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载人充气式密封舱的柔性承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071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358941.1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载人充气式密封舱的柔性承力结构,括前端框、前堵盖、后端框、后堵盖、纵向编织带、横向编织带、前端密封压板、后端密封压板和气密膜,前端框为L型,在L型拐角处设置限位槽,限位槽环向均布N个限位环,纵向编织带绕过限位槽,充气后编织带所受拉力传递到前端框上;气密膜分别通过前端密封压板与前端框压紧,通过后端密封压板与后端框压紧。本发明提出的柔性承力结构能够耐受1atm内压载荷,有效提供了航天员所需的生存环境。

    一种基于高性能纤维织物和泡沫的柔性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97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532861.8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性能纤维织物和泡沫的柔性防护结构,包括缓冲屏、泡沫、填充屏和后墙;缓冲屏用于破裂空间碎片,泡沫用于调节防护结构的压缩量或膨胀量,填充屏用于瓦解空间碎片云,后墙用于捕获空间碎片云,缓冲屏、泡沫、填充屏、后墙通过粘着剂依次粘连。本发明通过设计填充屏,实现了结构整体折叠压缩,便于发射,弥补了传统防护结构可靠性较低的缺陷;通过粘连泡沫,达到了结构整体的防护间距突破火箭整流罩空间限制的技术效果,显著增强了防护能力,解决了传统防护结构耗能过大且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大跨度连续加筋整体壁板式密封舱壳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72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7063.6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连续加筋整体壁板式密封舱壳体结构,属于航天器密封舱结构技术领域,用于提供整舱承载效率高,并满足极致轻量化的需求,包括框和壁板,框和壁板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焊接;壁板包括筋和蒙皮,筋和蒙皮一体成型;筋为连续结构,包括主筋和辅筋;主筋起到主承载作用,并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辅筋用于提高局部稳定性;主筋包括纵向主筋、环向主筋、斜主筋,纵向主筋和环向主筋在整舱连续,根据载荷布局情况进行分布,斜主筋设置在整舱的柱段,根据载荷布局进行分布,辅筋在整舱主筋之间均匀分布,整舱连续。

    一种整体式气密囊体结构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0838632.X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气密囊体结构,属于近地空间载人、行星际载人飞行及在轨驻留技术领域,该气密囊体结构,包括:柔性蒙皮和刚性堵盖;所述柔性蒙皮可折叠,展开后为空心柱状结构,空心柱状结构的两端加工有圆形缺口,每个圆形缺口上均安装有一个刚性堵盖,且刚性堵盖将所述圆形缺口封闭。本发明能够满足气密层高可靠性要求、承力层受力均匀、气密层与刚性堵盖连接紧密的特点。

    一种面向航天器的防护-热控一体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326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44500.8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航天器的防护‑热控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结构由被防护对象和内屏、被防护对象和外屏或被防护对象和内屏、外屏组成;所述内屏为多功能填充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由防原子氧层、反射层、隔热层、破碎层、扩散层、防原子氧层组成;内、外表面的防原子氧层将多功能填充层的各个表面完全包覆;所述外屏为金属材质,包括防护外屏、若干组阵列分布的连接筋和流体管路,流体管路沿舱体方向设置,通过焊接筋焊接在防护外屏内侧;所述一体化结构能兼具防护和热控功能,并且在装配和拆卸过程中接机械接口可以互相独立,大大提高了结构效率,简化了结构的复杂性。

    一种可验证使用寿命的长寿命橡胶密封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55631.0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验证使用寿命的长寿命橡胶密封结构设计方法,本方法设计效率高,验证结果可靠,从橡胶密封结构的设计到寿命验证的完整设计流程,能直接指导长寿命橡胶密封结构设计。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途径是先针对密封结构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分解出对橡胶密封件的使用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随后开展橡胶材料的选型和相关参数的测试,并开展材料级老化试验,对材料寿命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橡胶材料后,对橡胶密封件截面进行设计,结合材料老化测试数据,用有限元软件对密封件末期使用时的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确保满足使用要求。最后选取寿命影响关键要素、开展典型试件的寿命试验,对密封结构的寿命和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