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086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90289.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考虑误差收敛和碰撞预警的异面目标多脉冲交会分解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交会时间精度要求,给出多脉冲控制量分配满足条件;步骤二、考虑碰撞预警的处理时间和任务要求,给出可行的控制间隔和控制量分配策略;步骤三、根据任务所需的单脉冲控制速度增量以及航天器单次控制约束,给出多脉冲控制次数。能够充分考虑交会精度和碰撞预警,给出单脉冲速度增量到多脉冲控制的分解策略,包括控制次数、控制间隔以及每次控制的控制量分配,给出切实可行的多脉冲分解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5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48697.5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月平动点的高轨目标实时监视系统,由位于L3、L4、L5地月平动点轨道的观测卫星组成。位于平动点轨道的单颗卫星上分别搭载2个相机载荷,通过转台实现对星地连线两侧的双视场观测。同时观测卫星采用双临边观测模式进行观测,相机载荷在星地连线两侧采用对称的双视场进行观测,载荷在非逆光条件下开机工作。相机载荷视场不小于4°×10.5°,探测能力优于21Mv;地气光离轴角大于等于3.5度;太阳规避角小于等于50度,保证了所有条件下对GEO目标的实时覆盖。系统观测时的大视场可以通过小视场拼接的方式实现,实现近实时的GEO目标全覆盖。此外,处于逆太阳光条件无法对GEO观测的载荷相机可以对地月空间进行扫描以及对重点目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68546.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低轨轨道协同观测GEO目标的卫星系统及其观测方法。所述卫星系统由若干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组成,所述若干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分布在300~1500km轨道高度。所述若干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均采用北极凝视的观测方法,即卫星在过北极区域前后20‑30min进行工作,卫星基准姿态为对地定向姿态,基于VVLH坐标系,相机固定沿卫星Y轴指向,卫星通过绕VVLH坐标系的Z轴进行经度向指向调整以保证载荷的避光需求,卫星通过绕VVLH坐标系的X轴进行纬度方向的调节指向GEO带对应的‑15°~15°之间的纬度区域,一年内不同时间各卫星纬度带的指向根据规划方案进行计算分配。可以实现小型化卫星系统对于GEO目标的高时效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26365.1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月空间广域监视系统,包括三颗分别位于地月平动点L1点NRHO轨道、L2点NRHO轨道和DRO轨道的观测卫星;所述观测卫星上搭载有宽视场相机载荷和精密跟踪相机载荷,所述宽视场相机载荷用于近月空间广域空域的扫描搜索探测,所述精密跟踪相机载荷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利用NRHO轨道和DRO轨道特性,系统仅采用3颗观测卫星即可实现对近月空间的短周期全覆盖探测和近月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且具备较低的长期驻留维持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83590.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超GEO轨道实时观测高轨空间碎片及目标的方法,通过在高于GEO带的空间均匀布置若干卫星,卫星搭载的相机视场指向向GEO带侧偏转,每个相机覆盖的GEO卫星区域带依次连接实现全区域覆盖,利用卫星“穿过”观测屏的机会对目标实施观测。通过设计相应的相机指向,视场角及探测能力可以实现对GEO带的实时监视,同时通过在卫星上对称设置两个相同相机,分别向两侧偏转,可以解决单相机存在的逆光盲区,不能实时对GEO完全覆盖的难题。本发明能够解决低轨同步带碎片及目标观测系统受逆光观测限制,时效性无法突破几小时量级的问题,实现利用天基光学观测手段对地球同步带目标“高覆盖、高时效、高重访、低亮度”探测,达到(近)实时观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424117.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标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标定方法包括:基于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动中成像全链路进行误差的特性分析与参数的辨识;基于误差与参数构建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广义几何定标模型;基于光学卫星广义几何定标模型,对所述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外部定标参数进行建模,计算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外部定标参数的精确值;根据所述外部定标参数的精确值,计算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相机载荷的内部定标参数的精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83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60707.2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观测卫星的数目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观测卫星的数目N;确定每个观测卫星的观测下边缘,其中每个观测卫星的观测下边缘的切点被确定为使得所述切点和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该观测卫星和地球球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根据每个观测卫星的所确定的切点确定该观测卫星的轨道高度;确定每个观测卫星的观测上边缘;以及由每个观测卫星在由所述观测上边缘和观测下边缘构成的视野中观测空间目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观测星座,根据观测距离和观测角度确定观测卫星的光学望远镜的载荷。显著提高观测星座的覆盖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观测卫星的望远镜载荷量,从而提高观测可靠性并降低观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09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83246.4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碎片定轨遍历观测方法及系统,通过控制布置于晨昏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卫星+Y轴方向安装的相机绕+Z轴转动,实现从起始偏转角到结束偏转角的“大范围扫描”,进而实现同步带空间碎片定轨遍历观测,在观测过程中,通过实时计算,控制卫星绕卫星本体+X轴转动的角度,以保证相机的视轴始终垂直于指定纬度的地球同步带。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0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1292909.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覆盖率的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系统,包括:控制台,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确定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每个观测卫星的观测下边缘,其中每个观测卫星的观测下边缘的切点被确定为使得所述切点和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该卫星和地球球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其中N为观测卫星的数目;根据切点确定观测卫星的轨道高度;以及确定每个观测卫星的观测上边缘;以及N个观测卫星,其中每个观测卫星分别处于所确定的轨道高度,其中每个观测卫星具有多个望远镜,其被定向为具有由所述观测上边缘和观测下边缘构成的相应视野。通过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观测星座的覆盖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观测卫星的望远镜载荷量,从而提高观测可靠性并降低观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24117.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标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标定方法包括:基于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动中成像全链路进行误差的特性分析与参数的辨识;基于误差与参数构建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广义几何定标模型;基于光学卫星广义几何定标模型,对所述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外部定标参数进行建模,计算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外部定标参数的精确值;根据所述外部定标参数的精确值,计算旋转大幅宽光学卫星相机载荷的内部定标参数的精确值。
-
-
-
-
-
-
-
-
-