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1958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18384.8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规则和压缩-扩张算法(hybrid of rules and compression-extensive algorithm,HRCEA)的特殊钢厂炼钢-连铸生产调度方法。该调度方法通过对炼钢-连铸生产流程解析得出模型及算法参数,根据已知的生产浇次计划,采用HRCEA制定出初始生产调度计划;通过建立的调度规则和反馈的实时数据,利用HRCEA对后续各炉次作业计划进行调整,实现动态调度。该方法以合理加快生产节奏、缩短生产过程时间为目标,考虑了钢厂设备状况、生产的钢种及其温度要求,能够快速编制出可执行的生产调度计划,有助于调度人员对调度方案实时调整,优化炼钢-连铸过程的生产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37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93412.1
申请日:2024-08-28
IPC: B22D11/22 , B22D11/124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8/2415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板坯连铸动态二冷配水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后通过温度预测和配水预测实现二冷区各区段水量预测,温度预测通过将特征参数Ⅰ预处理后,按照时间序列的顺序输入到Transformer模型中,模型通过对特征参数Ⅰ进行编码和自注意力机制的学习,捕捉序列中的时间依赖关系和特征间的交互作用,实现对二冷区位置点温度的准确预测,配水预测通过随机森林的集成学习,利用特征参数Ⅱ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性,实现对二冷区待预测区段水量的预测,实现对二冷区各段水量的精确分配,优化连铸工艺,提升铸坯质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223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881237.0
申请日:2020-08-27
Inventor: 刘立辉 , 徐冬 , 沈宪栋 , 翟德家 , 王四海 , 何海楠 , 李磊 , 杨荃 , 王晓晨 , 刘占锋 , 王信威 , 王彬 , 杨志刚 , 陈四平 , 牛跃威 , 朱云杰 , 韩建乐 , 高建 , 徐子谦 , 东根来
IPC: B21B37/28
Abstract: 一种热连轧精轧带钢凸度分配方法,属于板形控制的技术领域。它通过获取粗轧出口带钢工艺数据、获取精轧各机架出口的带钢厚度和宽度,计算F7机架出口带钢的目标比例凸度,再根据下游机架等比例凸度分配原则,确定F4、F5、F6机架出口带钢凸度,计算F1、F2、F3机架比例凸度可调节量,然后根据当量比例凸度改变最小原理计算F1、F2、F3机架出口带钢凸度,从而完成精轧带钢凸度的分配,本发明的该方法达到了保证各机架调节裕量的热连轧精轧带钢凸度的设定,为现场比例凸度设定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19204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17067.9
申请日:2013-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22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基于精准热物性参数的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模拟方法,包括热物性参数数据库模块、连铸坯凝固传热计算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通过实验及归纳、整理相关文献数据,建立了钢的热性参数数据库模块,将该数据库模块嵌入已研发的中厚板坯连铸凝固冷却过程模拟与优化软件V1.0,所建立的热物性参数数据库模块,为连铸凝固传热计算模块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形成了以精准钢的热物性参数为基础的连铸凝固冷却过程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形成了以化学成分为自变量的钢高温塑性预测方法,建立的高温塑性预测模型,构成钢热物性参数数据库模块的重要内容。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连铸实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7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25769.4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连铸机矫直点处的铸坯表面温度的方法,属于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在连铸机矫直点前设置了较长空冷区的裂纹敏感性钢种的连铸生产。