性与抗油性。

    辐射制冷膜及制备方法、辐射制冷玻璃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9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90292.4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射制冷膜及制备方法、辐射制冷玻璃及制备方法,膜依次包括透明发射体和透明反射体,透明发射体在中红外光波长范围中具有高发射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中具有低吸收率和高透过率,透明反射体在近红外太阳光波长范围中具有高反射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下,空气、透明发射体和透明反射体三者的有效折射率逐渐增加。透明反射体来反射近红外太阳光,可以避免其透过膜体,加剧制冷能耗,利用透明发射体来实现高效的辐射制冷,在此基础上,控制透明发射体与透明反射体之间的折射关系,可以使二者结合起来既保证可见光高度透明,不影响采光,且同时实现高效的制冷效果。

    一种高效转移微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747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570847.8

    申请日:2018-12-21

    Inventor: 周军 胡彬 方云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效转移微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在辅助衬底表面上均匀涂覆微纳米材料,同时在聚合物弹性体的表面形成易挥发溶剂;将弹性体贴合至辅助衬底,使得两者贴合且微纳米材料被充分包裹于易挥发溶剂中;将复合体浸入低温溶液中,使得微纳米材料分散嵌入至凝固的易挥发溶剂,然后将辅助衬底与弹性体分离;将弹性体贴合至目标表面执行溶化和挥发,然后取下所述弹性体。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大量纳米微米材料与目标表面无法兼容的制备,同时能够具备其在目标衬底上与辅助衬底上同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方法在纳米微米材料制备中具有高效率、大面积、无污染以及操作简便等优势。

    一种利用有机胺还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050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1240741.2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胺还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前驱体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卤素无机盐溶液以及有机胺溶剂混合,银前驱体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卤素无机盐溶液中所用的溶剂均为水;(2)将混合溶液置于恒温条件下加热反应;(3)分离得到所述纳米线,置于乙醇中制成分散液。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简单,原料成本低;(2)该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产量高,适合工业生产;(3)该方法制得产物可以用于低方阻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柔性透明电极中。

    一种利用有机胺还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0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40741.2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4 B22F1/0022 B82Y30/00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胺还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前驱体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卤素无机盐溶液以及有机胺溶剂混合,银前驱体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卤素无机盐溶液中所用的溶剂均为水;(2)将混合溶液置于恒温条件下加热反应;(3)分离得到所述纳米线,置于乙醇中制成分散液。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简单,原料成本低;(2)该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产量高,适合工业生产;(3)该方法制得产物可以用于低方阻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柔性透明电极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