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RCEA的特殊钢厂炼钢-连铸生产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958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18384.8

    申请日:2011-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Y02P9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规则和压缩-扩张算法(hybrid of rules and compression-extensive algorithm,HRCEA)的特殊钢厂炼钢-连铸生产调度方法。该调度方法通过对炼钢-连铸生产流程解析得出模型及算法参数,根据已知的生产浇次计划,采用HRCEA制定出初始生产调度计划;通过建立的调度规则和反馈的实时数据,利用HRCEA对后续各炉次作业计划进行调整,实现动态调度。该方法以合理加快生产节奏、缩短生产过程时间为目标,考虑了钢厂设备状况、生产的钢种及其温度要求,能够快速编制出可执行的生产调度计划,有助于调度人员对调度方案实时调整,优化炼钢-连铸过程的生产调度。

    一种基于精准热物性参数的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204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17067.9

    申请日:2013-04-07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基于精准热物性参数的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模拟方法,包括热物性参数数据库模块、连铸坯凝固传热计算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通过实验及归纳、整理相关文献数据,建立了钢的热性参数数据库模块,将该数据库模块嵌入已研发的中厚板坯连铸凝固冷却过程模拟与优化软件V1.0,所建立的热物性参数数据库模块,为连铸凝固传热计算模块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形成了以精准钢的热物性参数为基础的连铸凝固冷却过程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形成了以化学成分为自变量的钢高温塑性预测方法,建立的高温塑性预测模型,构成钢热物性参数数据库模块的重要内容。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连铸实际生产。

    一种控制连铸机矫直点处铸坯表面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17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25769.4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连铸机矫直点处的铸坯表面温度的方法,属于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在连铸机矫直点前设置了较长空冷区的裂纹敏感性钢种的连铸生产。针对传统的二冷参数配水方法对裂纹敏感性钢种的冷却过程控制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冷参数配水方法,既能够保证在工作拉速下,铸坯在冷却过程中各冷却段的铸坯表面温度达到设定目标温度,铸坯在矫直点处的表面温度避开所浇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又能保证实际拉速偏离工作拉速的生产下,各冷却段的铸坯表面温度接近设定目标温度,铸坯在各冷却段的冷却速率基本不变,铸坯通过矫直点处的表面温度稳定地避开所浇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

    一种实现连铸板坯均匀二次冷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280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92310.X

    申请日:2009-09-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坯连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二冷过程中对铸坯表面进行均匀冷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该变铸坯二次冷却区扇形段喷嘴的布置方式来实现:板坯宽度方向上每排有三个喷嘴(1、2、3),相邻两个喷嘴间的间距相同,其中两侧喷嘴(1、3)距离铸坯(4)表面的高度相同,中间喷嘴(2)距铸坯表面的距离高出两侧喷嘴50~150mm;三个喷嘴采用的均是扁平形气-水喷嘴;三个喷嘴位于垂直拉坯方向的同一平面时,其扁形喷水口(9)均与垂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亦或三个喷嘴扁形喷水口(9)长度方向均与垂直拉坯方向的平面平行,两侧的喷嘴(1、3)位于垂直拉坯方向的同一平面上,中间的喷嘴(2)偏离两侧喷嘴所在平面一定的距离。经组合喷嘴的冷态测试,上述的喷嘴布置方式水量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实现板坯沿宽度方向上的均匀冷却。

    一种辅助预报转炉炼钢终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330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026381.6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一种辅助预报转炉炼钢终点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本发明针对缺乏动态检测设备的中小型转炉,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过程数据库,可以根据转炉吹炼初始金属料装入信息及终点钢水目标碳含量和温度计算各副原料加入量和氧耗量;根据吹炼过程信息对吹炼过程熔池碳含量和温度进行实时计算;吹炼达到终点时计算钢水Mn、P和S元素含量。将该方法应用于80t转炉生产实际,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成分与温度的预报值与实测值接近,可辅助操作人员准确控制转炉炼钢终点,从而不断提高转炉炼钢的终点控制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