针对传统的二冷参数配水方法对裂纹敏感性钢种的冷却过程控制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冷参数配水方法,既能够保证在工作拉速下,铸坯在冷却过程中各冷却段的铸坯表面温度达到设定目标温度,铸坯在矫直点处的表面温度避开所浇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又能保证实际拉速偏离工作拉速的生产下,各冷却段的铸坯表面温度接近设定目标温度,铸坯在各冷却段的冷却速率基本不变,铸坯通过矫直点处的表面温度稳定地避开所浇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64280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92310.X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坯连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二冷过程中对铸坯表面进行均匀冷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该变铸坯二次冷却区扇形段喷嘴的布置方式来实现:板坯宽度方向上每排有三个喷嘴(1、2、3),相邻两个喷嘴间的间距相同,其中两侧喷嘴(1、3)距离铸坯(4)表面的高度相同,中间喷嘴(2)距铸坯表面的距离高出两侧喷嘴50~150mm;三个喷嘴采用的均是扁平形气-水喷嘴;三个喷嘴位于垂直拉坯方向的同一平面时,其扁形喷水口(9)均与垂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亦或三个喷嘴扁形喷水口(9)长度方向均与垂直拉坯方向的平面平行,两侧的喷嘴(1、3)位于垂直拉坯方向的同一平面上,中间的喷嘴(2)偏离两侧喷嘴所在平面一定的距离。经组合喷嘴的冷态测试,上述的喷嘴布置方式水量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实现板坯沿宽度方向上的均匀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8782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5445.2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液表面夹杂物碰撞吸引力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计算夹杂物在钢液表面的范德华力以及夹杂物间吸引力;基于范德华力和夹杂物间吸引力,构建初步模型;通过实验观察夹杂物的碰撞过程,得到模型优化参数;基于模型优化参数,对初步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完成钢液表面夹杂物碰撞吸引力的预测。本发明提供了预测钢液表面夹杂物之间吸引力的计算方法,为预测夹杂物碰撞趋势提供了理论指导,可用于计算Al2O3、MgO、SiO2等夹杂物之间吸引力;通过本发明计算夹杂物在钢液表面夹杂物之间吸引力,可较为精确的预测不同种类夹杂物在钢液表面的团聚碰撞趋势,对工业生产中提升钢液洁净度有一定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73266.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浮箱装置的布置方法及浮箱装置,涉及采矿充填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浮箱装置的布置方法,通过箱体宽度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出满足采场的顶部压力承重要求的浮箱装置的长宽尺寸值,并能够通过点柱强度公式计算得到浮箱装置形成点柱的承载荷载。通过这样具体定量地进行浮箱装置的制作,能够有效保障浮箱装置在充填注浆后的支持效果,保障充填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为充填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优化工程设计并提高工程质量;通过计算出适合的浮箱装置排布间距范围值,能够在保障接顶效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9765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999919.9
申请日:2019-10-21
Inventor: 王四海 , 徐冬 , 刘立辉 , 翟德家 , 沈宪栋 , 王晓晨 , 李磊 , 何海楠 , 刘占锋 , 刘洋 , 王彬 , 王信威 , 杨帅 , 牛跃威 , 徐子谦 , 陈四平 , 朱云杰
IPC: B21B37/38
Abstract: 一种热连轧机工作辊凸度配置方法,通过热连带钢比例凸度Ci,计算精轧机组第i机架板形遗传系数ηi;根据上述的结果计算轧机工作辊凸度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粗轧工艺参数,计算得到精轧机组F1机架的入口带钢比例凸度C0;依据带钢产品凸度的要求,计算获得精轧机组末机架F7机架出口带钢的目标比例凸度C7;根据板形良好判据,确定精轧机组第i机架出口精轧机组第i机架工作辊的机械凸度Cmi;计算得到精轧机组第i机架工作辊上机凸度CRolli。本发明解决了精轧机组各机架的工作辊凸度配置方法所依据的因素没有考虑不同工况对板形质量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对板形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轧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带钢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0330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026381.6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5/30
Abstract: 一种辅助预报转炉炼钢终点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本发明针对缺乏动态检测设备的中小型转炉,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过程数据库,可以根据转炉吹炼初始金属料装入信息及终点钢水目标碳含量和温度计算各副原料加入量和氧耗量;根据吹炼过程信息对吹炼过程熔池碳含量和温度进行实时计算;吹炼达到终点时计算钢水Mn、P和S元素含量。将该方法应用于80t转炉生产实际,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成分与温度的预报值与实测值接近,可辅助操作人员准确控制转炉炼钢终点,从而不断提高转炉炼钢的终点控制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