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有机载热体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42082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310103180.8

    申请日:200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有机载热体,其特征在于:由R-芳烃的矿物油经加氢,加入添加剂调配而成,其配方为:R-芳烃矿物油75~90重量%;氢4~15重量%;添加剂6~10重量%。添加剂为碳添加剂,其范围为C6~C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地提高了合成有机载热体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劣化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最高可达20年。不结焦,对设备无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可再生,节约资源,降低运转费用。

    一种异型涂附磨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60575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3136181.1

    申请日:2003-05-19

    Inventor: 田文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型涂附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海绵作为基体,基体在制备异型涂附磨具之前,进行表面静电处理,对基体进行静电处理后,再在基体表面涂附底胶。在涂底胶的基体上进行静电植砂,植砂选择棕刚玉或碳化硅、天然金刚砂作为磨料,植砂用的粘结剂选择环氧树脂,与基体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磨料起磨削作用,它是通过植砂工艺使其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上,同时与粘结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形成的涂附磨具具有柔性化、异型化和立体化,解决平面涂附磨具的效率低、质量差、人员易受伤的问题。

    一种测量金膏粘度的便携式粘度计

    公开(公告)号:CN116297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2876.1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金膏粘度的便携式粘度计,所述便携式粘度计包括工作板1、竖板5、横板10、细管9和玻璃滑轨4。该便携式粘度计组成部分标准化、模块化,构思巧妙,制造简单,造价低,使用环境宽松,零部件后期易于维护更换;待测液体接触部分均可拆卸,便于清洁更换待测液体,样品需求量小,便于收集,避免污染便于重复利用;且使用简单,实验操作人员培训简单,便于上手。本发明的便携式粘度计适用于贵金属膏状材料生产领域。

    一种高纯度的尺寸可控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52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40031.3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一种高纯度的尺寸可控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制备步骤分为靶材冶炼、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种子、化学接种纳米颗粒生长、离心分离四步。其中化学接种纳米颗粒生长是通过将种子生长方法与使用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的共还原技术相结合,确保金颗粒的单分散和控制一定尺寸的金纳米颗粒的形成;对于大尺寸金颗粒,必须使用多步骤粒子生长方法。离心分离是通过转子的高速旋转,在转子内部产生离心力场,轻重组分在离心力场中沿转子的径向压强分布存在差异,分离出高纯度的金粉。本发明方法设计巧妙,简单可靠,结实耐用,成本低廉,可用它制备一定规模的高纯度金粉产品。

    一种利用无氯化物镀液制备高塑性电铸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274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16498.7

    申请日:2015-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氯化物镀液制备高塑性电铸镍的方法,具体技术包括:(1)电铸前技术处理:①阳极材料的电铸前处理技术;②阴极材料的电铸前处理技术;③电铸液配制技术;(2)电铸工艺控制技术:①将阳极材料放入钛篮中并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材料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再将阴极和阳极一起放入电铸液中;②控制铸液的温度和pH值,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在阴极表面沉积高塑性电铸镍;(3)电铸后的阴极脱模,将电铸镍沉积层与阴极分离,即得到高塑性电铸镍板材。该方法电铸液组成简单、电铸液成分稳定,得到的电铸镍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460MPa,延伸率达到20%。

    一种碱金属蒸发器用蒸发粉体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445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93274.X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金属蒸发器用蒸发粉体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碱金属蒸发器用蒸发粉体的成型模具:底模和上模,完成蒸发粉体和金属丝的成型加工;然后提起上模,卸下螺栓及定位销,分开左、右底模,即可取出成型样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丝与蒸发粉体的一体化成型,且尺寸精确,成型质量能够满足微光像增强碱金属蒸发器成像技术对蒸发材料的成型要求。

    一种用于制备电铸铜-铝复合药型罩的电铸芯模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4749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64940.6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制备电铸铜-铝复合药型罩的电铸芯模及方法。电铸芯模由内模、固定环、铆钉和铝罩组成。使用时首先将进行除油、酸洗、浸锌和化学镀镍处理后的铝罩和内模、固定环、铆钉一起组装成电铸芯模,然后在电铸芯模上进行电铸铜,电铸完成以后,将铆钉拔出,再将铝罩连同它外面的电铸铜层一起取下,即可得到电铸铜-铝复合药型罩。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备出有较强结合力的电铸铜-铝复合药型罩,而且操作简便,脱模方便。

    一种利用模具制备夜视仪用碱金属蒸发器蒸发本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217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9050.X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模具制备夜视仪用碱金属蒸发器蒸发本体的方法。制备蒸发本体器件的模具包括:活动模具一、活动模具二、活动模具三、活动模具四、弹簧底座、两个锁定机构、成型冲头、两个刮板、粉末压制上模、折边模、折边上模、封口上模,可依次完成板材成型、装粉、粉末压制、折边和封口等技术。使用该模具能确保碱金属蒸发器蒸发本体的加工误差控制在十微米范围内,加工效率高,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一种氧传感器用纳米级氧扩散障混合导体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2394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06732.X

    申请日:2010-10-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氧传感器用的纳米级氧扩散障混合导体粉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钙钛矿型固态电子-离子混合导体陶瓷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金属硝酸盐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凝胶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合理配方,选择添加适当络合剂和分散剂,在800-870℃温度下焙烧2~3h,冷却后制备出了无硬团聚、40~60nm、钙钛矿相结构的膨松态焙烧粉末,此粉末适于制备片式极限电流型汽车氧传感器用的致密氧扩散障粉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陶瓷能满足极限电流型汽车传感器高性能、小型化、片式化的发展趋势。

    一种利用脉冲参数控制电铸镍层硬度和晶粒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1808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246705.6

    申请日:2008-12-30

    Abstract: 一种利用脉冲参数控制电铸镍层硬度和晶粒度的方法,属于电铸制备领域,能够通过调整脉冲电流的参数来自由控制镀层的硬度,也就是控制镀层的晶粒大小。本发明通过配电铸液→阴极材料、电解镍阳极前处理→电铸→阴极脱模→测量硬度等步骤,把各种电铸工艺下得到的电铸制品用显微硬度仪测量显微硬度,得到对应于各种不同脉冲参数的维氏硬度值,根据霍尔派曲公式:得到了脉冲参数变化对晶粒大小的影响规律。霍尔派曲公式σ=σ0+Kd-1/2,σ是硬度,d是晶粒直径,σ0和K是常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找到了脉冲参数对镀层硬度的影响规律,在生产中能够方便地通过调整脉冲参数来控制镍镀层的硬度和晶粒大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