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268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9627.7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3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用的卫星电源能量平衡仿真系统及其建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层次化的能量平衡仿真模型库,模型库管理模块,数据导入模块,模型编辑模块,模型编译模块,模型求解模块以及显示输出模块;所述层次化仿真模型库由基础模型库,通用模型库,型号模型库逐层向上构建形成。本发明在卫星电源能量平衡仿真系统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卫星电源能量平衡仿真系统可基于通用模型库的继承获得型号模型库,并在型号模型库中对变化的模型进行变型和覆盖,得到该不同类型的卫星电源能量平衡仿真系统所对应的能量平衡仿真模型库,并在该模型库上进行能量平衡仿真分析,减少了重复劳动,提升了建模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68995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520586.3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航天器的图、表转换方法及转换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航天电缆网接点表;加载预设的配置文件模板,获取所述航天电缆网接点表中的参数以填补所述配置文件模板,生成配置文件;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的电缆网接点数据;根据所述电缆网接点数据,获取电缆分支图实体对象数据结构;根据所述电缆分支图实体对象数据结构绘制电缆分支图,并进行显示输出。本发明的应用于航天器的图、表转换方法及转换系统,基于电缆网接点表自动生成电缆分支图,实现了电缆分支图的标准化自动生成,避免了手工引入错误的问题,且只需要维护电缆网接点表数据,减少了设计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3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25496.7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10/45 , G06F17/5036 , G06F17/309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电气信息查询系统,其包括:数据导入模块、静态管理模块、交互设计模块、浏览显示模块和数据导出模块。本发明基于分层设计,可在不同层次显示不同颗粒度的航天器电气信息,提供航天器电气信息图成员对象的层次化管理,全面反映航天器电气信息。系统同时支持树查询、查询工具和鼠标中键滚动查询多种查询方式,可快速定位并高亮显示成员对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航天器电气信息的查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1419.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直驱电推进供电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预设边界条件,确定直驱电推进供电系统当前的供电模式;以当前的供电模态下电能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优化函数以直流母线电压为控制变量,在预设约束条件下建立直驱电推进供电系统优化函数;利用黄金分割搜索算法对直驱电推进供电系统优化函数进行求解,寻找到最优直流母线电压值。本发明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受辐射强度、蓄电池剩余电量、电推进器及负荷用电需求等工作条件,设计供电系统的多模态切换及管理策略,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等,动态调整电能流向及负载分配,全面优化直驱电推进的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78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0838672.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航天器电源变换器容错控制系统,适用于高压、大功率、高可靠的航天器电源系统,包括:三电平控制单元、故障模式飞跨电容电压控制单元、两电平控制单元、容错控制单元、模式切换开关以驱动单元:本发明针对多电平飞跨电容拓扑特点,设计了三电平以及两电平工作模式;正常情况下,电源变换器工作在三电平模式,可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以及电源的损耗,实现变换器的高压高效率工作;在功率器件发生短路故障后,电源变换器工作在两电平模式,仍能为负载提供电能,保证电源变换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5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237164.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回路的供电安全性判定方法、设备。方法包括:利用地回路分析法,识别航天器的舱段中的电气设备的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计算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上的电缆阻抗,并基于电缆阻抗确定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对应的第一电流降额;基于第一电流降额,对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进行供电安全性判定。本发明通过对航天器舱段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地回路分析,以识别电气设备的非设计回流通路,并分析非设计回流通路的电流降额,再基于电流降额来进行非设计回流通路的供电安全判定,可有效提高舱段内的供电安全判定的准确性,且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4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652801.6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中科启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从测试航天器电源系统的仪器设备处采集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机获取其关联的仪器设备的数据采集指令信息;控制机在数据采集开始时间到达时,按照抬杆周期产生抬杆时刻,其中,参数的采集周期被配置为抬杆周期的整数倍;控制机在两个相邻抬杆时刻之间,按照参数的采集周期向仪器设备发送参数对应的SCPI命令,并生成参数采集开始时间戳;以及接收仪器设备返回的参数值,并生成参数采集结束时间戳;控制机向服务器发送抬杆周期内采集的数据。通过SCPI命令实现了从仪器设备采集参数,并且实现了时序控制和数据转发。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1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10403.5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L31/0304 , H01L31/0232 , H01L31/0216 , H01L31/06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火星光谱匹配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包括依次串联的GaInP顶电池、GaInAs中电池以及Ge底电池;所述GaInP顶电池的工作波长为300nm~670nm;所述GaInAs中电池的工作波长为500nm~900nm;所述Ge底电池的工作波长为900nm~1800nm;所述GaInP顶电池的带隙为1.85eV;所述GaInAs中电池的带隙为1.37eV;Ge底电池为0.67eV。上述太阳电池针对火星表面光谱,通过降低顶电池带隙、增加布拉格反射器和多层减反射膜三项技术优化,使电池结构与火星光谱相匹配其达到平衡,进而实现顶、中电池对300‑950nm波段光能的均等利用,提升太阳电池在火星光谱下的能量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8969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458253.6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航天器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在各航天器内分别设置的无线能量信号端,且各无线能量信号端均具备无线能量发射和无线能量接收两种工况状态;无线能量信号端包括依次双向连接的航天器电源控制器、逆变/整流电路和能量发射/接收电路,还包括单向连接于逆变/整流电路中的整流电路与航天器电源控制器之间的调压电路,航天器电源控制器控制航天器能源的输入、输出和能量传输的握手控制;逆变/整流电路将直流电逆变为高频交流电或者将高频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能量发射/接收电路发射交变电磁场或者接收交变磁场;调压电路在能量接收时对整流后的直流电进行调压,该系统设置能量收发共用的结构主体,实现了双向对等无线传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1366682.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间收发共用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航天器电源控制器、收发共用控制单元、收发共用逆变/整流模块、无线通信单元和收发共用发射/接收线圈,其中,航天器电源控制器与收发共用逆变/整流模块相连,包含分别与收发共用控制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的接口单元,收发共用逆变/整流模块设置在航天器电源控制器和收发共用发射/接收线圈之间,收发共用控制单元根据本地航天器状态和远程航天器状态发送模式控制指令给逆变/整流模块,无线通信单元用于航天器状态信息的传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航天器的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极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