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四连杆重复展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319806.6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机械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四连杆结构。一种双四连杆重复展收机构,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内板(8),外板(5),长传动杆(2),传动三角架(3),电机(7),板间铰链(6)及短传动杆(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减少一半驱动源,控制系统得到简化,可靠性明显提高;在不拆卸任何部件前提下,完成重复展收工作,简化工艺;可实现大规模模块化扩展,有利于面积大型化,适用于模块化SAR天线、热辐射器的展开。

    一种非偏心180度展开锁定铰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530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4583.5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1/04 F16C11/10 F16C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偏心180度展开锁定铰链装置,其包括:锁钩体、涡卷弹簧、双铰体、中心轴、套筒、轴承定位套、偏心轴、板簧、卡钩、八方调整套筒、涡卷簧定位套、定位轴、簧端压帽和簧芯压盖,其通过双铰体和锁钩体的构型设计实现了180度的展开功能,展开锁定状态下锁钩体与双铰体的指向夹角为180度,中心轴的轴心处于铰链装置中心面上,实现桁架杆或臂杆的非偏心铰接,避免机构运动的奇异位形,满足了桁架机构更小收纳包络的需求;铰链装置采用较长的铰接配合长度和两个角接触轴承,实现更高的展开刚度、展开重复精度和承载能力,满足了大型空间负载的高刚度、高精度连接需求。

    一种双四连杆重复展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6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19806.6

    申请日:2016-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机械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四连杆结构。一种双四连杆重复展收机构,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内板(8),外板(5),长传动杆(2),传动三角架(3),电机(7),板间铰链(6)及短传动杆(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减少一半驱动源,控制系统得到简化,可靠性明显提高;在不拆卸任何部件前提下,完成重复展收工作,简化工艺;可实现大规模模块化扩展,有利于面积大型化,适用于模块化SAR天线、热辐射器的展开。

    一种可展收手性蜂窝结构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660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25016.1

    申请日:2016-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7/00

    Abstract: 一种可展收手性蜂窝结构的加工装置及方法,手性蜂窝结构由韧带及节点组成。该加工方法使用的装置:基板、圆柱定位轴、锁紧板、锁紧螺栓以及销钉。其中基板与圆柱定位轴的作用是限制节点的径向运动,锁紧板以及锁紧螺栓是限制节点的轴向运动、以及周向的转动,销钉在韧带和节点焊接或粘结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解决了在加工手性结构过程中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加工产品的定位精度,进而使得焊接或粘接的手性蜂窝结构精确度较高。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加工装置以及加工方法适合加工材料为金属的可展收手性蜂窝结构,也适用于加工材料为非金属的手性蜂窝结构;本发明加工材料为金属的手性蜂窝结构韧带较薄,具有展收比大、大变形、质量小,与整体切削加工方法相比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

    一种可展收手性蜂窝结构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03109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02935.X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一种可展收手性蜂窝结构的加工装置,手性蜂窝结构由韧带及节点组成。该加工方法使用的装置:基板、圆柱定位轴、锁紧板、锁紧螺栓以及销钉。其中基板与圆柱定位轴的作用是限制节点的径向运动,锁紧板以及锁紧螺栓是限制节点的轴向运动、以及周向的转动,销钉在韧带和节点焊接或粘结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解决了在加工手性结构过程中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加工产品的定位精度,进而使得焊接或粘接的手性蜂窝结构精确度较高。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加工装置以及加工方法适合加工材料为金属的可展收手性蜂窝结构,也适用于加工材料为非金属的手性蜂窝结构;本实用新型加工材料为金属的手性蜂窝结构韧带较薄,具有展收比大、大变形、质量小,与整体切削加工方法相比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

    可变轮径的车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74331B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10117489.2

    申请日:2010-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轮径的车轮,其包括有车轮外轮廓及用于驱动所述车轮外轮廓变形的变径装置,所述车轮外轮廓由数片小叶片首尾交叉相互连接而成。所述变径装置包括有一端与所述小叶片转动连接的偏心连杆,与所述偏心连杆固定连接的大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偏心连杆与所述大齿轮绕中心轴转动的驱动部分。本发明中可变轮径的车轮具有外轮廓可伸缩的特性,所以不仅有利于躲避障碍物,而且提高了复杂地面上行驶的平衡能力,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易于操作。

    一种用于平面天线展开机构的高精度绳传动同步接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4734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525781.6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面天线展开机构的高精度绳传动同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轴、锁紧螺母、斜杆组件、中杆组件、绳头固定组件和绳索;斜杆接头组件和两套中杆接头组件通过主轴与底座相连,并用锁紧螺母锁紧,斜杆接头组件和中杆接头组件可绕主轴自由旋转;绳索通过绳头固定组件与斜杆接头相连,绳索采用“8”字环绕方式缠绕在每个斜杆接头的绳槽内,实现斜杆接头组件的绳传动;绳头固定组件中的锥套与斜杆接头采用螺纹连接,调节螺纹长度可调节绳索的预紧力大小。本发明可以辅助卫星天线板从收拢状态更稳定地同步到达展开状态,保证天线高刚度和高精度,以及高传动效率及航天设备轻量化的要求。

    零重力自调节气浮平台及零重力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09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61524.2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重力自调节气浮平台及零重力模拟系统,涉及零重力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气足单元、高度调节装置和支撑单元,高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气足单元和支撑单元连接,高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气足单元与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高度调节装置与位移传感器连接,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支撑单元的高度数据,并将高度数据传输给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根据接收到的高度数据调节支撑单元与所述气足单元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支撑单元移动至预设高度,整个调节过程通过位移传感器和高度调节装置来完成,实现自动调整,调节精度高,调节效率高,能够满足大型卫星天线展开系统的地面零重力试验。

    零重力自调节气浮平台及零重力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09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61524.2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重力自调节气浮平台及零重力模拟系统,涉及零重力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气足单元、高度调节装置和支撑单元,高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气足单元和支撑单元连接,高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气足单元与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高度调节装置与位移传感器连接,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支撑单元的高度数据,并将高度数据传输给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根据接收到的高度数据调节支撑单元与所述气足单元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支撑单元移动至预设高度,整个调节过程通过位移传感器和高度调节装置来完成,实现自动调整,调节精度高,调节效率高,能够满足大型卫星天线展开系统的地面零重力试验。

    可变轮径的车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74331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17489.2

    申请日:2010-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轮径的车轮,其包括有车轮外轮廓及用于驱动所述车轮外轮廓变形的变径装置,所述车轮外轮廓由数片小叶片首尾交叉相互连接而成。所述变径装置包括有一端与所述小叶片转动连接的偏心连杆,与所述偏心连杆固定连接的大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偏心连杆与所述大齿轮绕中心轴转动的驱动部分。本发明中可变轮径的车轮具有外轮廓可伸缩的特性,所以不仅有利于躲避障碍物,而且提高了复杂地面上行驶的平衡能力,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易于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