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595207.2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T17/00 , F01D9/02 , F01D5/1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采用贝塞尔曲线的叶身细长类似柳条的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导叶成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有效降低叶型流动损失,改善涡轮叶片气动性能,而且还可减弱尾迹流动引起的激振力,提高下游动叶叶片寿命的柳条形导叶造型方法。从而解决现有造型方法难以进一步提升涡轮效率,且尾迹流动引起的激振力难以降低,动叶叶片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用于改善燃驱压缩机组及船舶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气动性能、减弱尾迹流动引起的激振力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3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76265.8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拉式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包括探针探头、探针支杆、夹紧装置、位移机构、探针安装座,探针探头安装在探针支杆的底端,探针支杆通过夹紧装置连接位移机构,夹紧装置与位移机构之间的探针支杆上安装压力对外接口,探针支杆穿过探针安装座,探针安装座固定在涡轮出口处,位移机构带动探针支杆和探针探头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不同通流高度测量位置气流方向测量。本发明能解决现有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结构可靠性偏低的问题,减少燃气轮机整机试验过程中由于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故障导致整机分解次数增加,加快新研燃气轮机研制进度。本发明用于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8081.9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自锁高温盘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轴、锁紧螺栓、轮盘转子,所述锁紧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和螺杆,螺杆穿过连接轴与轮盘转子的配合孔,螺杆的尾部设置螺纹,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安装在螺杆上,连接轴上设置转接轴卡销卡槽,与其对应的锁紧螺栓的头部位置设置螺栓卡销卡槽,螺杆穿过连接轴后,转接轴卡销卡槽与螺栓卡销卡槽里安装防止在轮盘转子翻转过程中掉落分离的卡销。本发明具有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等优点,实现了大直径转子,轮盘转子翻转单侧防脱,机械锁紧防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590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2625.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记录CAN协议数据与Modbus协议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当数据记录仪处于数据记录状态时,处理器同时从CAN接收模块获取到CAN数据以及CAN中断信号,以及从Modbus接收模块获取Modbus数据以及Modbus状态,Modbus接收模块在主函数中被调用,为轮询模式,即固定每一秒请求Modbus获取数据,CAN接收模块由CAN中断调用,每当有新的CAN数据,数据记录仪跳出Modbus接收模块进入中断对CAN数据进行记录,当完成CAN数据接受后再次回归Modbus接收模块进行Modbus信号记录,从而实现同时记录CAN协议与Modbus协议数据。本发明可以支持多信号协议的系统数据记录,减少了数据记录仪使用个数,降低了使用成本。与此同时,还保证了多信号协议数据记录的时间戳的一致性,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161263.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F02C7/26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阵列式悬浮电极结构的燃气轮机等离子点火器,端盖、等离子点火器壳体、定位底座形成外壳结构,外壳结构里设置阴极冷却室,阴极顶部与端盖固定,阴极底部穿过阴极冷却室并位于阴极冷却室下方,阳极位于外壳结构里并固定在定位底座上,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外壳结构里设置悬浮电极结构,悬浮电极结构包括悬浮电极,悬浮电极之间上下布置,且相邻的两个悬浮电极之间设置耐高温绝缘圆环,定位底座开设等离子喷嘴,外壳结构内部的悬浮电极、耐高温绝缘圆环和阳极的中空部分构成放电通道,放电通道连通等离子喷嘴。本发明增加了具有层叠结构、彼此绝缘的悬浮电极,从而产生稳定的具有高浓度活化因子、高温度的等离子体炬。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675152.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递增载荷船用发电型燃气轮机多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方法,在确定动力涡轮设计参数后,选择动力涡轮级载荷分配系数、各级反动度作为载荷控制参数并进行逐级分布规律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动力涡轮一维气动设计、设计工况附近动力涡轮气动性能分析、全工况整机总体性能评估,获得满足设计工况附近性能要求的动力涡轮气动方案。本发明通过个别关键控制参数的特定规律设置,实现了动力涡轮负荷分配及各级反动度的参数化与定制化,加速了设计过程,提升了设计效率。同时该方法不仅局限于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同样适用于各种使用工况范围相对固定、设计工况附近性能指标要求高的工业型燃气轮机多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257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34095.6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车涡轮动叶优化造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倒车涡轮气动参数,给出倒车涡轮动叶造型参数;完成倒车涡轮动叶叶片造型;获得倒车涡轮气动性能参数;开展倒车涡轮动叶反转状态下鼓风损失计算,得到倒车涡轮反转鼓风损失;减小动叶叶片弦长或者增大动叶安装角,同时增大动叶出口几何角,重新构造倒车涡轮动叶中截面压力侧和吸力侧型线;构建出倒车涡轮动叶叶片三维模型;获得调整叶型后的倒车涡轮气动性能参数;开展倒车涡轮动叶反转状态下鼓风损失计算,得到调整叶型后的倒车涡轮反转鼓风损失。本发明既可满足倒车涡轮气动性能参数要求,又可最大程度减小倒车涡轮动叶反转运行时的鼓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4053.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压力/压差信号器可靠性试验测试系统,包括滑油油箱、总控制球阀、预压油泵、进气截止阀、溢流阀、活塞式调压器、压力表、进油球阀、被测压力/压差传感器、排气泄压阀;所述滑油油箱后端安装有总控制阀,总控制阀控制12路通道,每路通道依次设有预压油泵、进气截止阀、活塞式调压器、压力表、溢流阀、进油球阀、被测压力/压差传感器和排气泄压阀。通过滑油油箱引入滑油介质,接入被测压力/压差信号器油路通道实现压力/压差信号器可靠性试验中动作压力及过载压力测试,通过压力表可显示压力/压差信号器动作压力,可实现最多10组压力信号器及1组压差信号器功能测试,简化了试验中测试步骤,提高试验中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595212.3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动叶尾缘结构,是一种通过涡轮动叶尾缘吸力侧将冷却空气排出的尾缘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有效减小涡轮动叶尾缘厚度,降低涡轮动叶尾迹损失,改善涡轮动叶气动性能,而且还可降低冷却空气排气压力,增加排气速度,改善尾缘冷却效果,降低尾缘温度,提高涡轮动叶寿命的尾缘排气结构。从而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动叶尾迹损失大,涡轮气动效率难以满足要求的难题。本发明用于改善燃气轮机涡轮动叶尾迹损失、降低涡轮动叶尾缘温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595216.1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F01D9/02 , F01D25/1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导叶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传统涡轮气动、冷却设计及叶片造型;2、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3、减小各截面尾缘半径,调整尾缘附近叶片外型线;4、设计叶片压力侧短排气尾缘;5、构建压力侧排气尾缘截面结构;6、建立压力面尾缘叶片三维叶型;7、建立排气连接筋;8、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得到涡轮导叶叶型损失、叶片温度数据,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对比。本发明的压力侧排气导叶造型方法能够减小涡轮导叶尾缘厚度,从而降低涡轮导叶叶型损失,改善涡轮导叶气动性能,提高涡轮及整机机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导叶尾迹损失大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