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界面载荷时频特征的航天器正弦试验条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2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108910.8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载荷时频特征的航天器正弦试验条件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实际飞行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星箭界面低频瞬态加速度载荷;对瞬态载荷进行时频特征分析;针对时频特征计算瞬态载荷的频谱;基于包络方法设计正弦试验条件;基于正弦试验条件生成正弦扫频载荷;获得实际真实响应与试验响应;基于力学环境效应采用雨流计数方法对比真实响应与试验条件,完成试验条件合理性评估;如试验条件对结构造成的力学环境效应与真实力学环境效应相当,则完成试验条件设计。本发明从而有效缓解航天器正弦试验过程中的过试验问题,为减少航天器抗力学环境设计成本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580435.3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1)基于星箭耦合分析,获得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根据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通过冲击响应谱变换,得到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2)在星箭耦合模型上加载单位频域载荷进行频域响应分析,确定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3)根据步骤(1)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和步骤(2)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根据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4)根据步骤(3)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确定带相位的界面力谱,从而获得界面力谱的幅值,本发明提高了力谱确定的精度。

    一种姿轨控机动作用下柔性部件指向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6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0347072.7

    申请日:2017-05-16

    Abstract: 一种姿轨控机动作用下柔性部件指向获取方法,首先对反射面天线进行结构有限元建模,进而建立卫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反射面天线振动模态向量;然后建立卫星姿态控制作用模型,进而与卫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组成控制闭环作用下卫星动力学模型;最后,建立天线辐射场强在天线振动模态空间下的表达式,建立整星系统在轨状态动力学‑姿控‑天线辐射综合模型;根据卫星在轨工作激励数据仿真得到卫星天线振动的时变模态坐标,代入天线辐射场模态空间表达式,即可获取在轨工作模式对天线辐射场强影响的动态变化情况。

    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80435.3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1)基于星箭耦合分析,获得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根据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通过冲击响应谱变换,得到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2)在星箭耦合模型上加载单位频域载荷进行频域响应分析,确定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3)根据步骤(1)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和步骤(2)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根据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4)根据步骤(3)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确定带相位的界面力谱,从而获得界面力谱的幅值,本发明提高了力谱确定的精度。

    一种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159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607715.7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克服现有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的不足,考虑索网天线在轨展开过程对索网天线在轨展开后形面精度的影响,提出的计算流程可有效补充索网天线地面展开试验有地球重力和大气影响的不足,能较准确地预测索网天线在太空在轨工作状态下的形面精度及工作性能。同时提出根据节点与整个抛物面的最小距离计算误差均方根值,该方法能更准确反映天线的索网网面的光滑度;提出了一种指向误差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更直观反映天线索网网面的电信号反射精度。

    一种基于最小交叉位移熵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277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203826.1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交叉位移熵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受控结构坐标系,根据受控结构的振型方程和正则坐标得到受控结构在任意位置的振动位移响应函数;步骤二:根据t1时刻的作动器位移响应函数与传感器位移响应函数得到作动器与传感器的交叉位移熵;步骤三:根据作动器与传感器的交叉位移熵和最小交叉位移熵优化准则得到传感器作动器位置的优化目标函数;步骤四:对优化目标函数寻优得到交叉位移熵之和的最小值,交叉位移熵之和的最小值对应的位置为作动器在受控结构中的最优位置,得出传感器的最优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完成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配置,并具有同时优化传感器和作动器位置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