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4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9690.4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城轨工程虚拟场景设备展示的智能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创建城轨模型虚拟场景,并导入渲染引擎;在城轨模型虚拟场景的每个房间中分别添加摄像机;确定摄像机固定视角的位置;判断城轨模型虚拟场景中需要展示的设备构件是否存在轴旋转动作,若设备构件存在轴旋转动作则添加辅助光源;对辅助光源及摄像机的参数进行调节设置;设置摄像机的焦距;锁定摄像机的窗口,完成虚拟场景设备展示的智能优化。本方案可自动、批量生成、调节光源和摄像头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车站运维场景的真实性和清晰度,针对可旋转的设备构件,还可以使光源和摄像头随变,提升设备构件的展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7633.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城轨BIM模型的旋转构件动态智能化展示方法。获取城轨BIM模型中构件个数和每个构件的基本信息;基于构件的插入点坐标,通过投影重叠比较法,判定与旋转构件有关联关系的连接构件;基于与旋转构件有关联关系的连接构件的插入点坐标进行计算,确定旋转构件的旋转轴坐标;比较旋转构件的临界距离和旋转构件与相邻旋转构件的距离,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旋转构件的旋转角度;通过板卡实插占比和预设动态智能化展示时长阈值,获得动态展示时长;在动态展示时长内,旋转构件围绕旋转轴旋转、以旋转角度进行动态智能化展示。能够高效、准确的进行旋转构件的动态智能化展示,具有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93096.1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51 , G06T17/00 , G06Q50/40 , G06Q5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格式转换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运维的地铁通信设备模型格式转换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通过C4D软件将生产厂家提供的地铁通信设备对应的多个原始stp格式的三维模型文件分别转换为多种目标格式的转换格式文件,选择所需的转换格式文件导入blender软件;根据地铁通信设备的设备数据信息表对转换格式文件进行处理,得到运维所需的三维模型展现形式,并导出为glb格式的三维模型文件。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换及处理,将生产厂家的三维模型处理为运维所需的三维模型展现形式,同时兼顾模型转换的轻量化要求和模型完整性要求,避免重复建模,减少运维平台的模型工作量,缩短运维平台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75202.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达麟 , 张春雷 , 马可飞 , 房倩 , 杜建明 , 古永超 , 谢瑞防 , 吕宝伟 , 张继清 , 马振海 , 张鹏 , 赵志涛 , 林家祯 , 宋乐阳 , 王秀妍 , 宋冉 , 崔涛 , 叶书浩 , 徐振艳 , 刘惠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加固结构及方法,其中隧道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槽、滑动槽和端板。固定槽具有第一槽底和第一槽壁,第一槽壁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槽壁固定于第一槽底上,固定槽的开口朝向隧道内壁。滑动槽滑动安装于固定槽的内侧或外侧,滑动槽具有第二槽底和第二槽壁,第二槽壁包括两个,两个第二槽壁固定于第二槽底上,滑动槽的开口朝向隧道内壁。端板至少为两个,一个端板固定于固定槽内,另一个端板固定于滑动槽内,使隧道加固结构与隧道内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注浆的腔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加固隧道时的半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58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308929.3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结构预制构件接缝处密封止水条囊,包括橡胶材质的囊体,所述囊体中形成容纳空气或者微膨胀浆液的囊腔,所述囊体在空气或者微膨胀浆液的作用下撑起后对接缝处进行密封,所述囊体外壁处形成气囊嘴、注浆嘴。所述气囊嘴、注浆嘴位于囊体的长边处或短边处,所述气囊嘴、注浆嘴与囊腔连通。本发明通过气囊嘴、注浆嘴向囊体的囊腔中充入空气或者微膨胀浆液,在空气或者微膨胀浆液作用下能够使囊体胀气,从而使囊体外壁对接缝两侧进行挤压,实现了接缝处的密封,本发明既可以用于预制构件间接缝的密封,也可用于预制地连墙间的密封,本发明实现了囊体与结构件的挤压密封,保证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9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0943193.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包括预制风道板、预制竖向隔墙、π型连接件和钢牛腿连接件,预制风道板水平设置,预制竖向隔墙竖直装配于预制风道板上方,π型连接件装配于预制竖向隔墙上方并用于与隧道内管片进行连接,钢牛腿连接件装配于预制风道板一端并用于与隧道内管片进行连接。本发明能够避免传统现浇施工需钻孔植筋破坏管片结构的缺点,通过预制部件装配设计,实现了不损害管片结构并加快安装速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2097.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40/20 , G06N3/0455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概率不确定性引导的动作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动作质量评估技术领域。该发明引入基于条件变分自动编码器的不确定性估计模块,有效地捕捉动作质量评估任务中固有的模糊性,并且可以从潜在空间多次采样,模拟生成不同裁判评分过程的多样化预测,增强了对所有的裁判评分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更加灵活和准确地预测最终分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7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8796.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9B9/00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火灾及规划疏散路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火灾及规划疏散路线的方法和系统,构建火灾模拟场景,并将火灾模拟场景网格化;以着火点为起点,根据预设的烟雾浓度影响因子和风向影响因子,利用随机蔓延算法模拟火灾,确定各网格的点燃概率,模拟具有蔓延趋势的火灾场景;在具有蔓延趋势的火灾场景中,结合所述烟雾浓度影响因子、风向影响因子以及所述点燃概率,基于代价值最小原则,使用流场寻路算法,获得疏散路线。能够高效、合理的模拟火灾,并安全、准确的规划疏散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5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02813.4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轨道交通BIM模型完整性审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解构BIM模型规范,将使用人类语码的规范条文转译并集合为使用机器语码的审查标准库;对上传的初始BIM模型进行信息重构,重生成轻量级、可进行数据交换的BIM模型;构建元素信息库与审查标准库之间的映射法则,计算各审查元素的完整性指标和匹配系数;计算BIM模型信息完整性评价指标;输出BIM模型信息完整性审查报告。本发明在对城市轨道交通BIM模型规范进行转译和对BIM模型进行信息重构的基础上,构建规范与模型间的映射规则,实现对BIM模型信息完整性的自动审查,提高了审查效率,缩短了审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04543.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10 , G06Q50/40 , G06T15/00 , G06T17/00 , G06V20/40 , G06V20/52 , G01C21/20 , H04N7/18 , G07C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巡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化的地铁车站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地铁车站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地铁车站中各设施设备的分类编码,建立地铁车站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地铁车站中各设施设备的唯一映射关系;建立路径寻优算法,并利用路径寻优算法进行巡检路径优化,自动计算最优巡检路线;在模型内按照最优巡检路线自动对各巡检目标进行第一人称视角巡检,并获取各巡检目标的实时监控信息;巡检结束后,根据实时监控信息得到智能巡检结果,并自动生成巡检报告。本发明通过模型进行自动化智能巡检,规范了巡检流程,降低工作风险,提高了巡检效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保证了车站的安全运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